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之浅见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g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与繁荣必备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服务不可或缺的东西。现阶段,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化石能源仍旧占据能源使用比重中的90%,它们仍然是现阶段的主体能源,故而对如何更加安全高效的使用这些能源的研究依旧很重要。但从长远来看,化石能源终究会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人类已经渐渐感受到即将面临的资源枯竭所带来的压力。故而,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也成为能源研究的重中之重。所以热能与动力专业作为国家中坚行业,既有广大坚实的现代市场,又有光明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本专业就永远不会落伍的。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
  中图分类号:T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10-01
  一、现代社会的能源及其分类
  我们把能够产生能量的资源称为能源,能源大体可分为:
  1、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能源;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而成的人工能源。
  2、可再生能源与非再生能源。可重复产生的一次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不能重复产生的自然能源称为非再生能源。
  3、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已经成熟、已大量生产并广泛利用的能源;新能源是指技术上正在开发、尚未大量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
  4、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在开发和利用中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程度很轻的能源叫做清洁能源,否则称为非清洁能源。
  二、现阶段的热能动力装置
  燃料在适当的设备中燃烧而产生的热能,然后在热能动力机中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燃烧设备、热能动力机以及他们的辅助设备统称为热能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以燃烧产生的燃气直接进入发动机进行能量转换,如内燃机和燃气轮机等;另一种则首先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某种液体使其汽化,然后将蒸汽导入发动机进行热功转换,如蒸汽机和汽轮机等。
  三、热能的特点
  能量的转换:人类所用能源基本上都是由一次能源经一次或多次转换而来。
  1、太阳能的转换:太阳照射使植物内叶绿素发生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为生物质能;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太阳能的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
  2、燃料化学能的转换:通过燃烧,将化学能——热能——机械能。如汽轮机:化学能——蒸汽的热能——经汽轮机转换为机械能;内燃机:化学能——燃气的热能——经活塞连杆机构转换为热能。
  3、热能的转换:两种能量形式,即机械能——内燃机、汽轮机;电能——热电发电。
  四、热能的利用
  热能的应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使用领域):
  1)电力工业——火力发电或核发电,均应用热能转换。
  2)钢铁工业——炼钢、轧钢、高炉炼铁等均用热能;
  3)有色金属工业——铝、铜等有色金属的冶炼用热能;
  4)化学工业——酸、碱、合成氨的生产过程;
  5)石油工业——采油、炼制、输送等用热能;
  6)建材工业—建材的生产过程用热能。如水泥、陶瓷等;
  7)机械工业——铸造、锻压、焊接等用热能;
  8)轻纺工业——造纸、制糖、化纤、印染等用热能;
  9)交通运输—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动力来之热能;
  10)农业及水产养殖业—电力灌溉、温室培植、鱼池加温等
  11)生活需要——供暖、空调、烹饪。
  五、我们对能源利用的评价
  我们都知道非再生能源的有限性,能源利用率又不高;所以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对能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能量转换或传递装置及系统的效率。防止高品位能量的降级使用,建立总能系统概念,优化整体用能系统,使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余热均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总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1、利用能源的评价指标
  能源利用的主要评价指标有能源消耗系数r,它是指指单位国民经济产值所平均消耗的能源数量。单位产品能耗C:它是指每单位产品产量所消耗的能量。能源利用效率即能量利用率,主要指被有效利用的能量与所消耗的能量之比。
  2、Ex()及Ex效率
  Ex是指对能量的评价,要考虑被利用的能量的数量和质量。Ex就是从能量的数量和质量角度,评价处于某一状态的热力系的作功能力的指标。即能的可用性。Ex效率用于评价最大有用功的实际应用的程度。用实际被利用的有效火用和投入的火用之比表示。
  六、热能与动力机械的应用与发展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1.热污染:热能利用和动力技术的应用中的能量损失,以热能形式传给环境,使环境温度升高,造成对环境的危害。如海洋或河水发电站,冷却水的热量排放到自然水源中,使水温升高,造成水中含氧量降低,影响水生物的生存;地球升溫,冰雪覆盖区缩小,反射率下降,吸收更多太阳能,地球温度进一步升高,造成升温连锁反映。温室效应已非抽象概念,已影响动植物行为。
  2.空气污染:指各种车辆、供热设备、发电厂、工业用锅炉等的废气废料向环境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有害污染物主要有:CO2、NOx、SO、HC、CO、碳烟、微粒、铅、金属氧化物等。
  1)CO2的温室效应:CO2的特点:吸收光谱恰好在地球辐射的主要波长段内,所以,对地球辐射能吸收力强,但对太阳能辐射透明;CO2的作用:吸收地面辐射能后,重新辐射,一部分返回地面,另一部分传给更上层的CO2;CO2含量越高更多的热量被阻留在低层大气中,使地球温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
  2)NOx对臭氧层很敏感,直接破坏臭氧层的自然平衡;NOx浓度越高,臭氧浓度下降,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下降。地面紫外线辐射强度增高。皮肤癌率增加;与HC一起在太阳光照射下形成光化学烟雾——由臭氧、NO、甲醛、乙醛等组成;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
  3)硫化物:SO2、SO3、H2S等都是有害物;主要来之煤炭燃烧。SO2影响呼吸道;H2S对呼吸道的刺激更严重;SO3使烟气露点提高,易形成酸雨或酸雾。在地热流体中H2S含量较多。
  3.噪声危害:对人的心理、生理、听力、工作、睡眠有不利的影响。
  4.放射性污染主要对核燃料等的放射性物质,直接对生命有威胁。
  七、结束语
