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基础,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应与执政党的地位相匹配。否定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是不利于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而“政治核心作用”的定位,才是正确的定位。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承担着更大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下面就如何发货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谈几点思考。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为了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优势。
党的领导是通过不同层面来实现的,包括中央层面、地方党委层面和基层党组织层面,其基础在基层党组织层面。这三个层面上下贯通,密切相连,缺一不可。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是近代却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发生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凝聚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这种状态,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在凝聚中华民族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凝聚人民的一条基本经验。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严密、坚强,成为我党建设的一个重要特色和优点。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必须保持这一特色和优点,并且还要进一步发展。因为今天的中国尽管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目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多发期,迫切需要保持并发展民族凝聚力。为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基础,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应与执政党的地位相匹配。否定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是不利于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而“政治核心作用”的定位,才是正确的定位。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国有企业是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单位。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是经济组织,但又具有政治属性,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比其他企业更强些。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在国有企业保持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优势,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二、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为了改善党的领导,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强调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绝不是否定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化,人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国有企业党组织全面包揽本企业的工作,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也不符合政党自身的发展规律。
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应当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为此,国有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重要内容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深化企业领导体制改革。深化企业领导体制改革,涉及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关系。唯有把国有企业党组织定位于“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才能正确处理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关系。这样的定位,避免了走极端,既能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又适应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定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改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方面,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中性的,它本身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靠党的领导来推进。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承担着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重大政治责任。
三、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为了发挥中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国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发展很快,但是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劣势不少,优势不多。在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经济环境等方面,我们都处于相对劣势。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这就是党的政治优势。国有企业党组织可以运用执政党基层组织所拥有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工作资源,来促进和保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人力资源角度来考察,党员队伍是有坚定信念和严密组织的先进人力资源。外国企业管理有两个基本层面,即管理层和被管理层。中国国有企业除了这两个层面外,还有渗透于这两个层面的党员队伍,起先锋模范作用并且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共同进步。在各种优势中,人的优势是最重要的优势,中国国有企业所具有的党员队伍优势可能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优势。
企业管理有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之说。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应当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看重柔性管理。企业党建工作的大部分工作,带有柔性管理的色彩,党建工作做得好,将在企业的柔性管理方面发挥优势。
值得指出的是,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作为政治资源,这种资源所体现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国有企业(包括其他所有制的许多企业)独有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硬实力”和“软实力”组成。“软实力”是由职工素质决定的。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对提高党员和职工素质,进而增强企业的“软实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四、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从中国国有企业实际出发作出的正确选择
有人提出,既然搞現代企业制度,中国企业就应当与外国企业接轨。外国企业没有党组织也能搞好,中国企业也可以不要党组织,更不必让其处于“政治核心”地位。还有人提出,企业不设党组织,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看法。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离开中国国情,照搬照抄西方企业的做法。照搬照抄从来就不是思想解放,而是思想僵化的一种表现。大量事实说明,照搬照抄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所谓的降低管理成本,首先要看,这种管理成本有没有支出必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成本支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看到,只要我们把握得好,党建工作成本很低,党建工作所间接产生的效益大大超过所投入的成本。即便从经济角度看,也是名副其实的投入少、产出多的工作。
西方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值得中国企业借鉴。但是,这绝不是说我国的国有企业一切都落后,更不能无视甚至抛弃自身的独特优势。必须认识到,中国的企业管理,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有一个“西方管理中国化”的问题。坚持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走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之路,有可能形成超越西方的更先进的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企业党建工作是实现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党历来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全会的决定和领导的要求不但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是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2010年,局党委在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党组织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努力提高企业的软竞争力”。作为基层党组织,关键是如何把作为“政治资源”的党建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如何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思想指导行动。要落实好这些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尤其是领导干部在思想意识上确立好“党建工作是推动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重要保证”这一思想共识至关重要。
六、准确掌握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是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般来说,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具有突出的经济属性,但是企业又是社会的一部分,又具有政治属性。国有企业必须讲政治,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比其他企业更强、更突出。认清什么是“政治核心”,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前提。
