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三观"教育的尝试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和造就中学生健全而高尚的人格是教育的根本,高中政治课在学生人格培养和塑造方面担当着重要而特殊的任务。本人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思想渗透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引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渗透;社会实践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快速发展的中国,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是面临激烈竞争的学生,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更是接受着严峻考验的教育。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教育又将从何开始?原国家主席江泽民曾在治国方略中提出要"以德治国",那么,落实到教育上就更应是"以德育人"。可以说,德育是教育之根本。随着教育的侧重点由应试教育逐渐过度到素质教育,随着由只凭分数衡量学生到全方位的去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趋重要。
  当今的中国,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们的生活逐渐由温饱过度到小康,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富裕了,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都给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中学生不仅要长知识,长身体,还将逐步确立自己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看法和追求,逐步确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然而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出现了拜金主义思想:认为"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2)出现了享乐主义思想:认为"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在中学生中带手机、穿名牌,花钱大手大脚,非但不以为耻,还当作是一种时尚,一种荣耀。(3)出现了实用主义思想:在学生中不只不觉地形成了"有用便是真理"的思想,"权力至上"、"权力决定一切"、崇拜"铁碗人物",希望获得"权力"。(4)出现了悲观厌世思想:这种消极情绪主要由于学习负担重,不能很好的与家长和老师沟通,往往导致离家出走,轻生自杀等现象。究其根源,这就是一种精神空虚的表现。综上所述,这些都是利己主义的表现,这些利己主义人生观是十分有害的,它不仅不利于青少年学习阶段的学习,也不利于今后的个人发展和事业发展,对国家和社会更是十分有害。然而,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处于萌芽到初步成熟阶段,还不是很成熟、很稳定,所以它的可塑性很强。决定中学生人生观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环境、特别是社会制度。在我国,中学生的人生观大多都可以健康的、正确的发展。但社会上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习惯势力仍会腐蚀青少年一带的心灵,加上中学生认识问题的偏激性,容易形成不良的思想倾向。因此,面对这一现实,学校和家庭,尤其是学校更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政治课便承担起了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
  教师应把教学内容置于整个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下,形成教学内容与社会背景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的把教材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学生的实际思想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经济对人才市场的挑战和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让学生懂得,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光有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心理品质。教育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开放中懂得自律;既能灵活变通又要诚实守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特有的课节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以提高学生人格和思想素质,让学生自觉将个人的理想和祖国需要及民族利益结合。如《世界是客观的》一课,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课,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证明,通过书本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三观",不仅可行,而且有效。
  2 充分利用课节中名人名言和列举的实例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
  一个合格的教师既要教学生读有字之书——书本,又要教学生读无字之书——社会人生。通过阅读名人名言,可以使学生呼吸到真理的气息,如:"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恩格尔),同时也可使在学生学习历史与现实、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知识中获取营养,为日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启发学生树立雄心壮志,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通过阅读真实案例,如:"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威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让学生们感受的革命前辈和英雄模范的光辉亮点,感受他们的无私与高尚。让学生知道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人生的根本意义和根本价值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教育他们关心集体,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只有关心集体的人,才能有正确的"三观"。
  3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机会,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
  教师恰如其分的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提供观察和思考的机会。如组织学生假期做义工。使学生在帮助别人过程中收获一分快乐,自身价值也可得到实现;组织学生春游、秋游、登山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了解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社会实践中,教育他们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情做起:同学、朋友、邻居有困难,伸出友谊之手,热情帮助;车上主动给需要座位的人让座;热心公益事情;爱护公共财务等等。而且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德育先于智育"。因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中学时期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树立起了正确的"三观",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学生一代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是一个人,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古人云"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祖国正处于伟大的变革时代,更需要青少年一代树立建设好祖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想。因此,二十一世纪在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三观"教育也应是举足轻重的教育内容。只有当代的青少年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三观",他们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祖国的明天做出贡献,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马克斯.舍勒 哲学与世界观[M].上海人民出版社
  [2] 张品兴、乔继堂主编:《人生哲学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
  [3]倪玲杰.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思想政治课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
其他文献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在现阶段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效果受到各方面主要是市场的冲击,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思想政治教学难。教师一天从早忙到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学生就是不买账。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尊敬的老师,请原谅我的失言,可还是我的心里话,我们知道你爱我们爱的很深,可是我恨你们,你为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我们一点都不感激你,说这些话我也觉得不公平,但如果让
期刊
在课程的背景下,不仅要求课堂上的改革、创新,布置家庭作业,也要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理念,凸显出个性化的特征,有利于技能,智能和创造才能的发展,弘扬他们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展学生的素质,怎样布置作业才能让学生积极去做,提高学生的实效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根据教材的特点,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  近年来"超市"之所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1 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亿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缘
期刊
【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相互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一个互动过程;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心里;爱学生,就是要爱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爱学生,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爱心;互动; 走进;关注;发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亲其师,方可信其道"。我国近代教育家夏巧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爱学生,这个观点同人类教育发展史一样源远流长。  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尤其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既有工具属性,又有人文属性,把语言基础和文化基础糅合在一起同时进行,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1]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应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优化阅读教学结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是指读者通过视觉理解用文字写出来的东西,从中得到某种满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迫使课堂教学不断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下面结合我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在新课改中,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理解、感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新教材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特
期刊
随着人们对外语的广泛重视,英语目前已成为小学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不光城镇小学的学生学习英语,英语同时也成为了农村小学的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但由于农村小学大多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落后,再加上信息滞后等,使得应试教育占据其主要地位。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改革,也为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和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作为在农村小学从教十几年的英语教师,下面我就谈谈在农村小
期刊
【摘要】 在新课程教学课改这个大环境下, 情感态度教育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学课堂内外中的一些教学细节实例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内在情感的积极的效应,并提出了教师在教学的预设和生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情感激发;高中英语教学 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而且很多都是高中学生从未听说或者深入了解的内容,如宽扎节(Kwanzaa)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的训练。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应关注学生阅读个性的养成,关注学生阅读空间和阅读活动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它插上飞翔的翅膀,做到:"以读激趣,激发欲望,以读为本,精思成诵,以思为伴,问题质疑,以情促读,领悟主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多读古诗文的权重在中学课本中和中考试题中越来越大,作为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
期刊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等的影响,中学生的阅读量少,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书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