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考核是指对在高职院校中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必修、限选、任选课程)的综合考核。基于高职通识课程性质和高职学生特点探讨标准化考核、多样化考核、多元化考核、全程化考核、科学化考核、题库化考核、差异化考核等考核评价策略,培养具有通识眼光、博雅精神、开阔视野、优美情感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通识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考核策略
一、标准化考核
标准化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为使课程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高职各门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规定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和基本要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明确课程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内容。教学管理部门对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每门课程都要研制具体的考核方案,结合课程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精心制定含有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核试题卷,达到既能真正掌握学生所学知识程度,又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各任课教师要结合具体课程学习任务和能力要求的特点,明确规定学生获得优秀、良好、合格、不及格四个等级的具体标准内涵,在课程的第一次课上告知学生,便于学生自我评估时作为参考。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考核还应当力求全面、真实、具体和有效。例如,在应用文写作课每一个学习领域,如阅读赏析、实用写作、艺术审美、沟通与表达等,都要有专门考核。在读书汇报中,除要考核读书心得的质量外,还要考核语言表达水平、礼仪仪表情况。在调查报告的考核中,除考核调查报告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外,还要考核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情况。
二、多样化考核
多样化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评价,获得对评价对象趋于全面的认识。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应通过多样化考核形式真实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单元考核、综合考核和职业素养考核等。根据课程性质不同,通识课的考核除采用闭卷笔试外,鼓励采取“开卷考试、闭卷和开卷考试相结合、口试或写小论文、学生民主评议成绩、课堂和课外结合评定成绩”。此外,也可通过制作作品、艺术竞赛、辩论、演讲、现场操作、大作业、设计等方式或几种方式综合运用进行考核。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相关比赛获奖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代替部分考核。例如,计算机基础课程就可采用平时考核、项目作业考核、自主学习考核、阶段性考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三、多元化考核
多元化是指组织内群体和个体间的一切差异都应被认可和受到尊重。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考核主体多元化就是让任课教师、学习小组、学生自评等多元主体综合考核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如原学校课程考核评价的校内任课教师单一主体模式,可以进一步演化为社会、行业、企业资源引入课程考核评价,在试题设计、考核标准制定、考核场所选定、考核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上,着力探索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为此,高职院应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与自身发展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学校评价机构对通识教育质量的评价等。充分依靠这些评价主体的力量,尤其是学生的力量共同激发学生学习。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就是采用主体多元化的考核,实践主题小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活动单位评价、个人评价、小组总结多元结合。
四、全程化考核
全程化考核是指考核贯穿于学习或学期的全过程,从课堂学习的第一天直至期末考试结束后的时间内,以学习项目为单位,对学生进行项目式、阶段性考核。课堂参与程度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作业完成质量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实践教学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平时考核的管理力度,教学部门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引入形成性评价理念,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核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和过程化。结合课程特点,合理确定学习态度考核、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比例,包括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注重考察学生的参与态度、学习态度、解决问题能力。切实做到考核经常化,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平时考核的过程变成提高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过程,使学生做到平时学习有压力、有紧迫感、有成就感。
五、科学化考核
科学化就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考核内容的选取要围绕课程和大纲规定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考核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科学化考核要力求减少验证性、记忆性、单纯知识性的考试内容,侧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创新和综合素质。例如,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的规定所开设的《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等8门公共艺术课程,这类课程就要整体考虑增加对学生艺术素质和艺术情操等综合素质的考核。
六、题库化考核
题库化是指各具体课程考试所用试题的总体。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题库建设必须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出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培养目标,明确题库中应包含哪些题型、覆盖哪些知识点。试题库中的每道试题除了本身的内容及答案外,还要具有与试题相关的一些属性编码,如试题编号、难度系数、所属章节及知识点、试题区分度等。试题库建设可遵循如下原则:一是足够题量。试题库的总体能够覆盖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具备从不同角度考查的试题,题库的题量必须足够大;二是确保质量。试题科学合理,用语准确,备有答案和评分标准。同时,要求试题库能够动态维护。因为学科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学科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修改、增添试题;三是科学组卷。科学地组配试卷,要使每份试卷的题量、覆盖面、难易度、区分度、信度、效度、题型比例等符合课程大纲要求。
七、差异化考核
差异化就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和选择。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在考核中也应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实际,特别是以90后为主体的高职学生个体差异大的客观事实,教学部门要通过标准化考核与分层次考核相结合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考核项目。如公共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部分,学生可以对实践主题进行自主选择,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完成,这也给了学生弹性化、人性化的能力发展空间。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研究各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因素、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制定差异教学的目标,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良好的个性、获得成功体验。
