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的途径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yu0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化学学习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阶段。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五会”方法的引领,联系实际来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用化学眼光看问题、以化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五会策略;课堂实效
  初中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但是“化学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因此,九年级的化学教学要有正确方法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主动学习化学这个大的台阶。
  一、学会联系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如身上穿的衣服、吃的食物、饮用的水、生活的环境等,及时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又如学习二氧化碳时,可以上网查询有关“温室效应”的知识,学习酸的通性、pH值时,可以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矿泉水、洗发液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等。
  二、学会观察
  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因此,学会观察实验,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是十分必要的。处处留意皆学问,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就要思考: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从而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以实验指导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才不会使观察实验流于表面。可以说,实验是提高化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无论是看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都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学会质疑
  初中化学中有大量的图表,知识容量很大,且活泼有趣。这些图表具有直观明了的特点,但也要多思多疑,多疑多进。如教材中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了几种原子的构成,那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分析联想: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什么构成的?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吗?原子带电荷吗?为什么?根据原子呈电中性,能推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元素的种类是由什么决定的?
  四、学会对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如“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化学教材中既重要又关键的内容,在教学时就可以采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帮助理解:(1)O2、CO2两种气体的制取对比。这两种气体是初中化学中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其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方法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了“碳和碳的化合物”一章节后,可以指导学生从这三方面进行了对比、比较,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和方法。(2)CO和CO2的性质比较。CO和CO2是碳的两种重要氧化物,可以从两者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用途及检验等方面进行比较,了解它们与人类生产、生活及环境的关系,注意将它们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学以致用。如用干冰可人工降雨和冷藏食物,冬天取暖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防止CO中毒等。
  五、学会归纳
  化学的知识点多,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把这些分散杂乱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学会根据自己的思考、理解,进行概括和总结,同时通过知识的反复运用,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如催化剂概念要点是“一变两不变”;过滤应注意事项为“一帖二低三靠”;化学药品取用要遵守“三不”原则;酒精灯的使用应做到“两个绝对”;单质概念概括为:一物(纯净物)一素(同种元素),化合物则是:一物(纯净物)多素(多种元素)。又如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毒性、可燃性、还原性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在中考中常常结合生活中的化学进行命题。在学习时要学会归纳,比如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检验与鉴别,两者的相互除杂和相互转化,是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也只有在比较中学习,在归纳中学习,才能把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搞得更清晰、更明白。
  责任编辑 一 觉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生物教学中,实践新课程理念,立足学生长远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是改革生物教学的显著特征。教学中应积极渗透新课程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关键词] 主动学习;角色转变;课堂教学;学法指导     目前的教学,大多数学生只接受固定的答案和结果,大量的标准化试题的训练束缚了学生对科学发自内心的喜爱,扼杀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真知的热情
[摘 要]后进生是每个教师教育生涯中一定会遇到的,教师要在关注学生技能、情感、价值观发展时,给后进生足够的关爱;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处理好知识与技能关系,将个案研究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为转化后进生提供方法;对犯错误的后进生,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批评,适度地为他们提供有效的课外辅导。  [关键词]转化;后进生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为一线教师所喜欢。因为教师可以充分
摘 要]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拓思路,引发联想;活动为先,先说后写;激励信心,呵护创意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习作;激发兴趣;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文章分析了G3镍基合金油管的生产制造特点,确定了油管加工制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合理制定了监造方案,配备了监造人员。通过5点监造法的应用,成功完成了监造任务,积累了非AP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遵循认知规律,运用核心词汇教学的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词汇学习方法,提供高效的练习方式,可以提高课堂词汇教学效率,为学生的语言学
[摘要]在生物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教师可以从认识生命的珍贵、参透生命的价值、正视生命的终结、热爱所有的生命等方面入手,研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命教育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材充分体现了“关注生命,珍惜生命”的理念。目前,生命教育已经成为青少年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因而,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