(一)“政治”的内涵。要了解“政治核心”的内涵先要了解“政治”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的本质,就是党和国家及其工作人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对企业而言,就是企业发展与员工群众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国有企业为什么发展的问题;二是政治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内容,就是政治路线问题,对企业而言,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问题,也就是国有企业怎么样发展的问题;三是政治的运作方式,就是权力的运作方式问题,对企业而言就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二)“政治核心”的内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把握:一是“政治”的角度,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发挥政治作用。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国有企业党组织不是在企业中发挥其他作用,而是政治作用。《党章》第三十一条规定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归结起来都是政治工作任务;《党章》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主要任务,也都是政治工作任务。二是“核心”的角度,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不是发挥一般的政治作用,而是发挥政治领导作用。何谓核心作用?核心作用就是领导作用。要坚持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国有企业的政治工作,党组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都要做,但党组织在政治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要发挥领导作用。
七、围绕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做好的主要工作
发挥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做的工作可以概况为一句话,就是“一个目标,三大任务,四个作用,六项职能,十项工作”。具体如下:
“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国有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依靠员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员工,应该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宗旨。
“三大任务”:一是党管思想,通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定企业发展的理想信念,形成企业发展的共同思想,确保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手段是党委中心组学习(核心层)、干部培训(骨干层)、党员教育(关键层)各级培训体系的全员培训(基础层)。二是党管组织,一方面“组织”一词当名词讲,就是各级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组织”一词当动词讲,就是动员推进、带头执行。三是党管干部,主要是党管干部、党管班子、党管人才。
“四个作用”:主导用人、参与决策、带头执行、保证监督。
“六项职能”:立足“服务、监督、支持、参与、管理、领导”的基本职能,即在队伍建设、调动各方积极性、维护和谐稳定方面发挥服务职能;在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方面发挥监督职能;带头执行方面发挥支持职能;在重大决策方面发挥参与职能;在班子建设、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方面发挥管理职能;在思想政治工作、群团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领导职能。
“十项工作”:一是抓好企业的各级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三是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四是不断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五是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六是主抓宣传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七是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工作;八是领导群团工作;九是重视企业内部的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工作;十是不断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八、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概而言之,“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思路和现实途径。按照局党委的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遵循党的建设规律和企业经济工作规律,坚持融入中心、进入管理、重心下移、推动发展的思路,把党建制度的执行、活动的开展和绩效的要求与行政中心同时部署。
(一)融入中心是基础。融入中心就是企业党组织的工作要融入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来开展,具体要求是要融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推动企业科学发展;融入企业的年度工作中心任务,保证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实现。
(二)进入管理是关键。进入管理就是要把企业党组织的大部分工作与企业管理有机融合起来,进入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评价与考核四个基本环节,确实改变企业党组织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的二元结构,摆脱企业党组织工作的“自我循环”,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脱离的“两张皮”问题。
(三)重心下移是方法。重心下移就是要抓基层、打基础、强基固本。对施工企业而言就是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项目管理上,当前的工作重点要放在项目部、架子队的党组织建设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層党组织的作用,抓住项目管理这个基点,现场管理这个基础,提升项目管理水平,通过项目、架子队的党组织建设,通过做好“人”的工作进一步保证把项目管好。
(四)推动发展是目标。推动发展就是推动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促进项目员工的成长成才,最终推动项目与项目员工的共同发展;推动企业阶段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造福员工、造就员工,实现员工的个人理想和抱负,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承担着更大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下面就如何发货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谈几点思考。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为了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优势。
党的领导是通过不同层面来实现的,包括中央层面、地方党委层面和基层党组织层面,其基础在基层党组织层面。这三个层面上下贯通,密切相连,缺一不可。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是近代却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发生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凝聚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这种状态,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在凝聚中华民族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凝聚人民的一条基本经验。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严密、坚强,成为我党建设的一个重要特色和优点。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必须保持这一特色和优点,并且还要进一步发展。因为今天的中国尽管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目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多发期,迫切需要保持并发展民族凝聚力。为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基础,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应与执政党的地位相匹配。否定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是不利于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而“政治核心作用”的定位,才是正确的定位。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国有企业是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单位。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是经济组织,但又具有政治属性,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比其他企业更强些。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在国有企业保持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优势,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二、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为了改善党的领导,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强调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绝不是否定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化,人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国有企业党组织全面包揽本企业的工作,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也不符合政党自身的发展规律。
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应当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为此,国有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重要内容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深化企业领导体制改革。深化企业领导体制改革,涉及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关系。唯有把国有企业党组织定位于“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才能正确处理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关系。这样的定位,避免了走极端,既能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又适应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定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改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方面,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中性的,它本身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靠党的领导来推进。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承担着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重大政治责任。
