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中心任务,其最有效的教学活动就是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校期间得到足够的实践锻炼,使其在毕业后能迅速胜任工作。结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网络专业的实训目标、实训课程体系设计、实训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实训方案的定位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关键词:网络实训;课程体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98-02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39年的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9年3月升格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从2002年开设计算机专业(专科),到2009年开始招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两个方向)本科生,到现在共招了12届计算机专业学生。一直以来,我院按高职高专模式来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取得良好的成果。200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后,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不断增加,计算机专业专科生不断减少,原有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本科层次的要求,找出适合本科层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网络专业的实训目标、实训课程体系设计、实训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实训方案的定位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一、网络专业的实训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中心任务,其最有效的教学活动就是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校期间得到足够的实践锻炼,使其在毕业后能迅速胜任工作。我院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本院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应该按照这一定位来开展。结合我院的办学定位情况,我们把网络实训目标定为: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适应性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及团队意识、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能在网络(包含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制造企业、网络服务提供企业、网络设备集成企业、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企业中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方面的应用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网络实训是以网络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最终目标,这样能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做网络实训是为了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而做实训。通过网络实训,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计算机操作、指导与维护,网络系统设计、集成与技术支持,网络工程施工、技术测试、监理,网络系统运行和数据库管理员工作,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检测、防范,网站应用系统开发设计,网站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项目管理,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Web应用开发、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应用程序设计开发等工作岗位。
二、实训课程体系设计
网络实训的实现是要靠课程体系来支撑的,因此,在设计网络实训课程时,应以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在广泛了解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和深入分析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基础理论 实践实验 案例分析 综合设计”的设计思路,构建基础课程、应用课程、案例课程和设计课程相结合的网络实训课程体系。
通过基础理论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网络知识的理论内容,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践实验课程让学生对每个理论知识点加深理解和掌握;案例分析课程主要通过网络工程项目将专业技能和企业职业技能进行融合,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应用场景及不同行业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综合设计课程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完成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践实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综合能力测试,使学生对具体问题有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
三、实训教学方法
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
1.网络规划与设计岗位。涉及网络设备选型与采购、网络组网与集成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综合布线技术等知识。
2.网络管理与安全岗位。涉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协议分析与跟踪技术、网络性能评价等知识。
3.网络应用与开发岗位。涉及网络编程技术、Android移动终端开发、数据通信原理、基于C/S的网络应用软件开发、基于Web的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等知识。根据就业岗位需求,我们开设网络工程项目规划综合实训、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综合实训、网络软件项目开发综合实训。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采用案例教学、实境模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具备有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案例教学以计算机行业为背景,紧密联系计算机网络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如要求学生以某一企业网络组建为背景,分析用户需求,进行网络规划设计,并详细写出设计方案。教师进行检查,指导学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组网设计,准确把握网络设计流程。实境模拟是学生根据工作项目进行工作情境模拟。小组成员分别扮演项目开发组组长、开发组成员等角色,要求小组团结合作,将平时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中。同时采用分组讨论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同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网络实训设备方面,将网络技术与数据安全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思科网络实验室、华为网络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开放给学生,使学生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训。
四、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是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训基地可以把学校理论学习与培养实际经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活动、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工程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实训基地,是通过校企合作完成的。因此,在网络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选择与计算机网络密切相关的企业或者岗位作为实训基地,这样学生的实训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网络工程专业的认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通过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使实训设备、实训内容和实训管理模式与企业主流设备、主流技术和企业运作模式接轨,满足学生和企业无缝对接。通过分享实训基地的企业方技术人员的网络构建、综合布线、网络使用、网络管理、系统维护、系统集成、网络安全技术上的工作经验,学生受益非浅。根据我院自身的特点,实施了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网络专业实训教学内容改革,是顺应当今网络的新发展需求。结合目前社会对网络专业岗位,以案例教学、实境模拟、项目驱动教学为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真正找到自己的优势,为自己将来就业充满信心。
我院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就业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2013年首届计算机网络专业本科21名毕生中,从事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有8人;从事网络管理与安全的有6人;从事网络应用与开发的有7人,各自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巩固现有教学成果,探索新的网络实训教学改革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德录.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3(14):122-125.
[2]温志贤.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3,(14):95-98.
[3]刘慧娟.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3,(04).
[4]张蕾,孙润元,刘鸥,荆山.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训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2,(1):79-81.
[5]胡静,赵莹.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2,(20):11-15.
