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Bassnett诗歌翻译移植观的再思考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谈到诗歌翻译的时候,我们更多论及的是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而很少关注诗歌翻译的得与失。可译与不可译不是绝对的,得与失也是相对的。Bassnett在其文章中指出诗歌翻译不是失,而更多的是得。诗歌翻译无疑要失去一些东西,但同时也肯定会得到一些。得与失的评价者应该是目标语读者。得与失是一个不确定因素,这也是为什么Frost,Bassnett和Brodsky在阐述得与失的过程中没有确定"what"所指的原因。
其他文献
馆驿记文属于“记”类文中的一种,但是由于它所记对象的特殊性,使这一文体具有了一般记文所不具备的特点。据《全唐文》和《全宋文》记载,唐代馆驿记文为15篇,宋代为30篇。这些馆
研究了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 THPA)和4,4-二氨基二苯基砜(DDS)两种固化剂对1,1,2,2,-四(对羟基苯基)乙烷四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TGE)固化反应及固化性能的影响。通过DSC研究了树脂
都市里的街道和大厦空间经常成为诗人抒写的对象,同时也是都市诗研究者的焦点.其实电梯也很重要,因为那是一条任何人都没有主控权的输送带,一个狭小而且千篇一律的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