三、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为了发挥中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国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发展很快,但是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劣势不少,优势不多。在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经济环境等方面,我们都处于相对劣势。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这就是党的政治优势。国有企业党组织可以运用执政党基层组织所拥有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工作资源,来促进和保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人力资源角度来考察,党员队伍是有坚定信念和严密组织的先进人力资源。外国企业管理有两个基本层面,即管理层和被管理层。中国国有企业除了这两个层面外,还有渗透于这两个层面的党员队伍,起先锋模范作用并且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共同进步。在各种优势中,人的优势是最重要的优势,中国国有企业所具有的党员队伍优势可能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优势。
企业管理有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之说。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应当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看重柔性管理。企业党建工作的大部分工作,带有柔性管理的色彩,党建工作做得好,将在企业的柔性管理方面发挥优势。
值得指出的是,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作为政治资源,这种资源所体现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国有企业(包括其他所有制的许多企业)独有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硬实力”和“软实力”组成。“软实力”是由职工素质决定的。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对提高党员和职工素质,进而增强企业的“软实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四、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从中国国有企业实际出发作出的正确选择
有人提出,既然搞現代企业制度,中国企业就应当与外国企业接轨。外国企业没有党组织也能搞好,中国企业也可以不要党组织,更不必让其处于“政治核心”地位。还有人提出,企业不设党组织,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看法。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离开中国国情,照搬照抄西方企业的做法。照搬照抄从来就不是思想解放,而是思想僵化的一种表现。大量事实说明,照搬照抄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所谓的降低管理成本,首先要看,这种管理成本有没有支出必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成本支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看到,只要我们把握得好,党建工作成本很低,党建工作所间接产生的效益大大超过所投入的成本。即便从经济角度看,也是名副其实的投入少、产出多的工作。
西方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值得中国企业借鉴。但是,这绝不是说我国的国有企业一切都落后,更不能无视甚至抛弃自身的独特优势。必须认识到,中国的企业管理,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有一个“西方管理中国化”的问题。坚持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走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之路,有可能形成超越西方的更先进的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企业党建工作是实现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党历来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全会的决定和领导的要求不但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是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2010年,局党委在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党组织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努力提高企业的软竞争力”。作为基层党组织,关键是如何把作为“政治资源”的党建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如何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思想指导行动。要落实好这些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尤其是领导干部在思想意识上确立好“党建工作是推动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重要保证”这一思想共识至关重要。
六、准确掌握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是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般来说,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具有突出的经济属性,但是企业又是社会的一部分,又具有政治属性。国有企业必须讲政治,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比其他企业更强、更突出。认清什么是“政治核心”,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前提。
(一)“政治”的内涵。要了解“政治核心”的内涵先要了解“政治”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的本质,就是党和国家及其工作人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对企业而言,就是企业发展与员工群众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国有企业为什么发展的问题;二是政治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内容,就是政治路线问题,对企业而言,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问题,也就是国有企业怎么样发展的问题;三是政治的运作方式,就是权力的运作方式问题,对企业而言就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二)“政治核心”的内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把握:一是“政治”的角度,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发挥政治作用。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国有企业党组织不是在企业中发挥其他作用,而是政治作用。《党章》第三十一条规定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归结起来都是政治工作任务;《党章》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主要任务,也都是政治工作任务。二是“核心”的角度,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不是发挥一般的政治作用,而是发挥政治领导作用。何谓核心作用?核心作用就是领导作用。要坚持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国有企业的政治工作,党组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都要做,但党组织在政治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要发挥领导作用。
七、围绕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做好的主要工作
发挥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做的工作可以概况为一句话,就是“一个目标,三大任务,四个作用,六项职能,十项工作”。具体如下:
“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国有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依靠员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员工,应该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宗旨。
“三大任务”:一是党管思想,通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定企业发展的理想信念,形成企业发展的共同思想,确保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手段是党委中心组学习(核心层)、干部培训(骨干层)、党员教育(关键层)各级培训体系的全员培训(基础层)。二是党管组织,一方面“组织”一词当名词讲,就是各级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组织”一词当动词讲,就是动员推进、带头执行。三是党管干部,主要是党管干部、党管班子、党管人才。
“四个作用”:主导用人、参与决策、带头执行、保证监督。
“六项职能”:立足“服务、监督、支持、参与、管理、领导”的基本职能,即在队伍建设、调动各方积极性、维护和谐稳定方面发挥服务职能;在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方面发挥监督职能;带头执行方面发挥支持职能;在重大决策方面发挥参与职能;在班子建设、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方面发挥管理职能;在思想政治工作、群团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领导职能。
“十项工作”:一是抓好企业的各级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三是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四是不断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五是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六是主抓宣传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七是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工作;八是领导群团工作;九是重视企业内部的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工作;十是不断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八、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概而言之,“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思路和现实途径。按照局党委的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遵循党的建设规律和企业经济工作规律,坚持融入中心、进入管理、重心下移、推动发展的思路,把党建制度的执行、活动的开展和绩效的要求与行政中心同时部署。
(一)融入中心是基础。融入中心就是企业党组织的工作要融入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来开展,具体要求是要融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推动企业科学发展;融入企业的年度工作中心任务,保证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实现。
(二)进入管理是关键。进入管理就是要把企业党组织的大部分工作与企业管理有机融合起来,进入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评价与考核四个基本环节,确实改变企业党组织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的二元结构,摆脱企业党组织工作的“自我循环”,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脱离的“两张皮”问题。
(三)重心下移是方法。重心下移就是要抓基层、打基础、强基固本。对施工企业而言就是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项目管理上,当前的工作重点要放在项目部、架子队的党组织建设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層党组织的作用,抓住项目管理这个基点,现场管理这个基础,提升项目管理水平,通过项目、架子队的党组织建设,通过做好“人”的工作进一步保证把项目管好。
(四)推动发展是目标。推动发展就是推动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促进项目员工的成长成才,最终推动项目与项目员工的共同发展;推动企业阶段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造福员工、造就员工,实现员工的个人理想和抱负,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