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峰段的地铁里,人与人之间近乎没有距离。陌生人在同一个空间,做着亲密而沉默的比邻。我们的躯体紧恰相依,这并不阻碍我们的头脑在各自的世界里驰骋。每个人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前进,每个人却并无感觉自己的前进。我们只是低头、垂目、听MP3、读报纸或者眼望前方,目光呆滞。我们用各自的方式做一名专一的乘客,同时,我们呼吸着彼此的体味和口气。 站在拥挤而摇晃的车厢里,一手拽吊环,一手提包。在人头的缝隙里环顾车厢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峰段的地铁里,人与人之间近乎没有距离。陌生人在同一个空间,做着亲密而沉默的比邻。我们的躯体紧恰相依,这并不阻碍我们的头脑在各自的世界里驰骋。每个人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前进,每个人却并无感觉自己的前进。我们只是低头、垂目、听MP3、读报纸或者眼望前方,目光呆滞。我们用各自的方式做一名专一的乘客,同时,我们呼吸着彼此的体味和口气。
站在拥挤而摇晃的车厢里,一手拽吊环,一手提包。在人头的缝隙里环顾车厢壁上的广告,寻找车门边的电视屏幕。那里反复播放的动画从不更换,坐一路便可重复观看十遍以上。如此,亦可抵挡一时的寂寥和烦闷。
然而那天,我没有在电视屏幕的位置上看到重复播放的广告。替代屏幕的,是几行中英文对照的文字。眯缝起眼睛,细细阅读。车厢在摇晃,字迹也在摇晃。内心却悄悄长出了一片青绿的小草。在拥挤的人群中,我感觉到了一种轻盈,一种盎然的绿意,一种鲜丽的活力,一种在疲倦中忽然萌芽的生机。对,就是那几行文字,现在,我把它们照抄如下。
这是英国诗人迈克尔
其他文献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三岁时的一些充满童趣的奇言妙语。其中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只进不出就会装不下去。” 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一些话语穿耳而过。 譬如某一天,无意中听到了一些诽谤和中伤你的话语,就让它穿耳而过。那也许是别人对你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某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误解。你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看出你的
每年的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World Theatre Day),该节日是由国际戏剧协会(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简称ITI)于1961年发起成立,旨在引起全世界人民对戏剧艺术的重视。 中國戏曲是世界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各地文化风俗差异较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2015年原文化部启动了全国剧种团普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陶瓷艺术是中国人的骄傲。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很珍视这种美。传到今天,陶艺已是一门集绘画、书法、雕塑、装饰、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精美绝伦的陶艺作品能更好地启迪同学们去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表现美。南京市竹山中学结合江宁当地历史悠久的制陶文化,编写了适合初中学生的陶艺校本教材,并创建了竹新陶艺社团。 社
儿子吵着要买自行车的时候,我才开始认真地审视他。一直以为小家伙还小,不知不觉,居然长这么高了,出门散步,已经不爱和爸爸走一边,只和妈妈勾肩搭背,拿自己当哥们儿。显然,这个曾被我们抱在怀里、放在车后座上转来转去的孩子,已经不甘隐在大人身后,迫不及待要掌握方向,行自己的路了。 小小少年的那点心事,想想,也可以理解,因为,我们也曾这样急迫过。 酷热的天,趁父亲午休,和弟弟悄悄推车到广场,两个人无师自
2021年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身上穿着的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太空中格外醒目。120公斤重的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执行出舱活动的铠甲。它像一个人形飞船,充上一定的压力后,可保护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抵御外太空的高低温、强辐射等。 那么,这件比黄金还贵重的“飞天战袍”,是由什么做成的?又是怎么做出来的?记者来到航天员中心研发与总装测试部服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地区有个美丽的西班牙语名称“Cerro Ballena”,意思是“鲸鱼陵”。之所以取了这个听起来有些凄美的名字,是因为过去在这里常会发现鲸鱼化石。 2010年,正在附近泛美高速公路紧张施工的建筑工人报告当地的博物馆,说他们挖出了几块巨大的骨头。于是,考古学家们赶到现场继续挖掘,发现是一具庞大的鲸鱼骨骼化石。接着往深里挖,他们居然发现了更多的鲸
名师简介:杨凤辉,中小学高级教师,曾获江苏省泰州市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现任教于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 技法指点 同学们,生活处处皆素材,但如何提鲜写作素材,扮靓文章,则大有讲究。 首先,选材范围要广、真、深。选材既要以“我”为中心,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我”。同学们可以以“我”为圆心,发射无数条半径,书写“我”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自然、社会等的故事,关键是要写出时代气息、文化气息、生
一棵椿树 这棵椿树是女儿出生那年破土而出的。女儿读幼儿园时,椿树已经长到三层楼那么高。每逢春夏季节,椿树就有规律地展开枝桠,撑起一蓬蓬绿叶子,就像一顶大绿伞,正好在我家窗前布下一片阴凉。鸟儿们会成群结队地飞过来歇息乘凉;抑或在枝叶丛中“叽叽喳喳”地鸣唱。女儿更是欢天喜地趴在窗台津津有味地看鸟儿们飞。鸟儿们呢,好像也挺喜欢女儿,常常在树枝上排成行大合唱;唱完大合唱就飞下来,在窗前盘旋飞翔。 椿树
把自己的心情清空,掬一捧皎洁的月光放在心口,任天国带来的那一缕清馨轻柔地流淌在心间,那是一种多么柔美的惬意,是一种多么美妙的陶醉,是一种多么神秘的关怀。 这柔软的月光从古代文人墨客的心里流淌而来,流成了一片洋溢着浓厚的古典韵味的绮丽的诗词。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狂欢,有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有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洒脱,也有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寂
小时候,邻居潘姥姥的嘴很瘪,妈妈让我把刚刚蒸好的蜂糕送去给她吃,她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吃那糕以前,她把糕上的红枣都抠下来,让我很吃惊。后来听妈妈说,如果潘姥姥有钱安上假牙,她就可以像我一样享受红枣的美味了。那时我就默默许愿:等我长大赚了钱,一定给潘姥姥装上满口假牙。但是不久我们就搬走了,几年以后传来潘姥姥去世的消息,妈妈叹息时,我在一旁呆想:她怎么也不等等我,就死了呢? 少年时代,我常常为他人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