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特异性抗体与COVID-19患者出院后核酸复阳的关系探讨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淋巴细胞和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探讨其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复阳现象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22日至3月3日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确诊并均治愈出院的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出院隔离期内,核酸复检阳性的7例患者作为复阳组,年龄(36.3±5.8)岁;未复阳康复组62例,年龄(44.4±11.5)岁。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出入院时淋巴细胞的差异;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复阳患者病程不同阶段淋巴细胞的变化;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患者核酸检测最终转阴时的抗体IgM和IgG水平。

结果

患者复阳率为10%(7/69);康复者与复阳者在住院天数、年龄、性别构成比、吸烟/饮酒史、合并感染和基础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康复组出院时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入院时[分别为(1.29±0.33)×109/L和(1.14±0.41)×109/L,t=-2.097, P=0.038];复阳组出院时淋巴细胞与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48±0.51)×109/L和(1.54±0.74)×109/L,t=0.206, P=0.840];复阳组出入院时淋巴细胞均明显高于康复组(t=-2.552, P=0.016;t=-2.023, P=0.048);复阳患者在病程不同阶段(首次核酸检测阳性、连续2次转阴、复阳和再度连续2次转阴)淋巴细胞无显著变化[分别为(1.54±0.74)×109/L、(1.48±0.51)×109/L、(1.64±0.33)×109/L和(1.57±0.31)×109/L,F=0.127,P=0.943]。康复者和复阳者核酸检测最终转阴时的IgM水平[分别为2.65(1.98,3.45)和2.95(1.31,4.51)]和IgG水平[分别为4.61(4.01,5.78)和4.56(2.50,5.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295和-0.319,P均>0.05)。

结论

2019-nCoV感染后淋巴细胞处于正常参考区间内且病程中无显著变化可能与COVID-19恢复期患者复阳现象的发生有关。

其他文献
液体活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或微创的检查方法,可用于分析和检测体液中肿瘤的遗传学信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脊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含量更高,更能反映肿瘤特征。同时,随着分析技术,如数字聚合酶链反应、二代测序技术等的不断推出,基于脑脊液的液体活检有了快速发展。本文聚焦脑脊液ctDNA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应用,着重介绍ctDNA在肿瘤分型诊断、指导肿瘤精准治疗、评估治
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信息化平台构建是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区域医学检验中心高效运营的基础和保障。区域实验室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环节,其建设有助于增强医学检验服务的可及性、实现区域检验资源高效配置、缓解老百姓重复检验和提升区域内检验水平。在确保信息安全管理前提下,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要求和流程设计应遵循互联互通和共享互认原则。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检验科在诊断、治疗、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环节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火神山医院作为疫情暴发期间应急新建的COVID-19确诊病例的定点收治医院,如何快速高效组建并开展检验科常规检验,以及如何创造条件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该文通过分析火神山医院应急检验保障体系的建设经验,为突发疫情下新建传染病医院的应急检验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目的利用室间质量评价(EQA)评估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方法室间质量评价选用经特殊处理的2019-nCoV RNA作为EQA样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灭活临床样本作为阴性样本,分别评价其适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后,将6份样本(第一轮不分组/第二轮分组)经冷链快递发送至参评实验室,要求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并回报检测信息和结果,然后对回报
微阵列蛋白芯片是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识别疾病相关自身抗原的平台,也可以高通量的形式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免疫结合反应。该方法是一种微型化的固相免疫检测方法,在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筛查、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中逐渐得到临床认可。该共识对以平面基质为载体,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的蛋白芯片的临床应用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
目的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08—2016年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O)的耐药基因构成情况及相关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CR-ECO菌株,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类失活法和EDTA碳青霉烯类失活法进行表型确证,并采用llumina HiSeq进行二代测序,分析其耐药基因及相关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果共收集CR-ECO非重复
物流系统是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在其建设和运行管理中涵盖了基本硬件的配置标准、工作流程的设计和优化、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等多个方面。同时,物流系统的有效运行也是区域医学检验中心质量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建设过程中也应形成一套符合区域医学检验中心跨院运行模式特点的质量监管体系。鉴于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物流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尚未形成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标准,本文分别从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物流系统的建
全自动凝血流水线的应用,极大地发展了血栓与止血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本实验室全自动凝血流水线硬件系统由西门子Aptio流水线系统和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组成,软件系统包括流水线数据管理系统、Centralink中间体软件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根据实验室实际工作情况和血栓与止血检测的质量管理要求,实验室对LIS系统、流水线检测程序和纯水供应系统进行了多次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心肌肌钙蛋白的推广和普及过程中,建立参考区间至关重要。然而通过何种恰当的筛选标准选择合适参考人群,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忽视此问题将会导致错误的医疗决策。参考上限取值随检测技术提高而变更。探讨参考人群选择问题在国际尚未达成一致。筛选标准的替代生物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及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的关系。建立心肌肌钙蛋白参考区间还需考量的因素及研究方案。针对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的种族特异性问题,应建立并应用性别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