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巧设计 彰显数学大魅力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数学作业;社会生活;呈现形式;实践操作;学科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5-0073-01
  机械重复、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作业会大大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力,甚至会成为他们所在家庭的精神负担。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师要巧妙设计充满魅力的数学作业,使学生乐于去思考、去探索、去完成。下面,笔者谈几点自己在数学作业设计方面的思考,以求抛砖引玉。
  1.联系社会生活,摒弃纸上谈兵。
  教师应注意将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使他们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下《扇形统计图》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作业:调查你家上个月的各项支出情况,并把支出情况制成扇形统计图,再认真观察扇形统计图,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对于上个月的支出,你准备向爸爸妈妈提出什么合理化的建议?这种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作业,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还可以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强化他们的应用意识。
  2.改变呈现形式,远离枯燥乏味。
  学生往往对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而喜欢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童趣的作业。例如:复习了苏教版六上“体积和容积单位”的知识后,可以布置“生活在线”作业——《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起床后,我来到空间为3立方分米的卫生间,拿起容积为200毫升的漱口杯接了180升水开始刷牙。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上学路上,我看见一辆大卡车,那卡车油箱的容积足足有600毫升。我来到学校,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容积为10立方米的书包里翻出笔记本,从体积为0.3立方米的文具盒里拿出笔认真地做起了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批了“可能吗”三个字,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应该怎么改正?本题将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改为富有情境的数学日记,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成了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学生自然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3.加强实践操作,发展综合能力。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设计作业时,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例如:学习了苏教版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并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做得好的放在教室里的“学习角”展示,供大家欣赏。要完成这样的操作型作业,学生既要考虑制作的顺序又要考虑所用材料的大小,思维能被有效地激活。
  4.重视学科渗透,提供“全营养式”教育。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建立“大数学”观,探索并设计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作业,给学生提供“全营养式”的教育。例如:学习了苏教版三上《轴对称图形》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回家画一幅具有轴对称性的图案,第二天带到学校展示。将数学和美术融合,由认识“轴对称图形”到创造“轴对称图形”,有利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得到提升。
  一花一世界,一题一妙境。只要教师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巧妙设计数学作业,就能让学生做作业时思维更活跃、情绪更高昂、情感更丰富,从而真正彰显数学的大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西校区)
其他文献
【摘要】习作起步教学设置过高的门槛,既不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习作自信心的树立。因此,倡导以“清浅”的方式开启习作起步教学之旅,在渐行渐至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如何以“清浅”的方式展开习作起步教学呢?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宽泛命题顺其性;文从字顺固其本;激励评价增其趣。  【关键词】清浅方式;习作起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并且促进了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加快教育改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等一系列变革,当今
14年前,岚皋县18户村民在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计划试点中,成为陕西第一批搬迁的移民。走出山林,他们的生活真的改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