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评价西沙必利与多潘立酮分别联合奥美拉唑两种方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方法 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9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予奥美拉唑20 mg,2次/d,西沙必利10 mg,3次/d;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2次/d,多潘立酮10 mg,3次/d,两组维持治疗2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以及内镜复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内镜检查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内镜检查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西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西沙必利;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
[中图分类号] R5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0-68-02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上消化道运动障碍,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炎症、糜烂、溃疡和瘢痕等病变[1]。主要症状为吞酸、吐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以及吞咽障碍等[2]。探讨有效的RE治疗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笔者使用西沙必利与多潘立酮分别联合奥美拉唑治疗RE,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临床诊断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RE患者97例,其中男52例,女45例,年龄22~69岁,平均(43.0±3.2)岁,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症状,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定的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标准[3],排除食道肿瘤、消化性溃疡及其它原因可引起胃肠道病变等全身性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症状、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餐后避免平卧,睡眠时抬高体位,吸烟饮酒患者戒烟、戒酒,低糖低脂肪饮食,避免饱食和进食刺激性食物。
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浙江华立南湖制药有限公司,H19990160)20 mg,2次/d,西沙必利(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H20041577)10 mg,3次/d;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浙江华立南湖制药有限公司,H19990160)20 mg,2次/d,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H10910003)10 mg,3次/d,两组维持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患者禁用其它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和影响药物疗效的药物。
1.3?疗效评价
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和内镜检查结果评定两种方法疗效。临床症状分级评分:0分:无症状;1分:症状轻微,可以忍受;2分:症状存在,但不影响工作;3分:症状明显,不能忍受,需要休息和药物治疗。疗效评定标准:积分下降2分或降至0分为显效,下降1分为有效,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内镜检查评定标准:食管炎黏膜病变消失者为治愈,改善1个级别或1个级别以上者为有效,改善不明显或无变化者为无效[4]。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依据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标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内镜检查结果比较
治疗结束后进行内镜复查,依据内镜检查评定标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腹泻1例,皮肤瘙痒1例,对照组出现腹泻2例,头晕1例,病情轻微,不影响治疗,病程结束后自行消失。
3?讨论
RE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发病率呈现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5]。RE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消化道疾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影响因素包括:(1)抗反流防御屏障减弱。(2)食管清除能力降低。(3)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4)吸烟、酗酒、肥胖、腹水、妊娠、神经调节障碍、遗传因素等[6]。治疗RE的最终目的是控制或消除症状,预防并发症,减少复发。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指导和药物治疗,生活指导包括叮嘱患者睡眠时抬高体位,戒烟酒,低脂肪低糖饮食,避免饱食。药物治疗以促胃肠动力和抑酸药为主,两药联合使用,在进行抑酸和改善胃、食管动力的同时,可对食管黏膜进行有效保护,减少反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为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的抑酸药物,起效快,不良反应少[7],作用时间长,使用奥美拉唑使胃液pH>4的时间长达10.5 h[8]。其作用机制为选择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H+-K+-ATP酶的活性,抑制胃酸的分泌,对胃蛋白酶分泌也有抑制作用[9]。笔者将西沙必利、多潘立酮两种促胃肠动力药分别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西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RE的疗效优于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说明西沙必利在促进胃肠动力,减少胃肠反流方面优于多潘立酮。西沙必利为全胃肠动力药,为HT4受体激动剂,也可选择性激动消化道黏膜下的5-HT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促进上消化道的蠕动作用,加速胃肠排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清除食管内的胃酸,促进RE的愈合。多潘立酮为多巴胺受体阻断剂,虽可促进胃排空,但对食管促动能力不足,食管排空能力有限,无法及时清除食管胃酸,因此,疗效低于西沙必利。
综上所述,西沙必利、奥美拉唑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促进作用,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胃肠反流,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疗效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49-1851.
[2] 张澍田.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J].北京中医药,2008,23(3):3.
[3]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1):60.
[4]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
[5] 林三仁,钱家鸣,周丽雅,等.消化内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45.
[6] 龙彦.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6例[J].中国药业,2012,21(3):59.
[7] Lars Lundell,Pekka Miettinen,Helge E,et al.Comparison of outcomes stwelve years after antireflux surgery or omeprazole maintenance therapy for reflux esophagitis[J].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09,7(12):1292-1298.
[8] Klotz U,Sctlwab M,Treiber G.CYP2C19 poIymorphism and proton pump inhibitors[J].Basi Clin Pharmacol Toxicol,2004,95(1):2-8.
