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教学设计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a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过程与方法:
  1.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勇于挑战、缜密推断的态度。
  2.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教学难点]
  能运用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电路。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个四个接线头的盒子(有三组通路)、实验记录单、两节电池(配电池盒)、两个小灯泡(带灯座)、导线几根。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1.(出示一根管子)师:同学们,仔细看老师手中有一根管子,管子的左边穿着一根导线,右边穿着两根导线,右边的两根导线中有一根与左边的导线是连在一起的,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确定右边的哪根导线与左边的导线连接在一起。(生说方法:拉一拉看看;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观察小灯泡的亮灭)
  2.教师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设计意图:通过想办法检测哪两根导线连接在一起的小游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复习电路检测器的使用,引出课题。
  二、问题分析
  (一)检测有一条通路的接线盒
  师:生活中有很多电器元件就像这根管子中的导线一样,从外面很难看出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检测并判断出来。
  1.观察介绍接线盒的构造。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这个物品,它叫接线盒,接线盒又叫暗盒,盒身是用塑料做的,在盒子表面有四个金属做的接线柱。分别标着1、2、3、4四个序号。我们再来看一下盒子的里面,你发现了什么?(两个接线柱之间由导线连在了一起)哪两个?(1号和4号)
  2.根据观察到的连接,推测连接到电路检测器中的情况。
  师:如果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分别接在1号和4号接线柱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接在其他的两个接线柱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3.检验推测,演示。
  师:为了不漏测,不重复测,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检测,先测1-2,1-3,1-4,再测2-3,2-4,最后测3-4。把检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4.投影记录表。看记录表,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学生根据前面的观察、实验进行解释)
  投影图片,教师讲解:因为1、4之间有导线连接,电流能从1流到4,或是从4到1,形成通路。其他接线柱之间没有导线连接,电通不过去,形成断路。(板书:通路,断路)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实际检测”活动,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两点之间有导线连接,就会形成通路。
  (二)检测有两条以上的通路接线盒
  1.师:老师为每个小组也准备了一个有四个接线柱的接线盒,里面也有导线连接。如果我们不打开盒盖,怎样判断这个接线盒里有几根导线连在一起,是怎样连接的?小组讨论一下实验方法。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能把上面的实验方法迁移过来,有顺序地检测,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思维能力。
  2.小组互相补充,完善实验方法。(用电路检测器分别接在任意两个接线柱上,观察小灯泡的亮灭,记录下来)
  师:有顺序地检测是科学家常常采用的方法,保证我们的实验顺利进行。
  3.投影温馨提示。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5.汇报讨论连接方法。(学生汇报,教师在板画上连接)
  6.小组打开接线盒看里面是哪种连接方式。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同样的检测结果,可能有多种连接方法。
  三、串联电路和并聯电路
  1.投影任务:下面请同学们用串联和并联分别点亮两个小灯泡,观察两种连接中小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
  2.实验:汇报。串联灯泡暗,并联灯泡亮。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简单讲解两种电路连接的不同。
  3.如果把两节电池并联、串联起来又会怎样?想不想试一试?比一比哪个小组连接电路连接得快,发现得多。
  4.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电池串联小灯泡亮,并联小灯泡暗一些。教师讲解原因。
  四、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拓展延伸
  1.如果我把串联小灯泡中的一个拿掉,另一个小灯泡会怎么样呢?拿掉并联电路的一个小灯泡,又会怎样呢?
  2.利用两节电池、两个小灯泡、导线数根组成电路,看看哪种连接最实用。
  (作者单位 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范公小学)
其他文献
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学科。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变化日新月异,这对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有效
新药开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型抗生素种类不断增多。随着新型高价抗生素的诞生,其不合理应用现象日益严重,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医源性疾病也日趋增多。因此,引导医务人员合理使
建构和谐校园文化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功在当代
在政治考试大纲中,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做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在试题上,则更侧重能力方面的立意,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变化更证明了这一点。在选择题上,组合型选择题的比重逐年提高,而且由规则型组合题向不规则型组合题转变,2009年的全国卷Ⅱ反映尤为明显。题型的变化不仅拓展了知识考查的覆盖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且能更好地贯彻考纲在能力考查方面的意图。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项新内容,是国家规定的高中必修课程。本校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实践的开展,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一些探索,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实践 探索 网站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况    新课程改革颁布以后,很多学校掀起了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热潮。而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关注信息技术与“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