课题项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资助项目(编号:JGYB201214)。
作者简介:谭呈祥(1973-),男(壮族),广西上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
关键词:网络实训;课程体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98-02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39年的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9年3月升格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从2002年开设计算机专业(专科),到2009年开始招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两个方向)本科生,到现在共招了12届计算机专业学生。一直以来,我院按高职高专模式来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取得良好的成果。200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后,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不断增加,计算机专业专科生不断减少,原有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本科层次的要求,找出适合本科层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网络专业的实训目标、实训课程体系设计、实训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实训方案的定位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一、网络专业的实训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中心任务,其最有效的教学活动就是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校期间得到足够的实践锻炼,使其在毕业后能迅速胜任工作。我院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本院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应该按照这一定位来开展。结合我院的办学定位情况,我们把网络实训目标定为: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适应性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及团队意识、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能在网络(包含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制造企业、网络服务提供企业、网络设备集成企业、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企业中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方面的应用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网络实训是以网络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最终目标,这样能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做网络实训是为了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而做实训。通过网络实训,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计算机操作、指导与维护,网络系统设计、集成与技术支持,网络工程施工、技术测试、监理,网络系统运行和数据库管理员工作,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检测、防范,网站应用系统开发设计,网站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项目管理,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Web应用开发、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应用程序设计开发等工作岗位。
二、实训课程体系设计
网络实训的实现是要靠课程体系来支撑的,因此,在设计网络实训课程时,应以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在广泛了解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和深入分析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基础理论 实践实验 案例分析 综合设计”的设计思路,构建基础课程、应用课程、案例课程和设计课程相结合的网络实训课程体系。
通过基础理论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网络知识的理论内容,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践实验课程让学生对每个理论知识点加深理解和掌握;案例分析课程主要通过网络工程项目将专业技能和企业职业技能进行融合,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应用场景及不同行业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综合设计课程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完成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践实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综合能力测试,使学生对具体问题有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
三、实训教学方法
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
1.网络规划与设计岗位。涉及网络设备选型与采购、网络组网与集成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综合布线技术等知识。
2.网络管理与安全岗位。涉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协议分析与跟踪技术、网络性能评价等知识。
3.网络应用与开发岗位。涉及网络编程技术、Android移动终端开发、数据通信原理、基于C/S的网络应用软件开发、基于Web的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等知识。根据就业岗位需求,我们开设网络工程项目规划综合实训、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综合实训、网络软件项目开发综合实训。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采用案例教学、实境模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具备有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案例教学以计算机行业为背景,紧密联系计算机网络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如要求学生以某一企业网络组建为背景,分析用户需求,进行网络规划设计,并详细写出设计方案。教师进行检查,指导学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组网设计,准确把握网络设计流程。实境模拟是学生根据工作项目进行工作情境模拟。小组成员分别扮演项目开发组组长、开发组成员等角色,要求小组团结合作,将平时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中。同时采用分组讨论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同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网络实训设备方面,将网络技术与数据安全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思科网络实验室、华为网络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开放给学生,使学生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训。
四、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是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训基地可以把学校理论学习与培养实际经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活动、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工程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实训基地,是通过校企合作完成的。因此,在网络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选择与计算机网络密切相关的企业或者岗位作为实训基地,这样学生的实训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网络工程专业的认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通过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使实训设备、实训内容和实训管理模式与企业主流设备、主流技术和企业运作模式接轨,满足学生和企业无缝对接。通过分享实训基地的企业方技术人员的网络构建、综合布线、网络使用、网络管理、系统维护、系统集成、网络安全技术上的工作经验,学生受益非浅。根据我院自身的特点,实施了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网络专业实训教学内容改革,是顺应当今网络的新发展需求。结合目前社会对网络专业岗位,以案例教学、实境模拟、项目驱动教学为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真正找到自己的优势,为自己将来就业充满信心。
我院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就业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2013年首届计算机网络专业本科21名毕生中,从事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有8人;从事网络管理与安全的有6人;从事网络应用与开发的有7人,各自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巩固现有教学成果,探索新的网络实训教学改革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德录.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3(14):122-125.
[2]温志贤.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3,(14):95-98.
[3]刘慧娟.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3,(04).
[4]张蕾,孙润元,刘鸥,荆山.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训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2,(1):79-81.
[5]胡静,赵莹.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2,(20):11-15.
课题项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资助项目(编号:JGYB201214)。
作者简介:谭呈祥(1973-),男(壮族),广西上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