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优化设计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iuuffuuyya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盐步第三初级中学,广东 佛山)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探索,总结出“优化体育课程标准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去感受“课程标准”所带来的愉悦。
  [关键词]:优化设计体育课堂教学主体性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的观点是现代教育观的一个重要观点之一。那么,在当前影响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笔者认为,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真正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二、在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指导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失败时要及时帮助找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被动接受;二是主动获取,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所获取的知识只能是表面的、浅层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体育课中必须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并能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来感染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课中心情愉快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体育锻炼和学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课堂自主性。
  3.转变教师传统角色,注重以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发挥内在潜能的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使教学达到各种不同的目的和效果。因此,现代教学中我们要转变传统角色,改主讲为主导,变传统的组织者、指挥者为引路人。教师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得以养成。
  4.注重个体差异,强调层次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先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出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高低分为男女各四个小组,各分为A组(上等生)、B组(中上等生)、C组(中等生)、D组(下等生)。练习中,“横杆”的高度根据各小组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调节。上等生用优秀的成绩严格要求,调高高度,提出更高要求;中上等生高度适当,改进动作,争取优秀;中等生高度一般,巩固动作;下等生降低要求,树立信心,达到基本掌握动作。这样,使到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要求,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积极,表扬先进,对弹跳能力和动作技术有提高的学生,一定时间内适当调整层次,做到能者上,差者下,激励学生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体育精神面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的提高。
  5.拓展教学形式,方法灵活多样
  体育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感染的情境,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感染力,这必定又是一个层次的愉悦。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非常规的教学形式,也同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次,我带领初一学生去校外练习越野,无意中发现学生在郊外竟欢呼雀跃,兴奋无比。他们相互追逐、嬉戏,有的在草地上打滚,有的在草地上做侧手翻,学生的童趣尽露无疑。对呀,何不利用校园周边环境,拓宽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呢?于是,我时常带领学生到校外上一节体育课,有时利用草坪做素质练习,有时利用山坡进行冲坡比赛,这样使体育教学打开了封闭的大门,突破了狭小教学空间的枯燥,让学生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进行体育锻炼,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学会自我锻炼方法,培养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能在愉悦中不断进步。
  6.重视现代化教学媒体的研究开发和使用
  在最近的几十年中,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体育教学领域,从照相、幻灯、录音、投影到摄像机,从电影、电视到计算机,这些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把有声与无声、有像与无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把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入到体育教学领域,使抽象的动作讲解、示范等概念更加形象化,从而减轻学生认知上的难度,并容易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如雨天在室内上课时,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播放有关体育教学片或一些比赛的精彩片断,并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上网收集与课堂相关的资料,等等。
  
  三、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还应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实用性问题
  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如图片、投影、摄像、计算机等多媒体,既是媒体,又是桥梁,不能只图花架子,摆得热闹,力求实用。
  2.“放羊式”的学生中心论问题
  优化课堂教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是一切都以学生为中心,更不能重学轻教,进行“放羊式”或“纯开放式”体育教学。而是通过教学,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得以全面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3.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问题
  优化课堂教学,既要打破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又要继承传统教学中优良的教学形式,并大胆改革、探索创新,力求形成最优化的教学模式。比如,传统的体育教学顺序,在新旧教材的安排上,一般是准备活动后进行新教材的教学。要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应打破这种固定不变的教材安排,在遵循人体认知客观规律和机体适应性规律的前提下,根据教材的难易、场地的变化、气温的高低,是否有利于尽快使学生进人角色等情况来安排新旧教材的先后,这就需要有一种把传统与现代教学相互融合的教学理念。
  体育课程标准的优化是一个复杂的教学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此做出积极的反应,投身到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去,积极探索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的参与性。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营造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攻玉可借他山之石”,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实施和办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从七十年代开始的声势浩大的证教学改革,到现在己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有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广大的语文老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语文老师。农村中小学生基本功普遍很差
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已形成一套美的形式观念。它的产生是来源与自然界中所蕴藏着的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这些关的因素,是通过人们长期视觉感官和社会生活实践而逐渐积累形成的
在沥青混合料微观材料和结构研究中,如何对沥青胶浆和集料进行有效的边缘检测是进行图像分割和二值化的前提,论文分析了沥青混合料试件CT图像边缘检测算子模板选择的原则,可作为进一步沥青混合料微观结构研究的基础。对常用的图像边缘检测算子模板及其特点分别进行了分析,并采用Sobel算子、Prewitt算子、LOG算子和Canny算子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初始CT扫描图像和经受冻融劈裂后的同一扫描截面CT扫描
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研讨了基于FWD荷载作用下的水泥混凝土板下基础脱空与接缝传荷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了解不同脱空尺寸和不同传荷能力对面板受力和路表各传感器弯沉盆曲线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优胜劣汰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择业难已成为一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随之带来的,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