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透水”砖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1987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场地的铺装要求中,明确地提出要推广透水材料:公共建筑方面“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在住宅区“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5%”。因为,增强地面透水能力,对储留地下水、涵养草木、降尘、防噪、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都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缺水大国,国内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北京地区人均水资源只有300立方米,又仅为全国人均的1/8,即只有世界人均的1/32。因此,北京是个极度缺水的特大城市。做好雨水回灌和搜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优良型城市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北京市为迎接2008年的奥运盛会,各项工程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作为奥运工程的点睛之笔——奥林匹克公园,正全面体现人文、科技、绿色三大主导理念,使用良好的透水铺装材料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据了解,北京目前计划要使用的以及已经铺设的90%以上的所谓“透水”路面砖据一些中外专家们考察,结论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透水砖”,而是完全达不到透水效果的“吸水砖”或“保水砖”。
  
  吸水性≠透水性
  
  这两个看上去词义近似,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况,常常会因其表面现象把我们引入歧途,陷入误区。
  吸水性强的材质并不等于能够让水下渗到地下,达到增加地下水的作用。
  例如细沙、粉灰等等制成的铺设材料,它们的特点是质地密实,且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和吸湿性。
  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的吸水现象,就会一目了然:
  (小实验:用尺寸大小同等、但材质不同、孔隙大小不同的样块,取同量的水,现场可测:哪种样块是透水、哪种是吸水,效果非常明显。)
  第一种现象
  用这类材质生产出来的砖块就好比一块面包或海绵,它们吸噬水分,为的是先“喂饱”自身干渴的腹体,水分在体内即便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如果停止继续供应水分,水分只会被全部保存在砖体内,不会下渗。
  由于北京空气干燥,雨水短缺,雨水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弥足珍贵!下一场雨往往还不够“喂饱”这些沙砖、灰砖的肚皮,何谈“储留地下水”呢?
  这类材质的砖块首先把水分全部拦截供自身“享受”,而地下土层则仍旧处于“饥渴”状态,地下层气热上升、地表层太阳光热辐射,砖体双向受热,迅速吸热,体内水汽随着热气蒸发,从而造成生态的不平衡状态和引发热岛效应。
  第二种现象
  空气中漂浮的粉尘、以及雨水中饱含的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尘,这些尘埃随着雨珠钻进砖体内毛细管道,被吸附在砖体内膜上,无法随着水汽蒸发而残留体内,积少成多,堵塞砖体内毛细管道,因砖体质地密实,我们只能清扫它表层的垃圾和灰尘,却无法清除它们体内的残留物。
  ——逐渐的、它们的吸水性寿命也会经受不住几场雨雪的考验而丧失。
  (专家们考察了科技部住宅区铺设还不到一年的透水砖现场,发现透水效能已非常低下,和普通砖的极其缓慢下渗已别无二样。)
  第三种现象
  这类质地过密、细沙性状的地面铺设材料它们的材质特性就是“吸噬水分”。
  它们不仅吸噬地表珍贵的雨水水源——如果拿这类吸水材质的铺设材料做树池,它们会和树木“抢”水喝;同时,不仅在砖表层吸噬水分还会同时在砖底吸噬地下水气;在不下雨期间,这类材质的砖块还会不停地去吸噬空气中的湿气。(在潮湿地区,人们常用以纯细沙为原料制成的干燥剂放在衣柜里起吸湿去潮作用。)
  
  吸水砖和透水砖的技术检测标准的区别
  
  


  国外—些国家的透水材料发展至今已30年之久,长久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应该值得我们去借鉴、去引以为戒。目前国际上已运用根据空隙率的大小清楚地把铺设材料划分为透水性的和保水性的质量检测标准,对透水性材料测它的透水系数和空隙率,对保水性材料测它的保水性和吸水性。
  ●保水性和吸水性——检测保水砖
  ●透水系数和空隙率——检测透水砖
  材料的多孔链接性状的空隙率的大小是衡量地面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透水、净化过滤空气和雨水、防尘、降噪吸音的一个重要标志。
  根据国外几十年的铺设实践证明,只有保持多孔错落有致的链接性状、层次和比例、15%~25%的空隙率,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通气透水的预期效果。
  给铺设材料设定15%以上的空隙率,才能打破封闭型硬化路面,让地面有无数气孔可以畅通循环,使地球的地表层——地垫层——地基层恢复它应有的呼吸循环过滤系统功能,疏通雨水通往土壤层间的无数循环脉管,雨水受地层无数孔隙中来自地层吸力的牵引,渗入土层毛细管道,从而使地面到地下达到真正通气、透水的目的。
  但是,由于“透水”材料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不但针对透水砖所制定的技术监测标准还很不完善,且概念混淆,把以上两类完全不同的铺装材料混为—谈,统称为“透水”材料。这样的保水性铺设材料非但不会给我们补充地下水,且稍遇大雨照样会使地面成汪洋,不可能达到防止城市雨洪的目的,排水管道也会因此超负荷运行!○
  (本栏目文章的观点为一家之言,不代表本刊结论)
  (责任编辑 刘俊)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沿线国家各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深化,各国间的科技人文交流日益频繁,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成为出国留学的新潮流和新
介绍了非物理专业"基础物理"课程教学现代化的总体设想以及在"机械振动和波动、电磁学"等内容的教学中进行改革的具体做法.
对光学实验教学法做了一些改进:1) 将单个光学实验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用不同的实验方法研究一个待测的物理量或观察分析一个物理现象;2) 加强预习报告要求;3) 以
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提出之后,有学者继而提出损伤控制神经外科理念,将损伤控制理念应用于神经外科。在脑外伤救治过程中,损伤控制理念贯彻于整个救治过程及救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