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启发式教学的技巧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41466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启发式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过度启发会使学生渐渐失去探究发展的机会,所以建议教师在进行启发时要把握住三个原则:①伺机启发;②高质量启发;③多样化启发。如此,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创新思维 等待 提问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125
  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常会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以提问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掌握教学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
  由于教学进度的需要,每节课都有确定的教学任务,而这个任务不一定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虽然我们充分提前备课,可还是有时间紧、任务重的感觉。为了做到“启发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将会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单独预测细致地准备问题,制定标准。在课堂上,一步一步环环相扣,力求“说话讲透深”,教师有条不紊地推理引起高度重视、演算和精确的解答,“越俎代庖”地将知识“咀嚼”好,然后像吃饭一样地喂给学生,学生唯一要做的就是遵循教师的想法“吞下”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启发提问中,常常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能顾及学生的疑问,而是对学生进行半隐半露的“暗示”和亦步亦趋的“启发”,让学生跟着教师“孔雀东南飞”的思维,甚至让学生很简单地就可以根据提示得出结论。原本应该由学生思考得出的结论却由教师代替完成,那些存在的疑问或标新立异的想法会被教师“唯恐学生误入歧途”的诱导而取代,其结果是学生逐渐失去探索的发展契机。学生习惯了“循循善诱”的学习方式之后,就会对教师产生很大的依赖性,离开了教师的“好心”启发,他们就会感到困惑。这不仅遏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并扑灭了他们的创造热情,因此,他们产生了不良的心态和一种惰性,我们会发现,他们缺少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一位教学法专家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所提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考证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技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由此可见,启发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
  第一,启发需要伺机而动
  启发需要“无言”的微妙和智慧,更加需要耐心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习,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或者让学生讨论合作完成。因为外部教育内容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可在一段时间内让学生体验、思考、品味、感悟。当然,好教师应该把握机会,给学生适当的时间,以激发学生的灵感。
  第二,启发需要提高问题质量
  问题的设计要做到“三性”,一是要有针对性。问题应有明确的目的,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新授知识的生长点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精心设计,切忌漫无目的、随意发挥,在“启发”的道路上走得过远。二是要有可及性。提问要指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高估学生的能力,不降低学生的能力,避免“不启而发”和“启而不发”的提问。应用不同难度水平的问题,使不同知识功底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三是体现创新性。提问要走出“课堂气氛热烈”的误区,用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解决其他新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创新,从而培养及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的意识。
  第三,启发要使提问方式体现出多样化
  一是针对学生选问法,力戒“千人一问”。即要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对于肯回答问题的学生可用直入法,直截了当地提问;对于愿意说却一时又说不出来的学生可以使用探测法,揣测他们的心理特点,转换问题的角度进行启发和引导;对于有顾虑或不愿说的学生可以使用激将法,促使其由“要我说”变为“我要说”。二是要根据问题选学生,力戒“齐问齐答”。即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问难易适度的问题,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回答问题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以激发其求知欲,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并在原来的水平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孔子曾说:“过犹不及”。课堂教学不能没有启发,但应该更好地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养成独立探索的习惯。教师要重视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课堂启发提问不在多,贵在巧,而且只有巧,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斯 陌)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自能学习意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自能学习培养.[关键词]自能学习 预习 提问 作业[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51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只有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技巧,他们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当中,并取得傲人的成绩.但是在现阶
[摘 要]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本着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岗位能力,不断优化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再开发,实现课程建设有效对接职业资格标准。  [关键词]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123 
[摘要]散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的重中之重。想要我们的学生在散文这一块拿到相对满意的分数,应让学生学会关注标题、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掌握鉴赏文章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散文阅读阅读教学散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22  散文阅读在历年的高考中都是重头戏,分值较高(25分)。但散文形散神聚,大
[摘要]为了促进学困生有效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学定教,学为中心”的课改实践中,积极探索了“师徒结对,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关键词]师徒结对小组合作明确责任学习方式[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21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这样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成功的教
健身气功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应有内容和积极力量,但由于部分人缺乏对健身气功文化的正确认知而表现出一些文化自卑现象。文化认同是增强健身气功文化自信的现实任务,坚定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