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_bao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前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 2014年12月采用前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8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1~60岁,平均34.3岁。尺骨冠突骨折按O’Driscoll分型标准:Ⅰ型骨折14例,Ⅱ型骨折11例,Ⅲ型骨折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0 d,平均3.7 d。观察骨折复位丢失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和Broberg & Morrey评分评定肘关节功能。

结果

28例患者均获随访12~25个月,平均15.1个月。术后1周开始有限制的肘关节屈伸活动。X线片示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0.6周。无神经损伤及骨折再移位发生。最后随访时屈曲(124±15)°(90°~140°),伸直丢失(18±20)°(0°~50°),旋前(65±18)°(40°~85°),旋后(63±16)°(35°~8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肘关节功能根据MEPS:优17例,良8例,一般2例,差1例。根据Broberg & Morrey评分:优16例,良8例,一般3例,差1例。

结论

前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恢复关节的稳定并促进骨折愈合,可早期功能锻炼。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拇指尺侧双重血供的阶梯递进式皮瓣修复拇指Ⅰ、Ⅱ度斜形创面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 2013年10月修复拇指指端Ⅰ、Ⅱ度缺损患者24例,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10~40岁,平均30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8例,机器切割伤6例,锐器切割伤6例,重物砸伤4例。拇指Ⅰ度缺损12例,Ⅱ度缺损12例。均采用双重血供拇指尺侧阶梯递进式皮瓣修复拇指Ⅰ、Ⅱ度斜形创面,皮瓣切取范围为1
目的评价控制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迟发颅内血肿、急性脑膨出、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控制减压(治疗组)和常规手术(对照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相关文献,提取符合入选标准文献中的数据,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12篇文献纳入研究,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730例、908例颅脑损伤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并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内固定术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14例行颈前路ROI-C置入治疗的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22~46岁,平均26.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9例,坠落伤4例,砸伤1例。按照Levine-Edwards分型:Ⅱ型9例,Ⅱa型5例。所有患者入院均行颈
目的探讨枢椎泪滴样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9例枢椎泪滴样骨折患者,分别占同期收治的颈椎损伤患者的3.9%和枢椎骨折患者的11.4%。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21~56岁,平均37.8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跌落伤6例,重物砸伤1例。入院后常规行颈椎X线片、CT及MRI检查,13例接受3~6个月不等的Halo-vest支架外固定治疗,6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足后跟Ⅲ级轮辐伤带蒂皮瓣选择与跟腱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儿童足后跟Ⅲ级轮辐伤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3~12岁,平均5.2岁。均为摩托车致伤。软组织缺损为8.0 cm×4.5 cm~3.5 cm×2.5 cm。跟腱缺损长度为1.5~4.4 cm。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2 h~26 d,平均4.4 d。Ⅰ期重建18例,Ⅱ期重建13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