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的三次转向——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u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马克思的"主体性"对于把握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有着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生成受到黑格尔的理性主体与费尔巴哈的感性实践主体的双重影响。黑格尔主体性思想的理论依据是理性形而上学:主体的根基是绝对。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主体的抽象性,把主体的基础立足为现实的、感性的实践。马克思批判费氏实践只是一种无对象的感性直观,并且综合二者的优缺点,提出主体是现实的具体的主体,是理性与实践的统一。然而,现实社会中的主体却受到理性形而上学与资本的控制而丧失了现实的具体性,这是马克思进行现代性批判的根本任务和旨趣。
其他文献
青年诗人冬婴的《低处的风声》以诗歌体式,含蓄、凝练的语言,思接千栽的想象,淡雅、清新的形式,鲜活、灵动的形象,表达睿智、深刻的思想,构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与人生、哲学和美学
寰枢椎位于颅颈交界区,该部位的创伤、炎症、肿瘤等常引起寰枢椎脱位,压迫脑干和延髓等高级神经中枢,导致瘫痪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由于该区域位置深在,解剖复杂,因此手术治
目的:研究祛湿活络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检查当归、羌活、牛膝;用HPLC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该药每片含阿魏酸不得低于0.03mg.结论:该定量方法快速灵敏,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