  从大方面看,热能与动力这一专业不只局限于热能与动力工程它的名字上。对于这些内容的了解最终目的无非是使各种能源更好的被人类所利用。而在实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牵扯到更好利用能源的方法、技术,高效、安全问题,经济性问题以及仪表分析、自动化等等。就拿动力工程中的内燃机来讲,内燃机有活塞型内燃机还有转子型内燃机,那会不会还能做出新型的内燃机呢,有创新而且很有挑战性。内燃机是从蒸汽机发展而来的,他们的原理基本上相同。然而同为发动机的电动机却与之有这截然不同的原理,所以发动机就是挺有研究性的。研究新原理型的发动机确实是很难的,但可贵之处就在于它难,但是并不是没有一点希望。类似于这一类的有研究性的方向有挑战还有待我们几代人去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中铮主编,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
  [2] 刘彦丰主编,热能与动力工程概论,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TV5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391-01  近年来,随着钻探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钻探事故都得到预防或避免。但是, 如烧钻,卡钻、埋钻和糊钻等孔内事故却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就会影响钻探质量及进度。因此,如何尽快处理孔内事故,是钻探技术人员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很多勘测单位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不断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竭升高及建筑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工程测绘技术早已打破了传统的技术水平,它的应用领域也随之得到了扩宽和发展。工程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工程测量的精准性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是有很大作用的。在测绘技术方面也持续涌现出很多的新技术。数字化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術和遥感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对工程测量的开展是有很大推进作用的,同时,在工程测量中应用新的技术对工程测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矿山企业对矿石开采力度的加大,开采规模不断扩张,由矿石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已经对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随着我公司三新战略的推进和新采矿方法的逐步实施,针对地表沉陷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视,为了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地表沉陷变形规律,为矿区的安全开采和塌陷区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必须定期进行沉陷观测,以便采取防护措施。该文针对矿山地表沉陷监测技术进行了理论概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继互联网、物联网出现之后,“车联网”出现在公众视线当中,逐渐成为智能城市的新标志。本文从车联网的定义与系统架构入手,对影响车联网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移动设备在车联网领域应用的可能性与前景。伴随着4G网络的建设,移动设备在车联网的应用将一片光明。  [关键词]移动设备 车联网 4G 系统架构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
期刊
[摘 要]泡排技术是用于自喷采气井上的排液采气井技术。随着地层能量的降低和积液加剧,气举、泡排等排液采气工艺技术已经不能维持气井自喷生产,机抽排液成为油田气井排液采气的主要手段。但机抽排液采气受泵深和泵效限制,仍有一部分井筒积液排除,造成了生产压差降低,近井水锁效应,严重影响气井产能。把以前主要用于自喷采气井的泡排技术应用于机抽排液采气井上,可以降低油套环空液柱在井底产生的流压,提高气井的产能。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德土古水煤浆加压气化的现状、原理、工艺流程、关键设备存在问题及在生产中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德土古 水煤浆  中图分类号:F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380-01  引言  德士古加压水煤浆气化技术是由美国德士古公司在重油气化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第二代煤气化技术,是一种以水煤浆为进料、氧气为气化剂的加压气流床并流气化工艺,
期刊
摘要:为了探讨和分析烟煤粘结指数测定的影响因素,对制样时间、制样粒度、焦化温度、焦化时间、煤样的混匀程度、压块质量等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各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较大,因此应严格按照国标规范操作,对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结算以及焦炉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粘结指数 制样粒度 焦化时间 影响  中图分类号:O572.21  烟煤的粘结指数测定是将一定质量的试验煤样和专
期刊
[摘 要]针对我国地质勘探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对存在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提出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勘探前景乐观。  [关键词]地质勘探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395-01  资源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地质勘探则是制约资源利用的关键因素。地质勘探关系到采掘业的后续发展,甚至关联着制造业、能源重工业等行业。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油井作业次数频繁的调查分析,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特点.提出了治理作业频繁井的配套技术,以减少维护作业井次.延长油井免修期,通过配套加重杆、抽油杆减震器、尼龙扶正杆、杆式泵、防腐泵等技术.使现河油田油井维护作业次数明显减少,2012年平均单井免修期延长了79天,延长油井免修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才能取得好效果。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修井作业原因分析 油井免修期 配套工艺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的是一种汽车防追尾安全警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车内的控制器、安装在车后的第一微波雷达测速测距传感器和语音报警器,以及设置在车后窗上的显示屏;第一微波雷达测速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接语音报警器和显示屏的输入端。该警示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距准确,受环境的干扰程度小,不易受到周围障碍物和天气条件的影响,因此可有效防止汽车追尾事故的发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