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70年成就辉煌 特教人践行初心和使命

来源 :天津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h99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殊教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乃至整个文明程度的天然尺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殊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从救济、慈善的社会福利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数量逐年增加,而且残疾人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多种形式的中等职业和高等职业教育,还有残疾人的康复训练等也都得到很大的发展。这些都保障了残疾儿童、青少年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一、特殊教育的巨变与政策保障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仅有42所视力障碍和听力障碍学校,其中视力障碍学校10所,聋人学校23所,盲哑学校9所;在校生共有2380人;教職工360人;公立学校仅8所,谈不上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为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的受教育权,党和国家从建国初期就非常关注残疾人教育。1951年,周恩来总理签发《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聋哑、瞽目等特种学校,对有生理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年,施以教育。”
   1955年《盲童学校教学计划(草案)》公布。
   1962年《全日制盲童学校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公布。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四部宪法,其中第四十五条指出:国家和社会需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与教育。这是党和国家第一次在国家宪法中对有身心障碍的公民教育、生活和劳动问题所作出的明确规定。
   1985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党中央指导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份重要文件。其第二部分指出: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以及盲、聋、哑、残和智力低下儿童的特殊教育。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其第九条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智力低下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促进特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实施,该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从法律上进一步保障我国残疾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2006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其中第十九条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将特殊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大局之中,把特殊教育作为八大教育发展任务之一,为我国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关怀和支持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支持特殊教育”,进一步表明了党和国家要办好特殊教育的决心。这既是人性的关怀,更是让整个社会弱势群体分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实践。
   2014年,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公布,要求研究制定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健全适合残疾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体系,制定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2017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经国务院通过,规定: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应当保障义务教育,着重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残疾人教育应当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还对我国特殊教育体制进行了重新设计:一是在每个学段上,都按照“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的原则;二是对于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学生,规定可以选择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对于重度残疾和多重残疾的学生,规定以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方式施教。
   2016年,教育部公布盲、聋、智障三类特教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这是第一次专门为残疾学生制定的学习标准,对于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正在实行中,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显著扩大。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质量整体提高。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截至2018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到2152所。全国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在校生66.59万人。其中,附设特教班在校生3316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的0.50%;随班就读在校生32.91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的49.41%;送教上门在校生11.64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的17.48%。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职教师5.87万人。
  二、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的发展变化
  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始建于1958年10月20日,原址在天津市红桥区双忠庙大街34号。建校之初有7名教职工,两个教学班,28名学生,校舍是一座解放前建造的当铺,学校只有小学部,学制五年。1973年学校正式开设中学部,学制2年。
  1974年学校迁至红桥区勤俭道38号。占地面积7828平方米,建筑面积2710平方米。学校设有电子琴教室、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电化教室、教具室等现代化教学专用房间。1982年开办按摩职业教育班。
  2002年学校迁至河西区解放南路444号。占地面积21005平方米,建筑面积11080平方米。建有综合楼、教学楼、文体活动中心、宿舍楼、多功能馆、食堂和200米环形橡胶跑道运动场等基础设施。
  学校是面向全市的视力残疾儿童、青少年实施学前培训、九年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寄宿制学校。目前有学生115人(其中寄宿学生60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有9个教学班86人,职业高中教育学段有3个教学班29人。另有接受学前培训学生3人。教职工54人,其中教师46人。
  学校曾获天津市师德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被教育部等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三、做“四有”好老师,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办好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做老师就要执著于教书育人。作为特殊教育战线的干部、教师,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始终保持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奋斗。要做到:
   1.以学为基,学贵有恒。
   不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等,通过学习不断进步,做到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增添正能量。
   2.以爱予爱,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教育者是平凡的,但教育事业是伟大的。教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报效祖国的引路人。
   3.五育并举,践行初心和使命。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初心和使命,要用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恒心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要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要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奉献国家的情怀。
  特殊教育人的梦想是让每个特殊儿童、青少年都能得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以便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人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用人才。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和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而体育与健康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也就是说,体育与健康课程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党胜利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新课标中指出“英语学科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促进初中生个性全面发展……初中英语课程在教学目标、过程、评价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都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其先天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在性格、爱好、学习水平乃至智力上都存在差异。如果让所有的学生都按照同样的进度掌握知识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这就需要教师
摘 要: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是一个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智能变电站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是衔接发、输、变、配、用和调度六大环节的重要环节。智能变电站对比常规变电站具有很多无法比拟的优点,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必将代替常规变电站。为了体现国家电网“两型一化”的建设目标,推进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进程,優化智能变电站的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坚强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优点;
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生物学既不像数理化那样具有十分鲜明的理科特点,又不像政史地和语文那般有着很强的人文色彩,所以生物学是在性质特点上比较中庸的一门科目。然而,高中生物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也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它对于学生掌握生物知识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不能只是简单地掌握生物知识,还要培养锻炼自己的理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集体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属于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通过合作学习以及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21世纪处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合作成为学生生存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此形势下,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他人正确合作,才能成为时代发展的主人。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研究探讨高中物理合作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应用思维导图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ooxygenase-1,HO-1)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排斥模型后分为3组:对照组(A组),ZnPP组(B组)和CoPP组(C组)。3组分别于3
一、阐述在核心素养内涵及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其有关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素养就是将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解决方法以及数学思维转化為自身素质和自我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懂得如何运用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解决方法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主要是以
乳铁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糖蛋白。介绍了乳铁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报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及前景进行了归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