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情境活动创设,精在渗透内化训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L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基础英语教学中的一条主线。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运用真实课例,通过情境活动的创设和渗透式内化训练,阐述归纳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英语课程标准》;情境活动;归纳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28
  一、引言
  语言学家认为,Without grammar, little can be conveyed. 语法是语言发生作用的框架,没有语法,人们交流思想的公认形式就没有一致性,就无法构成语言。语法能力是掌握语言形式的知识体系,是语言实践能力的前提。
  二、常见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及其优缺点
  1. 归纳法语法教学
  采用归纳法进行语法教学,在学习者就特定结构的使用进行练习之前,让他们先接触一定数量的实例,然后从中概括出该结构的有关规则,归纳的过程即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按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避免单纯抽象的讲解,学习者通过接触具体生动的语言实例,积极参与寻找某些规律,容易理解并记住某些结构以及他们的用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及归纳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大为提高。
  2. 演绎法语法教学
  采用演绎法进行语法教学,先简明扼要地向学习者提出抽象的语法规则,随即举例说明,将抽象的规则运用于具体的语言材料,并以大量类似的练习材料帮助学生独立运用,演绎的过程即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当然,这样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能力。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法的教学应强调“在特定语境中使用”和“表意功能”,提出“体会”“领悟”“理解”“使用”“描述”“比较”等用英语做事情的目标要求。这是对初中语法教学的原则性要求。笔者认为,初中语法教学应以归纳法为主。笔者利用课例,简述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归纳法,创设情境活动、渗透内化训练开展有效的语法教学。
  三、课例
  笔者有幸在荔湾区郭少英教研员的推荐下,承担了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和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组织的穗港视像“一课两讲”活动。本次授课的主题是初中语法教学——Relative Clauses。笔者在市、区教研员曹国玲、郭少英老师及市英语中心组劳晓静、张小燕老师的的指导下,运用归纳法,通过情境活动的创设和渗透式内化训练,帮助学生在充分理解语言意义的基础上归纳语法的表现形式及使用规则,使学生体验、领悟语法结构,并通过进一步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其语法规则内化为语言运用的一种习惯,从而提升英语语法学习的效能。这里,笔者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课例及专家的在磨课过程中所给的意见及建议,为广大受语法教学困惑的一线教师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教学步骤
  Step 1 Greetings and Ss’ observation
  1. Greetings.
  2. Ss read an email from Tina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What does Tina want to know about?
  3.Finish the sentences (help Ss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Relative Clause)
  4. Combine the sentences
  学生活动:①阅读Tina写的邮件,小组竞赛回答笔者给学生设计的3个问题。这3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含有定语从句,从而学生了解定语从句的表意功能;②根据图片及句子,思考、感悟定语从句的结构。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体验。由语篇引入,学生通过阅读篇章及大量与生活相关的例子来感知和体验定语从句的功能及结构。
  Step 2 Ss’ exploration
  Read, discuss and work out the rules
  學生活动:朗读及观察与他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小组讨论关系代词who, which, that的用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总结。笔者所给出的例子全部是围绕学生所熟悉的人(同学、教师)、物(校园场地、设施)、活动(学校六大节日),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
  Step 3 Ss’ cooperation
  Ss work in groups to discuss what to introduce to Tina.
  学生活动:①根据笔者所提供的相关话题,小组活动,讨论向Tina介绍的内容及如何正确使用定语从句,要求组员全员参与,互相帮助;②小组竞赛展示他们讨论的内容,其他小组复述并评价他们的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内化)。语言学习是学生对新的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不断内化的过程。笔者设计与生活相关的交际活动,为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努力做到学用结合。小组活动要求:话题自由选择,但展示小组每位同学在介绍时必须使用到定语从句;没有做展示的小组需认真听并做好笔记,能复述其中的句子相应有加分--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并培养听、说能力。
  Step 4 Self- promotion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完成笔者所给的关于介绍班集体的小短文,并感悟如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定语从句介绍人或物,另外注意要出色完成写作任务需注意:写作的要点信息、语言的规范、文章的组织结构。
  [设计意图]:要内化, 必须有足够的语言输入, 而且必须是从句——篇章层次的任务设计。本课设计是课后完成一篇以介绍为主的作文,这个步骤的设计是为写作搭建脚手架,完成由句到段落,然后到课后的篇章。
  Step 5 Homework
  Write an Email to Tina.
  Content: (Optional topics) Your class/ True Light/ GZ...
  Step 6 Summary and Self-assessment
  学生活动: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印象;自我评价本节课的表现;学习一个含有定语从句的格言:All things are easy that are done willingly. 认识到只要乐意,愿意花时间、心思去做好一件事情,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而且一定会做好。
  四、结束语
  学生学习英语语法应该是主动探索、发现、分析、归纳、反复实践指导构建的心理过程。好的课堂教学的任务应该是语用真实、语境真实、语义真实的语言运用活动。在语法教学上,演绎法、归纳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归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Agor, B.,陈 琳(主编).英语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中阶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 刘道义.启智性英语教学之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5(1).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 51000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教育部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新型教育手段在各科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微视频是一种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而衍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手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微视频教学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优势,然后对微视频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英语;学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
摘要:古典舞《爱莲说》的编创,通过精神和意境对莲花的美进行了更好的诠释,体现了新时期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本文主要以中国古典舞《爱莲说》为例,从音乐、动作语汇等方面分析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爱莲说》;审美特征;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53  中国古典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从中国长时间积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实践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选取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数据库系统》章节内容,以兴趣激发和有效指导为指导理念,做了一次实践探索。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兴趣激发; 教学设计  一、引言  当前,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个困境,很多学生
摘要: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容不得半点纰漏,计算过程哪怕出一点差错,都会导致结果“谬以千里”;同时数学也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只有掌握了基本概念,对基本定理和公式掌握之后才能找到解题的好方法、好对策。小学生刚刚接触数学,正是学习基础数学的阶段,同时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针对数学的这一特点,作为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刻不容缓。  关键词: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能力培養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一直是一线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视域融合理论为指导,以所梳理出的视域融合之问题、评判、循环和反省四大策略为载体,解析了这节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评述了在阅读课中如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并揭示了语言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关键词:视域融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要:初中语文情景化和生活化教学是将语文融入生活实践之中,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本文根据自身教学经验,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应做出的改革,探讨了将初中语文情景化及生活化的途径和相应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景化;生活化  初中语文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学习上,应立足于生活实践,走出课堂,加深学生的感悟能力,化知识为能力。语文教学的情景化及生活化能够唤醒学生的共鸣,形成良好的思维模
摘要:初中音乐课堂当前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对音乐课的热情度不足等,特别是在识谱教学中,由于学生比较陌生,也认为这个知识没用,所以对音乐课提不起兴趣。为了能让音乐课更有效,文章就以有趣的识谱教学作为研究,提升初中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效课堂;识谱教学  走进七年级的新课堂,一双双闪亮的眼睛,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让我热血沸腾。我一声暗号:“一、二、三!”“要坐端!”哇!
摘要: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结合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开发农村生物课程资源为农村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创新开辟新的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  关键词:农村高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生物教学;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101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渗透最广、涉及面最宽的科学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学工作者非常关心的热门话题。,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得枯燥单调,学生学得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主客观因素,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如何改进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中历史;效率;目标  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在努力思考,实践和探索的问题。目前新课程
張碧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