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03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6例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多奈哌齐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脂水平、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全面衰退量表(G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24±0.47) mmol/L比(5.28±1.12) mmol/L、(1.87±0.25) mmol/L比(3.32±0.35) mmol/L,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5±0.27) mmol/L比(1.08±0.29)mmol/L,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14.52±2.83)分比(11.85±3.32)分、(13.11±2.58)分比(11.79±3.04)分,P<0.05],ADL评分和G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36.07±4.57)分比(46.39±6.07)分、(4.15±0.38)分比(5.72±0.48)分,对照组:(41.52±5.31)分比(46.18±6.63)、(5.24±0.41)分比(5.65±0.51)分,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2/43),对照组为2.33%(1/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多奈哌齐治疗AD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发于下肢,常继发于手术、分娩、肿瘤、创伤等危险因素 [1].下肢静脉血栓是骨科病人围手术期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2016版《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
期刊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癌抗原125水平的影响,以期为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均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泼尼松口服,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癌抗原125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35例,无效8例,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45例,无效1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
目的 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和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每组100例,连续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和血脂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并与8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 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128例SCI患者分为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组(35例)、IMT增厚组(50例)、稳定斑块组(24例)和不稳定斑块组(19例),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LPA、MMP-9水平,并比较.结果 IMT正常组、IMT增厚组、稳定斑
目的 探讨Allen试验阴性患者经桡动脉径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106例经桡动脉径路行PCI的患者,术前严格行Allen试验,并根据Allen试验结果分为阴性组(57例)和阳性组(49例),所有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均经桡动脉径路行尺动脉、掌深弓、掌浅弓造影.对两组掌深弓、掌浅弓、尺动脉内径、显影帧数(从尺动脉显影到手部末梢血管显影)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术后随访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