[9]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3.
(收稿日期:2012-07-27)
[关键词] 西沙必利;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
[中图分类号] R5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0-68-02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上消化道运动障碍,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炎症、糜烂、溃疡和瘢痕等病变[1]。主要症状为吞酸、吐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以及吞咽障碍等[2]。探讨有效的RE治疗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笔者使用西沙必利与多潘立酮分别联合奥美拉唑治疗RE,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临床诊断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RE患者97例,其中男52例,女45例,年龄22~69岁,平均(43.0±3.2)岁,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症状,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定的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标准[3],排除食道肿瘤、消化性溃疡及其它原因可引起胃肠道病变等全身性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症状、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餐后避免平卧,睡眠时抬高体位,吸烟饮酒患者戒烟、戒酒,低糖低脂肪饮食,避免饱食和进食刺激性食物。
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浙江华立南湖制药有限公司,H19990160)20 mg,2次/d,西沙必利(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H20041577)10 mg,3次/d;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浙江华立南湖制药有限公司,H19990160)20 mg,2次/d,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H10910003)10 mg,3次/d,两组维持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患者禁用其它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和影响药物疗效的药物。
1.3?疗效评价
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和内镜检查结果评定两种方法疗效。临床症状分级评分:0分:无症状;1分:症状轻微,可以忍受;2分:症状存在,但不影响工作;3分:症状明显,不能忍受,需要休息和药物治疗。疗效评定标准:积分下降2分或降至0分为显效,下降1分为有效,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内镜检查评定标准:食管炎黏膜病变消失者为治愈,改善1个级别或1个级别以上者为有效,改善不明显或无变化者为无效[4]。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依据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标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内镜检查结果比较
治疗结束后进行内镜复查,依据内镜检查评定标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腹泻1例,皮肤瘙痒1例,对照组出现腹泻2例,头晕1例,病情轻微,不影响治疗,病程结束后自行消失。
3?讨论
RE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发病率呈现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5]。RE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消化道疾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影响因素包括:(1)抗反流防御屏障减弱。(2)食管清除能力降低。(3)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4)吸烟、酗酒、肥胖、腹水、妊娠、神经调节障碍、遗传因素等[6]。治疗RE的最终目的是控制或消除症状,预防并发症,减少复发。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指导和药物治疗,生活指导包括叮嘱患者睡眠时抬高体位,戒烟酒,低脂肪低糖饮食,避免饱食。药物治疗以促胃肠动力和抑酸药为主,两药联合使用,在进行抑酸和改善胃、食管动力的同时,可对食管黏膜进行有效保护,减少反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为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的抑酸药物,起效快,不良反应少[7],作用时间长,使用奥美拉唑使胃液pH>4的时间长达10.5 h[8]。其作用机制为选择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H+-K+-ATP酶的活性,抑制胃酸的分泌,对胃蛋白酶分泌也有抑制作用[9]。笔者将西沙必利、多潘立酮两种促胃肠动力药分别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西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RE的疗效优于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说明西沙必利在促进胃肠动力,减少胃肠反流方面优于多潘立酮。西沙必利为全胃肠动力药,为HT4受体激动剂,也可选择性激动消化道黏膜下的5-HT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促进上消化道的蠕动作用,加速胃肠排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清除食管内的胃酸,促进RE的愈合。多潘立酮为多巴胺受体阻断剂,虽可促进胃排空,但对食管促动能力不足,食管排空能力有限,无法及时清除食管胃酸,因此,疗效低于西沙必利。
综上所述,西沙必利、奥美拉唑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促进作用,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胃肠反流,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疗效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49-1851.
[2] 张澍田.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J].北京中医药,2008,23(3):3.
[3]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1):60.
[4]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
[5] 林三仁,钱家鸣,周丽雅,等.消化内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45.
[6] 龙彦.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6例[J].中国药业,2012,21(3):59.
[7] Lars Lundell,Pekka Miettinen,Helge E,et al.Comparison of outcomes stwelve years after antireflux surgery or omeprazole maintenance therapy for reflux esophagitis[J].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09,7(12):1292-1298.
[8] Klotz U,Sctlwab M,Treiber G.CYP2C19 poIymorphism and proton pump inhibitors[J].Basi Clin Pharmacol Toxicol,2004,95(1):2-8.
[9]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3.
(收稿日期:201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