浅谈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干旱问题一直是影响本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原因,是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因素,结合多年从事基层林业生产的工作实践,就“苗木、整地、栽植、管理”四个环节谈谈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浅显看法。
  关键词:造林;成活率;四个关键环节
  干旱问题一直是影响本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原因,是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因素,本地区基本上是三年一大旱,年年有小旱,使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使本来缺乏的水资源更加缺乏。
  林业是以森林为经营对象的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肩负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如何克服干旱的影响,不断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每一个林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本人根据十多年来从事基层林业生产的工作实践及教训,谈谈自己对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的浅显看法。
  一、把好造林用苗关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标准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根据《造林技术规程》必须选择达到国家标准的I、II级苗木。把关要求是苗木必须具有以下形态特征:根系发达完整,有较多侧根和须根,大根无劈裂,苗木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不失水,芽孢健壮饱满。同时,应选择本地乡土苗木树种,提高苗木的抗旱性和适应性。
  在起苗前要保证给苗圃地浇透水,保证根系完整,多带须根。长途运输苗木在装运前搞好根部包装后再运输。苗木运到造林现地后,如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及时假植。
  坚持适地适树,将苗木栽在最适宜它生长的地方。在深刻认识“树”和 “地”特性的基础上,在一个经营单位内,同一种立地条件可能有几个适宜树种,同一个树种也可能适用于几种立地条件,不同树种的适应性大小和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也有较大差异,应将造林目的与适地适树的要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确定栽植的树种。兴安盟大部分地区属于浅山丘陵区,且地形、地势、土壤错综复杂,造林立地条件有多种类型,树种选择尤为重要。在山地立地条件下,山体中上部,土壤较贫瘠,含砂砾较大,整地、浇水难度较大的宜林荒山,应该选择柠条或山杏容器苗造林;山体中下部,坡度较缓,土层厚度小于30厘米的地段选择山杏、榆树等进行造林。土层厚度大于30厘米的阳坡选择樟子松、榆树山杏进行造林,阴坡选择以兴安落葉松、杨树、榆树为主进行造林;山前沟谷地,土层较厚,有浇水条件的造林地以杨树、榆树、果树为主进行造林。在平川地、河滩地的立地条件下,地下水位高,应选择杨树和柳树进行造林,位于河流两侧的表层含砂砾较重的地方可采用大苗深栽的方式造林。对于白干土地的立地条件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适宜树种较少,一般以封育形式恢复植被,人工造林应选择柠条、榆树及文冠果。
  二、抓好造林整地关
  整地是解决“干旱、半干旱”和“抗旱造林”这两者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细致整地是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成活率,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促进苗木正常生长的重要措施。正因为如此,播下的种子能够很快地完成发芽准备,迅速吸水膨胀,生根出土;栽植的苗木根系愈合快,发生新根多,水分供需均衡,苗木可以顺利成活。在造林实践中,通过细致整地获得较高造林成活率的实例证明细致的造林整地对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有着重要作用。
  除流动、半流动沙地外,选择适宜的整地季节,是充分利用外界有利条件,回避不良因素的一项措施。在分析本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选定适宜的整地季节,可以较好地改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节省整地用工,降低造林成本。
  一般是提前1—2个季节,但最多不超过一年。因为提前时间过短,不起作用;提前过久,整地后久置不造林,经过改善的立地条件又会变坏,杂草重新大量滋生,便失去了提前整地的意义。
  一般最好使整地和造林之间有一个降水较多的季节,如准备秋季造林可以在雨季前整地;准备春季造林,可以在头年雨季前、雨季或至少在头年秋季整地,它可以蓄水保墒灭草,减少坑内的水分挥发。
  三、抓好栽植关
  适时造林,春季一般以3月初至4月底为宜,也可根据土壤墒情抢墒栽植,但同时要注意树种特性。对于发芽较早的树种宜早栽,对于发芽较晚的树种要在苗芽萌动时栽植。秋季一般以落叶至封冻前为宜。
  根据林种、立地条件、造林树种生物学特性来确定初植密度。依据《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技术规程》,结合本地自然条件,主要林树种初植密度为(株/ 亩):杨树退耕地不低于50株,速生丰产林不低于110株,杨树其它造林不低于148株;山杏退耕地造林不低于99株,山杏其它造林不低于120株;柳树、榆树不低于110株;柠条不低于170株;落叶松110--333株;樟子松55--167株。
  造林前苗木必须浸根24-48小时,同一块地要栽植同等级苗木,农田防护林、护路林要使用苗龄、苗高、地径一致的大苗。积极应用覆膜、保水剂、生根粉、菌根剂等抗旱造林技术。
  四、过好栽后抚育管护关
