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培养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der_007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新课程实施不再仅是要求课程形式的转变,而是要渗透学科的核心素养。论文以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社会责任”入手,着重探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社会责任的培养,提出自己观点并加以举例说明。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社会责任
  当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现已成为让我们感到无比骄傲的全球强国。然而时常听到一些负面的新闻:庞大的留守儿童、攀升的离婚率、好人反而被敲诈、旁观者的冷漠、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猝死、国人出境旅游的不文明行为、各种有毒食品的曝光、各种高科技诈骗……层出不穷,这些都是社会责任的缺失造成的。
  高中课程改革在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形成生物学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爱家乡,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识生物科学价值,养成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理解STS之间和关系,参与社会事物的讨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意见稿提出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其中社会责任排第一,可见其重要地位。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四大内容,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得当与能力。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与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此外,高考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均围绕核心素养来进行设计,不再是单纯追求高分和重智轻德,而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及实践能力,课改的意义在于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是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二、 社会责任心的培养方法
  1.学科渗透
  教师充分利用生物学科课程特点——生物学科与社会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充分挖掘教材例子;适当对课程进行渗透与延伸。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与社会责任培养有关素材,不放过任何的相关知识点、实例、图片或时事热点加以渗透。生物学科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任何一个章节都可以挖掘一些素材来利用,教师要做到进行社会责任培养与生物学知识衔接自然。
  以必修一前两章为例,如:第一章第一节问题探讨中的“非典”以及现流行“埃博拉病毒”,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理解STS之间和关系,参与社会事物的讨论;第二节对“水华”“赤潮”发生的原因和“发菜”的过度采挖及现况分析后进行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二章的第二節“蛋白质”中可以引出“大头娃娃”“三聚氰胺”等与蛋白质相关事件进行品德教育;第三节“核酸”中可用DNA指纹技术展示指纹图片,让学生体验当警察根据这个权威的生物高科技来找出真正的犯罪嫌疑人,对学生进行洁身自爱,做个守法的公民,同时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第四节“糖类与脂质”中引入我国青少年肥胖现象及危害分析,进行珍爱生命,健康饮食教育;第五节“水和无机盐”中对淡水资源现况分析,同时进行珍惜用水、从我做起的环保教育。
  2.活动熏陶
  第一,利用教材内容举行辩论赛,如: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辩论赛,克隆动物的伦理性辩论赛等,解决技术与伦理的冲突,让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与伪科学.
  第二,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如:野外实习——参观农村生态工程等、野外动植物考察等,了解目前身边环境现状,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第三,进行与生物相关的社会调查——人类遗传病等,同时在“世界环境日” “植树节”及或“艾滋病”等纪念日,课外举行艾滋病“红丝带”求拥抱行动,并组织学生主动向他人宣传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关爱他人、健康生活和珍爱生命的宣传活动等相关知识。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进行社会责任的培养。
  3.情绪感染
  第一,“亲其师,信其道”,与学生建立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用爱心发掘学生的隐匿心理,激发潜在情绪,深化自我责任心。
  第二,结合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如:“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植物生长素发现实验”等,讲述科学家认识真理的过程,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第三,结合科学家片断事迹的教学,如:“我国合成的人工胰岛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道尔顿发现色盲”。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我国作为六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与,虽只研究了其中1%的工作,但确享受了100%的成果,提高学生爱国热情。
  如:“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被誉为粮食生产上的一次“绿色革命”,面对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曾说:“外国人能做到达到,我们能做到,外国人不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这些成果展现了我国科学家的智慧,及为世界科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激励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四,通过“京都议定书”、全球环境问题、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等,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并提出倡议——“光盘行动”、“低碳生活”。
  “少年强则中国强”,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高中生正是初步养成社会责任的关键阶段,充分利用高中生物课堂进行核心素养之一——社会责任的渗透迫在眉睫。为祖国输送富有责任心的高材生也是教师的责任,只要人人都有责任心,社会才会更加和协,祖国就会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邓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思考与落实《中学生物教学》 2017年13期
  [2]《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化学是学生了解化学、认识化学的启蒙阶段,同时化学还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为了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学好化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手段,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知识内容的载体,还能够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体验中提升其创新思维,强化其创新意识,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化学知识内容,增强其利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丰富,文体形式多样,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古诗词等,情感教育在该学科教学中极具适用性。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课程背景及初中生的语文学习需求,明确情感教育内涵,并将其应用到课程实践中。文章主要分析情感教育重要性及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全面论述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教育教学方法已经
期刊
【摘 要】高中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兼任教师的职务,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接触学生较多,对学生影响最大,因此,教师必须在各方面都应该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本文讲述了高中班主任的沟通作用,高中班主任的榜样作用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调作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集体建设 作用  一、引言  高中班集体是学校的基层单位,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班主任负责全体学生
期刊
【摘 要】以课堂上历史核心素养史料实证为例,探讨如何做好高考中的开放性试题,特别是自拟论题类题目,本文按照课堂教学顺序,清晰地展示了此类题目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关键词】史料实证 论题 论证 结论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换言之,史料实证是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纽带,更是高考能力考查目标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重要体现。现就如
期刊
【摘 要】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是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古诗词鉴赏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难点,如果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促进古诗词鉴赏教学的作用发挥。基于当前高汇总古诗词鉴赏教学水平,我们还是需要继续深化教学研究,因此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对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策略展开分析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古诗词鉴赏 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本校内高中生物课程的良好发展,特推出校本教研这一活动来提高教学水平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校本课程的教研是新时期所新兴的一种具有学校当地特色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会发生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便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问题并结合人教版相关教材内容,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其校本教研实施的问题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 校本教研 高中生物 问题研究  随着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已经普遍应用,不仅为学生枯燥的学习过程创设了更加新奇有趣的环境,更是促进了教学结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文章浅谈了对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融合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融合  在学生的成长中,课堂无疑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传统教学方式单调而枯燥,尤其是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学生们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了,见多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互联网+”新时代为探索背景,研究我国目前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应对策略,旨在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创造出更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从而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成绩,让数学教学更加贴合新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数学教学 现状 策略  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我们国家的教育政策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受到了互联网新技术猛烈的冲击,人们愈发重视“互联网+”思维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复习课一直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对于复习课的态度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教师对于复习课不够重视,直接导致了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复习课的效率和质量展开了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高中物理复习课上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高中物理复习课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高中物理的复习课教学提供一些
期刊
【摘 要】模型构建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理论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构建模型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教学引导的方式来学习了解减数分裂,这种富有主观性与主动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将减数分裂的知识学习上升到理性把握的高度。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与适当铺垫,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