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1988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打造基于3G的校园网
  我校与商业3G无线移动网络服务商合作,形成了如下解决方案:(1)原来的RFID卡校园e卡通系统功能全部保持。(2)用植入射频天线并具备射频卡功能的3G手机替代原有的RFID卡。(3)规范数据标准,整合数据库,通过WAP技术使之成为网上资源。(4)“学生—手机服务提供商—学校”三方共赢方案,使大部分师生使用3G手机,手机还起着网上私人终端的作用,通过它,师生可以像用电脑一样在任何地点查询和处理校园网上的信息。
  二、校企合作模式及其优缺点
  我们的做法是:企业投资“搭桥梁”,资助学校的硬件建设,向每一届新生免费或低价提供具有射频卡功能的3G手机,为内外网的数据交换与资源共享提供技术服务;学校引导“造流量”,在尊重师生个人选择权利的前提下,宣传推广使用3G手机,扩大新型校园网的应用领域,最终集成大规模的3G手机用户群,为企业汇集用户通话的流量,打开话费收入的市场空间。
  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为:产生于三方需求,有“三赢”基础;实现了管理介质从“RFID卡”到“手机”的平顺过渡;既保持了原有校园网的所有功能,扩展了使用者的地域空间,又衍生出了一些新的服务项目。
  可能发生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有:(1)合作期限的长期性和周期性。(2)企业“垄断性经营意识”的抬头及其消解。(3)国家和行业政策的变动对合作模式合法性的影响。(4)服务商的强势是否会形成学校“被挟迫”的情形。(5)少数师生拒绝使用3G手机的个人选择权的保证。(6)手机不像RFID卡那样印上持有人的照片,为许多现场管理带来不便。除第六个问题外,以上问题基本上都涉及校企双方在不同阶段存在的利益博弈问题,如果没有一种长期机制来保证,将会影响到3G校园网的稳定性。
  (本文根据现场录音及PPT整理)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建立控制体系、制定科学的控制目标和运用多种控制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强化多媒体教学的管理与控制,并取得了成效。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管理 控制力度 成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3-0063-03    多媒体教学管理是一个多环节的封闭系统。控制作为各种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其功能强弱对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多媒
介绍了采用时域正演法对离散系统进行动载荷识别的方法,它是用正分析的方法来求解反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在海洋平台的载荷识别,结果表明只要
基于非线性的均匀腐蚀模型,对渤海地区的抗冰海洋平台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力求充分考虑腐蚀条件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使设计更加合理化,经济化和安全化,同时根据实测数据对渤海JZ20
开发教学研究课题管理系统对于实现高等学校课题研究从申报、审核、立项、中期管理、结题等方面信息化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江西省高校教学研究课题管理的实际需要,
1月12日,经过激烈的现场角逐,历时六个月、百度主办的“情系e乡——大学生乡村信息化创新大赛”总决赛评选结果最终出炉。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百度市场和商务拓展副总裁任旭阳、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兼《中国财富》杂志社执行社长李利及北极光风险投资合伙人邓锋悉数出席决赛现场。据了解,由河南临颍县大学生村官们组成的团队凭借“一村一空间”项目赢得本次大赛的冠军,并获得20万元现金大奖,山东省阳信
摘 要:本文介绍了虚拟专用网(VPN)的原理和特点,对实现虚拟专用网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台Linux网关下的VPN服务器,通过虚拟专用网的隧道技术实现了校外用户正常访问校内资源,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关键词:Linux网关;VPN;隧道技术;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5-0084-03   
学生学历证明和成绩的翻译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基于Web的学生学历证明、成绩自动翻译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为学生提供成绩和证书的英文翻译,大大缩减了办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主要探讨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海底管线缺陷评估的基本概念,建立了全生命周期海底管线缺陷评估的总体框架.全生命周期的海底管线缺陷评估的提出和建立是科学发展的必然.
摘要:笔者对广西13所高职院校校园网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全面深入的分析,得出广西高职院校校园网应用情况调查的各项结果。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 校园网应用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3-0051-03    广西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办学经费来源、学生素质和师资力量等方面有着鲜明的地方特点。针对信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