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模式下课程建设初探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ba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3”培养试验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探索高中人才培养方式而实施的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承担“1+3”项目的高中校来说,如何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有效的课程实施和高效的课程评价,实现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科学素养等方面的有效提升,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与实践.
其他文献
交互式微课是在微课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增加其交互功能,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信息双向流通的过程.交互式视频、交互式微课件等都是交互式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与传统
目的 对产科中急症剖宫产和择期剖宫产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并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间到我院就诊的32例急症剖宫产产妇和随机选择的另外32例择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提高,高可靠性、高精度已成为现代机械的重要标志和发展方向,机械系统需要深入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装配及运动摩擦磨损都会使运动副含有间隙,使机械精度、稳定性下降甚至失效。磨损对航天工业、军工等高标准、高性能产品的精度与动态特性等具有不利的影响,甚至能够使机构失效。因此针对机械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间隙现象,本文以含间隙3-RPR平面并联机构为例,深入进行分析研究。针对3-
本课题由“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702004)”资助,旨在利用“液滴指纹图”实现液体细微差别的测量识别。液滴分析仪是获得“液滴指纹图”的硬件基础,因此仪器的精度、可靠性、稳定性等性能指标直接影响液体的细微识别成功与否。从理论上说,液滴分析应该在被测液滴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下进行,这意味着液滴生长速度要慢而且稳定。而液滴生长速度本质上是由供液系统对毛细管流量的定量控制决定的,因此各种液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