  俗话说:“三分造林,七分管护”,可见造林后的抚育管理的作用和地位何其重要,因此造林后要对造林地块进行全面封禁,并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修枝打叉等抚育,当年要进行三次,第二年二次,第三年一次。平缓地采用树垄抚育,山地采用穴状抚育。同时,要根据本地春天干旱的特点,春季造林结束后,对去年秋天和当年春季造林地块,在五月份逢五浇水,即五月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浇水。以后根据干旱程度,适时浇水。避免“春栽一大片,秋季多不见,来年再重干”的现象发生。
  总之,影响造林成活率的环节很多,无论从苗木、整地、栽植、管理等各个环节,看似独立,实则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的任何一个疏忽都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因此,我们必须从“苗”抓起,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抓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提高造林质量,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
  参考文献:
  [1]《干旱区造林学》( 中国林业出版,1988 年6 月).
  [2]周世玉.浅谈造林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及对策. 科技信息,2010(29):787-788.
  [3]陈永强. 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2010(09):223-230.
  [4]王付,如何正确掌握植树造林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 年 03期.
  作者简介:王文军(1976-)男,汉族,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人,本科,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其他文献
摘 要:大豆是我国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它既可以作为蛋白质品的原材料,也可以作为大豆油的原材料。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农作物,并且大豆中富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都是对我们人体非常有利的,像大豆这样好的农作物应该加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但是在其栽培的过程中,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的,如果栽培中受到外界影响,就会影响大豆的品质,所以本文就在大豆栽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致力于提高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消费过程中对于药残、农残的关注度不断升高,无公害蔬菜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番茄是一种以酸甜口感获得普遍喜爱的蔬菜,我国蔬菜市场中番茄的销售量十分巨大,必然成为我国无公害蔬菜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本文从无公害蔬菜番茄种植技术入手,分析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具体技术,为我国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番茄;种植技术;
摘 要:粮食种植在我省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玉米在我省粮食种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我省农业结构产业的不断优化与升级,玉米在我国北方地区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给当地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做好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我省玉米种植现状及高产种植原理进行简要阐述,并对
摘 要:本文围绕苹果丰产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论述,分别从苹果种植品种的选择、土壤水肥管理、开花及结果管理、果树的整形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不断提高果农的种植栽培管理技术,更好地实现果实的优质高产种植目标。  关键词:苹果;栽培;管理;丰产;技术  苹果是一类受到市场消费者普遍喜爱的水果,近年来随着苹果应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苹果的应用领域也不再局限于食品果蔬行业,而是在更加广
摘 要:紫王葡萄是贞丰县近年来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品质优、效益好,发展很快。 是当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贞丰县气温较高、湿度大,有利于葡萄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病虫为害日趋严重,对葡萄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皆为了有效控制病虫为害,及时指导果农科学防治,以期促进葡萄种植产业发展。  关键词:紫王葡萄;病虫害;防治  一、葡萄主要病害  1.白腐病。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新梢
摘 要:冬枣树开甲的误区,不良开甲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从开甲适宜的树龄、树势、时间、温度、湿度、开甲方法和甲口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冬枣开甲技术。  关键词:冬枣树;开甲误区;不良开甲;开甲技术  一、冬枣树开甲的误区  1.环剥小树有些枣农为使冬枣早结果,对2~3年生幼树(密植园除外),不分栽植密度、不分树势强弱,一律环剥,特别是环剥主干,不仅影响了树体的生长发育,而且产量低,果实质量也差。  2.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