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船高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用技术教学强调学生在制作中要有团队精神。其实,团队在教师教学,乃至教师专业成长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只有建立精诚合作的团队,个人的作用才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关键词:团队;重要性;教师专业成长;精诚合作
  
  诗仙李白有句诗叫“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以乐观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向世人发出自我价值的呐喊,这呐喊里面既有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启迪着别人的价值,也指出了形成团队的个人条件和可能性。
  李白的自我价值或长处就在诗歌,李白的材就用在诗歌上了。那么是不是一个李白就有了“唐诗”一词了?显然不是,如果我们简单想一下,“初唐的四杰”,盛唐的“李杜”、白居易和孟浩然,还有晚唐的“小李杜”等,由此可见,唐代每个阶段都不乏优秀诗歌作者,他们组成了唐诗创作团队,唐诗一词的由来,主要靠的就是这些唐代的诗歌作者组成的这个大团队,是他们相互借鉴、彼此推动,共同铸就了一个鼎盛的唐诗时代。
  我们从唐诗由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团队在质与量上对事物成长的重要性,找到自我完善的方法,那就是要形成团队,要从别人身上汲取长处,尽早尽快实现自身价值。如果我们教师想要在自身专业上快速成长,那就必须构成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相互借鉴、引领,共同提高。这对于成长和完善中的通用技术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技术理论总要涉及很多技术设计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又会在不同的场合突出某个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重要性又会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形成一个团队,既要对一个问题进行个别分析,又要能从全局的高度和重点的视角加以牢固掌握,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个人与团队有效激励下稳步、健壮成长。
  我们的优质课如何获胜?没有团队中的教师整体打磨,就不能叫优质课,更不要说成功。
  我们的实践课如何有效开展?没有团队中各位教师的分析、反思和借鉴,课堂将会混乱不堪,更不要谈有效甚至高效。
  我们的比赛如何脱颖而出,勇攀高峰?没有团队,我们将会是游兵散勇,溃不成军,更不要梦想冠军。
  我们如何才能在专业上成长?只有有了精诚合作,勇攀高峰的团队,个人的小才才会有用武之地,才会变成大才。
  当然,我们的团队有时仅仅是一个小圈子,我们的专业成长,也只能在这个小圈子里转悠,如果我们想要更快更好的成长,就必须拓宽我们的团队数量和质量,努力让更多高手进入到我们的团队,以期大大提高团队效益和加快教师专业成长。为此,在团队建设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倡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和积极、主动的合作交流态度。要从小处着眼,依靠团队的力量,把教学和实践在横向和纵向上延伸。
  (2)集体研讨技术理论和课程标准,提升团队整体理论水平,使我们有实力扩大我们的团队。
  (3)努力尝试多种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实践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的作用,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并及时进行集体交流与合作,为个人成长及时充电,为团队的成长积累实践经验。
  (4)多参加集体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开拓眼界,努力带动通用技术教学新局面。
  (5)多上网搜寻通用技术教学相关的管理和方法指导,扩大无形的团队,为团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6)邀请、拜访名师和申报、参与国家级课题的建设,提升团队的知识层次。
  (7)集体研讨案例分析,增强团队的向心力。
  請记住: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我要说:只有水涨,才能船高。教师专业成长与之同理。
其他文献
摘要: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词汇把一些语法名词拆分开来进行分析,也许问题就会变得简单一些,学生对那些概念会更清楚一点。  关键词:名词;语法;句子成分    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再强调语法学习,学生对汉语语法知之甚微,从而导致在英语学习中碰到一些语法名词也难以理解。每当老师说起一些语法名词如主语、定语等等时,大部分学生都像听“天书”一样,摸不着头脑。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完全按语法书上的术语去讲,而是用
个多世纪以来,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在克服了各种困难并摆脱了种种非议和责难后获得了蓬勃的发展,这本无可非议。然而,随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加之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强势发展,作为我国音乐文化传统中宝贵遗产的中小型民族器乐品种的发展空间却日趋狭小,其中,传统的地方乐种在逐渐消亡,新创之作虽时有问世,但得以流传的成功之作却微乎其微。在专业音乐教育中,无论是作曲还是演奏专业,忽视民族民间中小型地方乐
摘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但目前,我国儿童在礼仪方面的表现不尽人意。如何结合教学,加强孩子的礼仪教育就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就如何利用语文教育提高孩子的礼仪修养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礼仪;教育;小学语文;中华传统    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国都以不同的方式在学校进行礼仪教育。如日本设立“道
传统音乐研究者而言,田野考察乃学术研究的必修课,也是学科存在的“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①。步入田野,学者需通过其选定的那些“传统音乐持有者去了解他们所持有的传统音乐②”事象,使之成为“引路人”,以获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在田野现场,熟谙音乐事象的当事者或有关者所产生的相关口语化叙述,是为“口述”。包含音乐本体的曲、谱、律、调等音声形态与特定词汇以及有关的文化内容,即“世代相承的口述性表达”,③
这两年,合唱界的热点确实不少!从金承志的神曲《张世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和《感觉身体可以被掏空》在互联网一夜走红,到甘霖、温雨川等作曲家的作品遭到“淘宝”“咸鱼”中无良卖家的盗卖,再到百合合唱团20年团庆音乐会刘晓耕、松下耕、艾森瓦尔兹的新作集中上演,这些牵动全国合唱人神经的事件都围绕着“合唱新作”这一焦点。人们突然发现严肃的合唱音乐可以玩到爆款,精英文化的外壳可以包装大众文化的诉求,而
前言:所谓第五代作曲家,即中国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作曲才俊,他们对于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在音乐的国际俱乐部代表中国作曲家发声的核心人物。之所以挑选他们,并不仅是因为他们是当今中国乐坛有影响的人物,还在于他们各自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更重要的是,他们个性的背后有着非常不一样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既可以从音乐里听到,也可以通过有关他们的文字撰写、
去年此际,周吉兄悴然而逝的噩耗传来时,我曾慨然长叹:他的走,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领域留下一个无可取代的位置;新疆的民族音乐研究则少了一位优秀的学术带头人。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滥觞于1930年代前后中央研究院凌纯声先生等在考察黑龙江赫哲族、湘西苗族历史文化时对当地民间歌唱的部分记录;初步展开于1950—1960年代的诸少数民族音乐普查活动。1980年代以来,随着“民间音乐集成”编撰工
摘要:作者认为教学设计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找到上阅读课的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层次性。  关键词:教学设计;切入口;纲举目张;升华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很容易陷入繁琐的训练中,一问一答,不停地追问,深的、浅的、有思考价值的、没思考价值的问题充斥着整个课堂,喋喋不休,让学生感到精神紧张而身心疲惫,久而久之,便对阅读失去了兴趣。老师们对此亦是烦恼。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我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很深的研究。《宋史》中称赞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沈括晚年居住在镇江,并建梦溪园,写成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该书是他根据科学实践和平生见闻著成,内容涉及数学、天文、音乐、历法、气象等数十个方面,被英、法、美等多个国家翻译出版。英国著名学者、中国科技史研究权威李约瑟博士称《梦溪笔谈》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
可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成就卓然的大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三大历史时期。在那个跌宕的时代浪潮中,尽管马可本人似一叶扁舟,历经坎坷与困蹇,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艺术观却从未偏航。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马可的研究文章不知凡几,关注视角也各不相同。但随着众多音乐学人呕心沥血、在史料中爬罗剔抉、历时八年共同完成的《马可选集》①(以下简称《选集》)的出版,一个全方位、多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