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世界体育的冲击,强化地域性、民族性,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战略选择,在汇入现代世界体育共性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元化特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目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体育共存互补的局面是能够得以加强的。
关键词 全球化 世界体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一体化 多元化
一、前言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和居住地区在中国西部,以及中部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对这些地区实施了西部大开发计划,为了加入到全球经济中去,这些地区在加速经济重组、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以赶上发达地区的同时,其文化意识、思维模式会出现相应的改变。全球化的经济模式和文化模式伴随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迅速地传到这些区域,外来发达地区的社会生活方式迅速覆盖了落后地区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在体育领域里,作为当代体育主流的世界体育的传播速度超过了民族聚居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发展速度,使民族地区本来发展就不平衡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逐渐失去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教育中的地位,以至出现生存危机。笔者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出于民族利益和民族感情的考虑,强化地域性、民族性特征,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是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战略选择。
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战略优势
(一)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按照“每周至少参加两次活动,每次活动30分钟以上”这一体育人口的划分标准进行调查,2003年公布的结果: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次数每周3次以上者,占36.87%;周1-2次者占15.16%,合计为52.03%;而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大多在30-59分的区间,合计为89.89%,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人口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习惯和大量的体育人群将为该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生产、军事、民族认同等方面的功能已经不再明显,但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功能更加突出。在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仍是现代社会的一部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我国现代体育的组成部分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内容,同时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财富之一。
(三)民族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来充分利用同国内其他地区和国际市场的贸易优势,其中重要的便是旅游业,多元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往往是旅游开发的内容之一。
(四)信息技术的全球一体化和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得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信息流动更加直接迅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向外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扩大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传播和社会影响。
三、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前景
在世界体育商业化和职业化的过程中,兴奋剂、赌博、运动伤害、暴力事件等弊端也随着国际体育竞争而突出,引起人们对现代体育的目的、任务、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重新认识,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回过头来,利用本国的传统体育来促进大众体育的开展,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开发的深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世界体育共存互补的局面是能够得以加强的: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价值,首先是文化学价值和体育价值会被进一步揭示和肯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改造,主要是价值的转变,重新认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生活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并利用现代科技理论对各种机制进行研究。
(二)民族地区将具有更强的经济实力来发展自己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将沿着固有的发展方向逐步完善和规范,规模和精细程度会更大更丰富。
(三)规模越来越大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会刺激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和项目建设,提高其竞技水平。
(四)民族地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使从事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人群得以巩固和增加,同一种活动在民族内部不同区域间的差异会逐步缩小,那些已经列入竞赛项目或者正处在竞技化过程的活动,是对现代体育的一种具有地方色彩的补充。
(五)在地区性和全球性的交流范围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音乐,服饰等一道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
(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交流的先导和媒介,成为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结合,直接为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并承担起招商引资的任务。
四、结束语
按照社会历史学的规律,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就越是世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它的社会价值和发展前景自然也包括在这条规律中。保持、强化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主权”,抵制自外而来的全球一统的力量,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本能。从根本上说,全球体育一体化和多元化的潮流是两种并行、互斥又互补的过程,多元化是对一体化的刺激和弥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要善于利用全球一体化带来的种种有利因素来促进自身的多元化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亚洲开发银行."迈向2020年的中国"第三阶段——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报告草案[Z].2001.7.
[2]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3]帕斯卡•珀蒂,鲁克•索埃特.全球化:探索未来[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0.5.
关键词 全球化 世界体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一体化 多元化
一、前言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和居住地区在中国西部,以及中部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对这些地区实施了西部大开发计划,为了加入到全球经济中去,这些地区在加速经济重组、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以赶上发达地区的同时,其文化意识、思维模式会出现相应的改变。全球化的经济模式和文化模式伴随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迅速地传到这些区域,外来发达地区的社会生活方式迅速覆盖了落后地区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在体育领域里,作为当代体育主流的世界体育的传播速度超过了民族聚居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发展速度,使民族地区本来发展就不平衡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逐渐失去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教育中的地位,以至出现生存危机。笔者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出于民族利益和民族感情的考虑,强化地域性、民族性特征,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是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战略选择。
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战略优势
(一)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按照“每周至少参加两次活动,每次活动30分钟以上”这一体育人口的划分标准进行调查,2003年公布的结果: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次数每周3次以上者,占36.87%;周1-2次者占15.16%,合计为52.03%;而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大多在30-59分的区间,合计为89.89%,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人口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习惯和大量的体育人群将为该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生产、军事、民族认同等方面的功能已经不再明显,但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功能更加突出。在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仍是现代社会的一部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我国现代体育的组成部分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内容,同时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财富之一。
(三)民族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来充分利用同国内其他地区和国际市场的贸易优势,其中重要的便是旅游业,多元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往往是旅游开发的内容之一。
(四)信息技术的全球一体化和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得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信息流动更加直接迅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向外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扩大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传播和社会影响。
三、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前景
在世界体育商业化和职业化的过程中,兴奋剂、赌博、运动伤害、暴力事件等弊端也随着国际体育竞争而突出,引起人们对现代体育的目的、任务、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重新认识,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回过头来,利用本国的传统体育来促进大众体育的开展,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开发的深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世界体育共存互补的局面是能够得以加强的: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价值,首先是文化学价值和体育价值会被进一步揭示和肯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改造,主要是价值的转变,重新认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生活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并利用现代科技理论对各种机制进行研究。
(二)民族地区将具有更强的经济实力来发展自己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将沿着固有的发展方向逐步完善和规范,规模和精细程度会更大更丰富。
(三)规模越来越大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会刺激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和项目建设,提高其竞技水平。
(四)民族地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使从事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人群得以巩固和增加,同一种活动在民族内部不同区域间的差异会逐步缩小,那些已经列入竞赛项目或者正处在竞技化过程的活动,是对现代体育的一种具有地方色彩的补充。
(五)在地区性和全球性的交流范围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音乐,服饰等一道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
(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交流的先导和媒介,成为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结合,直接为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并承担起招商引资的任务。
四、结束语
按照社会历史学的规律,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就越是世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它的社会价值和发展前景自然也包括在这条规律中。保持、强化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主权”,抵制自外而来的全球一统的力量,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本能。从根本上说,全球体育一体化和多元化的潮流是两种并行、互斥又互补的过程,多元化是对一体化的刺激和弥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要善于利用全球一体化带来的种种有利因素来促进自身的多元化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亚洲开发银行."迈向2020年的中国"第三阶段——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报告草案[Z].2001.7.
[2]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3]帕斯卡•珀蒂,鲁克•索埃特.全球化:探索未来[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