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话语体系的四点注意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w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要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应紧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理解创建。宏观即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话语理论体系;中观指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结构发展理论;微观则是指具体社会(特别是热点与焦点)等问题的话语体系。
  二要以尊重话语形成规则的方式建构话语体系。话语体系的形成既需要科学理论指导,更需要不断深入社会实际的精神与务实的工作作风。鲜活的话语往往形成于社会生活之中。历史唯物主义对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有重要指导作用,它能比较对应地指导包括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观、微观话语,特别是微观话语涉及的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甚至比较棘手的问题。微观话语分析是中观话语甚至是宏观话语形成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有效利用并合理布局微观话语的中观与宏观话语,才是有效率与有生命力的话语。科学中观话语建构只有在正确处理它与宏观、微观话语关系后,才可能真正做到。中观话语建构必须以宏观话语为指导、微观话语为依托,才能做深、做实。
  三要将建构与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可以从推行我们的真理意志入手,把我们对科学理论建设的理解和话语内容建构的思路推广于整个社会(包括国际社会),通过话语形成规则、方法和策略的推行,在传播特定真理的同时让更多话语内容按这些方式得以产生和演绎,在坚持以建构和引导为主的同时,配以一定的规矩与纪律也是十分必要的。规矩与纪律的制定应重点表现在对言语规则的强化、言语环境的净化与言语主体权利的限定上。强调争鸣、对话与批评是十分重要的。
  四要将社会实践与话语实践有机统一起来。事实胜于雄辩是对社会实践与话语实践关系的最好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影响力更取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影响力。若经济发展不到位,综合国力没有明显提升,即使话语体系再完善、建构能力再强,它也不可能产生巨大影响。这就是说,处理好社会实践与话语实践的关系问题,要求我们既要练好“内功”,又要练好“外功”。还需要建立开放机制与开放式研究方法,以此应对随时而来的新陈述与新事物。
  (摘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6期。原题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方法》)
其他文献
我国是养殖大国,全国奶牛的存栏量超过2000万头,总产奶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单只奶牛产奶量却排不上名次.究其原因,除了饲养管理技术和选种等因素外,各种疾病也严重影响着
以“抑赫依、活气血、通经止痛,结合患者体质随症施治”的原则,应用血调丸、温经丸、石榴—9味丸等蒙药治疗痛经55例。结果,痊愈48例(87.3%)、好转5例(9.1%)、无效2例(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