本文为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课题“高职院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SJG358)、2013年南京化院人文社科教研课题“高职通识课程的建设与研究”(课题编号:NJCC2013ZD15)、2013年南京化院“科研北斗计划”创新团队培育工程项目“高职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号:NJCC/2013/BD-SRT/06)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高职教育通识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考核策略
一、标准化考核
标准化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为使课程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高职各门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规定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和基本要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明确课程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内容。教学管理部门对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每门课程都要研制具体的考核方案,结合课程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精心制定含有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核试题卷,达到既能真正掌握学生所学知识程度,又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各任课教师要结合具体课程学习任务和能力要求的特点,明确规定学生获得优秀、良好、合格、不及格四个等级的具体标准内涵,在课程的第一次课上告知学生,便于学生自我评估时作为参考。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考核还应当力求全面、真实、具体和有效。例如,在应用文写作课每一个学习领域,如阅读赏析、实用写作、艺术审美、沟通与表达等,都要有专门考核。在读书汇报中,除要考核读书心得的质量外,还要考核语言表达水平、礼仪仪表情况。在调查报告的考核中,除考核调查报告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外,还要考核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情况。
二、多样化考核
多样化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评价,获得对评价对象趋于全面的认识。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应通过多样化考核形式真实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单元考核、综合考核和职业素养考核等。根据课程性质不同,通识课的考核除采用闭卷笔试外,鼓励采取“开卷考试、闭卷和开卷考试相结合、口试或写小论文、学生民主评议成绩、课堂和课外结合评定成绩”。此外,也可通过制作作品、艺术竞赛、辩论、演讲、现场操作、大作业、设计等方式或几种方式综合运用进行考核。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相关比赛获奖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代替部分考核。例如,计算机基础课程就可采用平时考核、项目作业考核、自主学习考核、阶段性考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三、多元化考核
多元化是指组织内群体和个体间的一切差异都应被认可和受到尊重。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考核主体多元化就是让任课教师、学习小组、学生自评等多元主体综合考核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如原学校课程考核评价的校内任课教师单一主体模式,可以进一步演化为社会、行业、企业资源引入课程考核评价,在试题设计、考核标准制定、考核场所选定、考核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上,着力探索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为此,高职院应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与自身发展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学校评价机构对通识教育质量的评价等。充分依靠这些评价主体的力量,尤其是学生的力量共同激发学生学习。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就是采用主体多元化的考核,实践主题小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活动单位评价、个人评价、小组总结多元结合。
四、全程化考核
全程化考核是指考核贯穿于学习或学期的全过程,从课堂学习的第一天直至期末考试结束后的时间内,以学习项目为单位,对学生进行项目式、阶段性考核。课堂参与程度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作业完成质量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实践教学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平时考核的管理力度,教学部门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引入形成性评价理念,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核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和过程化。结合课程特点,合理确定学习态度考核、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比例,包括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注重考察学生的参与态度、学习态度、解决问题能力。切实做到考核经常化,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平时考核的过程变成提高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过程,使学生做到平时学习有压力、有紧迫感、有成就感。
五、科学化考核
科学化就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考核内容的选取要围绕课程和大纲规定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考核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科学化考核要力求减少验证性、记忆性、单纯知识性的考试内容,侧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创新和综合素质。例如,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的规定所开设的《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等8门公共艺术课程,这类课程就要整体考虑增加对学生艺术素质和艺术情操等综合素质的考核。
六、题库化考核
题库化是指各具体课程考试所用试题的总体。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题库建设必须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出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培养目标,明确题库中应包含哪些题型、覆盖哪些知识点。试题库中的每道试题除了本身的内容及答案外,还要具有与试题相关的一些属性编码,如试题编号、难度系数、所属章节及知识点、试题区分度等。试题库建设可遵循如下原则:一是足够题量。试题库的总体能够覆盖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具备从不同角度考查的试题,题库的题量必须足够大;二是确保质量。试题科学合理,用语准确,备有答案和评分标准。同时,要求试题库能够动态维护。因为学科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学科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修改、增添试题;三是科学组卷。科学地组配试卷,要使每份试卷的题量、覆盖面、难易度、区分度、信度、效度、题型比例等符合课程大纲要求。
七、差异化考核
差异化就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和选择。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在考核中也应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实际,特别是以90后为主体的高职学生个体差异大的客观事实,教学部门要通过标准化考核与分层次考核相结合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考核项目。如公共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部分,学生可以对实践主题进行自主选择,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完成,这也给了学生弹性化、人性化的能力发展空间。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研究各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因素、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制定差异教学的目标,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良好的个性、获得成功体验。
本文为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课题“高职院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SJG358)、2013年南京化院人文社科教研课题“高职通识课程的建设与研究”(课题编号:NJCC2013ZD15)、2013年南京化院“科研北斗计划”创新团队培育工程项目“高职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号:NJCC/2013/BD-SRT/0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