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长等于保泡沫 ,L型经济不算糟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德、日、韩等国都曾经或正处在L型经济走势中。事实证明,天塌不下来。
  权威人士一句中国经济可能出现L型走势的话,激发了一阵焦虑。好像中国经济要出问题了,大家都在担心以后如果增长不了,是不是要出乱子。其实L型经济很普遍,几乎每个很牛的国家,都出现过L型的走势,而且事实证明L型并没什么不好。
  比如美国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处于高增长期,1985年GDP增长率达到11%,然后一下就降到了5%左右,再也没起来过。但这并不影响美国的霸主地位,也没影响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在1985年的时候,美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8 000美元,而在L型的这30年里,美国人均GDP是几乎以45度角上升,只有2008年遇到了一点麻烦,但很快就恢复了。
  最重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市场也是“慢牛”,道琼斯指数涨了13倍,差不多年化平均收益是9%左右。所以美国人不好的只是一个数字,而其他都好得很。现如今美国一个家庭只有一个人工作,也就是差不多年收入10万美元,就能养活4~5口人,可以有独栋的房子,几辆汽车,吃着干净的食物,呼吸着新鲜空气。如果不幸都失业了,去领救济金也能过活。
  美国并不是个案。德国二战后迅速从废墟上崛起,年增长超过6%。到了1965年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之后经济增长下了一个台阶,只有3%~4%,到了80年代,又下了一个台阶,但德国经济基本稳定。80年代后更是重返大国行列,国民收入很高,房价很低。老百姓有钱花,制造的东西又好又便宜,关键是股市也涨了好几倍。
  还有韩国。1960-1996年韩国一直在高增长,但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一开始韩国决定强刺激,加杠杆,保卫经济增长,保卫房价泡沫。但最后发现上涨的只有无风险利率,最高达到了14%,股市债市双双大跌。1997年之后,随着人民财富的大幅缩水,韩国认命了,允许经济大幅下滑,只有5%不到,也眼看房价下跌。韩国人彻底没钱了,也是在这个时候,北京望京出现了很多韩国留学生,很多人甚至没有同期的中国人有钱。2000年以后,韩国才重新振兴制造业,逐渐缓了过来。
  日本在1974年石油危机之后遭遇经济下滑,然后也是保增长,保泡沫。结果泡沫一炸,立马陷入萧条,居民生活每况愈下。好在日本的家底比较厚,泡沫一炸也还剩了不少。
  所以,L型经济没什么不好,经济不可能永远在天上飘着,总有落地的时候。美国和德国之所以能够平稳落地,是因为人家认命,知道产业经济才是经济命脉的核心。所以人家越来越富,国民生活越来越好。而韩国,也是制造业起家,但干着干着就炒房炒股去了。在经济减速之前,资产泡沫已经膨胀,这时候还要抗争,名义上是保增长,实际上是在保泡沫,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最后的结果无疑是百业凋零,人民财富大幅缩水。
  我们要学谁呢?我们现在的人均GDP不如80年代末的韩国,不如70年代末的日本和美国,底子这么薄,但我们泡沫一点也不小。北上深的楼市泡沫几乎达到了当时日本的水平,远超韩国,而我们的制造业跟德国和日本甚至韩国的水平相差甚远。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条件去着陆,我们真的禁得住折腾吗?
