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凡是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既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04-0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关键。怎样让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小学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下面谈一谈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创设情境、启发引导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去渗透。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反馈的情况,及时适当地渗透一些新知识。比如:我在二年级教学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这一课时,渗透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知识。学完课中的字词,我提出下列问题:“咱们这儿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干、枝、花、果等怎样?)“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怎样?”(什么时间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想、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没想到,学生们说出了许多生动的句子,比如:“杨树长着许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着我们呢?”“杨花像一条条毛毛虫,一撮一撮地挂在树上。”“杨叶像五指并拢的手掌,片片向上”就这样学生一一回答了上列问题。我听后非常高兴,又兴奋地引导他们把这些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刚才咱们说的话是介绍什么的?”学生齐声回答:“是介绍有关树的知识。”抓住机会,我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已经会作文章了。刚才你们说的话就是一篇介绍树的知识的好文章。回答前两个问题的话是一个自然段,回答后两个问题中每种树的样子、生长特点的话分别是一个自然段,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这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你们写作文时可不要忘记呀。”同学们个个点头。
  2.感悟生活、搜集素材
  有些学生非常怕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学生说:“无话可写。”针对这一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要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如:(1)班会课是捕捉材料的一个窗口。老师批评了谁,表扬了谁,这些内容都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2)每周一升旗时校长总结一周情况时所讲的话要应注意听讲,讲话的内容是小练笔的好素材。(3)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如生活条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变化等。(4)和周围人交往时,对这些人的看法或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5)学了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对主人公说的话等等。学生积累了大量写作的材料之后,自然会有感而发,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空洞、无病呻吟的文章了。处处留心皆学问。当你从多方面去观察事物、感受生活时,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在家庭、马路上、校园里……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写。留心观察,便能捕捉住那一闪而过的美好瞬间;留心观察,才能挖掘出那深埋在平凡小事中的闪光点。
  同学们每天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难免使视野受到局限,因而,还应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郊游、课外兴趣小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上,到大自然中,了解风土人情,观察山光水色,积极参与其中,既能陶冶情操,又扩大了知识面;既丰富了人生阅历,又积累了生活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会乐于表达生活,表达生活就会有话可说。
  3.合理命题,激发兴趣
  一篇文章的题目起得好,会给文章大增光彩,就如一部电影剧名起得好,就能吸引观众,,就能给这出剧目以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命题是一门艺术。就拿2010年安定区小学毕业考试的命题来说吧,作文给出的题材是“诚信”,许多考生就干脆都以“诚信”作为文章的题目,千篇一律,怎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而有些同学就在命题上下了功夫,如:“《我丢失了诚信》、《诚信人生》……”一看题目便让人耳目一新。
  根据小学生理解能力差,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作文时不仅要要求明确,教师还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让学生自己为自己的文章起名字,有意识地去锻炼学生的命题能力。即在每节非命题作文时,抽出一定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班里进行命题比赛。
  “万事开头难”,设想一个拿着笔不知道写什么题目的学生,他怎么会写出好的文章来呢?事实证明,只有名字起好了,学生才能由此而产生联想,从而进入构思,写出内容丰富,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总之,在当前课改的洪流中,教师要加大教研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真情实感,使学生的写话、习作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觉需要。切实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的加工和整理能力,從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所以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扎实的训练中下功夫,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这种老师表演,学生观看的课堂,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甚至会产生师生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形成了逆反心理,遣戍师生之间的情感对立。课堂里没有了和谐,学生又怎会倾听,又何谈学习效果。  [关键词]倾听 和谐 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91-01  传统课堂中,教师立于讲台之上的威严,手握教材对学生侃侃而谈,似乎呈现出来
期刊
[摘要]用数学的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学习的技能。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挖掘潜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求异性以及创新意识。  [关键词]数学活动 案例设计 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74-01  一、设计理念:  用数学的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
期刊
[摘要]教书育人中有许多的琐琐碎碎、平平凡凡的小事,然而只要信奉不管何种岗位,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在自己平凡的奉献中不懈地追求下去;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努力地奔跑着,留下自己最精彩的痕迹,就会洒下一路最温暖的阳光。  [关键词]情感 育人 细心 爱心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81-01  在这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
期刊
[摘要l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我国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很多中国学生都觉得英语难学、难以掌握,称其为“现代甲骨文”。学生之所以觉得英语难学,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本文就英语课堂教学引进英语项目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英语教学 项目教学 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52-02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改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继续学习高级数学的基础,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头抓起,認真扎实的改进教学,创造适合小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  [关键词]创造 发展 教学 能力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02(2013)07(a)-0185-01  1.以旧引新,讲新带旧,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前面的知识学不好,就
期刊
[摘要]历史比较法是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正是因为历史比较法的引入,才带来了中国传统语言学重要分支——音韵学研究上的飞跃。“比较”是历史比较法的方法论基础,而比较的核心原则是“时间”和“空间”。本文通过引用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重点阐述了语言学研究中的“时间”、“空间”因素,以及时空结合原则在音韵学研究中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历史比较法 时间 空间 音韵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一环,是教师在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是一堂课的开始。精彩的问题导入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着教师的教学风格,它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导入,还应想到思维方面的导入,使学生思路上、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化,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要求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尚处于初步形成阶段,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因此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现状。为此,教师要构建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构建 情景教学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鼓励引导学生,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动员学生全面参与,从而还原口语交际课堂应有的生动与精彩。  [关键词]鼓励 情境创设 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89-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
期刊
[摘要]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让学生忍受教育,而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即让每个学生感动的教育”。冯恩洪教授用诙谐幽默的话语,结合发人深省的教学案例,如数家珍的把教育真谛娓娓道来,使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受到冲击和震撼,心灵深处对教育教学又重新审视和思考。  [关键词]智慧 教育 提高 创造 尊重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