其他文献
在广告圈儿的一场盛典上,吴利作为业界新锐,坐在很靠前的位置。他无意中看见自己曾经的老板,也是带他入行的那个人,坐在最后一排,明显是临时赶来随时要走的样子。那家公司曾一度是杭州的业界良心——直到吴利自立门户,把老东家的市场一抢而空。  那以后,两人同一个城市,却再没有见面。  吴利酝酿好情绪,再回头,看见椅子空着,人已经走了……我的神  吴利说自己年轻时混江湖,有两个武器:羞涩的长发和“蠢洁”的神情
期刊
在商业交流活动中,很多人都以创业者自居。其实并不是所有在创业的人,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者”,相当一部分创业者实际上是“创业爱好者”。  “创业爱好者”不会像“创业者”那样,将创业当做一份事业去拼搏,更多是将其当成一种爱好。出发点不同,在创业过程中,两者对具体问题的关注点也会不同。  1.创业第一步想到什么  创业爱好者风口、投资。  创业者用户、需求。  2.初创期对员工的要求  创业爱好者尽量
期刊
“买家居,到宜家。”——很多用户在提到家居用品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宜家。  然而,在美国市场,一家成立比宜家晚半个世纪的家居电商网站Wayfair,让用户购买家居用品有了新选项,其体验和口碑都在赶超宜家。就连在宜家起家的欧洲市场,Wayfair也在发起挑战。  一个是新兴电商,一个是终端店遍布全球的家居零售霸主,Wayfair是否自不量力?  2015年宜家美国市场营收增长约为6%,而Wayfa
期刊
进入2016年,生鲜电商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青年菜君崩盘,爱鲜蜂大规模裁员,美味七七、果食帮关门……哀鸿遍野的背后人们似乎看到了资本渐行渐远的背影。这本就是个需要依靠资本输血的行业,资本的“跳票”,让外界纷纷哀叹生鲜电商的风口正在成为刀口。  而另一边,今年上半年先是易果生鲜宣布完成C轮融资,随后天天果园宣布获得1亿美元最新融资,接着每日优鲜宣布获得2亿元B+轮融资。本来生活也于今年5月初完成
期刊
十几年前我考研的时候,一本《西方文艺理论》的教材我整整啃了三遍才完全弄明白。因为我的本科院校不开这门课,我身边甚至找不到一个老师可以请教,而十几年前的互联网远远没有今天发达。  而现在,如果我用了所有的工具仍然不能解决我的问题,而我又需要请教别人,我宁愿选择一对一付费的经验咨询—  你不会感觉到惘然无助,鼠标点几下就能筛选到你想找的领域的人。你甚至可以结合他的自我介绍和评价去选择更适合你需求的专家
期刊
一个小白领从7-Eleven买了一份12元的盒饭后,再花20元买一瓶NFC果汁搭配营养,可能吗?  如果是5年前,显然不能,“NFC是什么鬼”?  当老牌果汁汇源推出NFC品牌“鲜榨坊”时,“零度果坊”创始人孙隽知道:鲜榨果汁的风口真来了。  NFC是英文“Not From Concentrate”的简称,中文意为“非浓缩复原”,即非浓缩还原100%果汁,纯鲜榨、零添加。  随着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
期刊
最传统的、关乎人精神与灵魂的服务是如何与时俱进、互联网化的?  重庆华岩寺:佛缘在线修  是什么:国内首款佛教慈善App“掌中华岩”,在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大和尚的倡导下推出。  通过App的方式,让佛友通过手机随时修行、学佛,可以参悟台湾星云大师、龙泉寺学诚法师、华岩寺道坚法师等佛教高僧的开示,也可与国内外的佛友交流;在每日修行、学佛的同时,随时参与华岩寺的助学、护老、放生、赈灾等慈善活动,是一个
期刊
当贾斯汀·比伯还总是以“熊孩子”的形象在媒体上出现的时候,一个33岁的狂热歌迷花费所有的积蓄,把自己整成了比伯的样子。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毕竟要换一张脸难度系数太高,所以大部分人只能选择用一些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偶像的喜爱,同款就是一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如今红火的偶像文化衍生出的一种品类繁杂的副产品。它的魅力在于,既有偶像的成功经验背书,同时又可以在自己身上加持明星光
期刊
厦门的台风就要来了。  之前的四个月,一天比一天热,房价也随着气温节节攀高。突如其来,我遇到了厦门史上最狂暴的2016年涨价潮。  假如极短时间,你新买且尚未过户的房子,价格每平方米飙涨一万元,你会遭遇什么、面对什么?我奋力一搏,试图保护我的资产不被这股狂潮吞噬。但我的“对手”也不过是另外一个普通的家庭,而他们所做的也不过是与我相同的事。  这场博弈,没有对错,也无关是非。20天涨了30万元  2
期刊
企业级市场的弄潮儿所对抗的都不是技术、产品或者是管理,而是这个由人情所构筑起来的关系型社会。  某公司的销售大拿自打用上了某移动办公App,苦逼的日子就来了。不仅要用手机上传他原本不愿上报的各类客户信息,还要在拜访用户的时候实时拍照证明自己确实在外出时拜访了某个用户。被销售们恨透了的此款软件,却是老板的最爱。有了这一神器在手,公司不但不再担心销售携客户跳槽,还解决了销售人员的管理问题。  最近这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