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酸治疗肝细胞癌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来源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UIZH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灵芝酸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Pubchem数据库获取灵芝酸成分的SDF结构,导入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其作用靶点进行预测;与OMIM、Drugbank、Genecards数据库获得HCC疾病作用靶点相映射,得到灵芝酸与HCC的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灵芝酸类-HCC-共同靶点”网络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核心成分以及核心靶点的分析,使用R3.6.0软件以P<0.05,q<0.05对关键靶基因进行GO与KEGG功能富集分析。通过CCK-8和WB法研究灵芝酸对HCC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结果:获得灵芝酸-HCC共同靶点66个;Ganoderic acid A、C2、DM、F、D这五种灵芝酸是治疗HCC的主要活性成分;拓扑分析提示灵芝酸最可能作用于AKT1、SRC、ALB、MAPK3、MAPK1、STAT3、CASP3、JUN等靶点,参与多个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及分子功能,通过抑制增殖以及诱导凋亡、抑制相关病毒基因表达以及激活TNF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HCC的作用。分子对接表明Ganoderic acid C2可以与AKT结合。实验证明灵芝酸通过降低AKT1蛋白的表达抑制HCC细胞的增殖。结论:灵芝酸具有多通路、多靶点抗HCC的作用,可以为治疗HCC提供新方向。
其他文献
文章利用《乌梁素海碳汇及其影响因素测定方法研究》项目测定的相关成果,对乌梁素海未来低碳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提出解决方案,为乌梁素海“十四五”及今后的生态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生态治理新思路。
期刊
文章通过历史资料、遥感影像,分析了乌梁素海自形成后湖泊水面面积、水位、容积受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结合现状排灌系统和水资源,探索了乌梁素海现状规模及成因,从生态系统功能角度阐述了其主要定位。乌梁素海是阻止沙漠东侵的天然生态屏障,对维持黄河中上游及西北地区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中部候鸟迁徙线路北起南飞的重要咽喉。
期刊
<正> 我科1979年至1982年应用螃蟹粉(三疣梭子蟹)外敷治疗严重的关节扭、挫伤3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30例中除1名女性外,余均为男性,年龄最大40岁,最小19岁,平均22.7岁。 2.受伤部位:踝关节18例,腕指关节7例,膝关节6例,均为关节软组织较严重扭、挫伤。 3.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伤部剧痛、肿胀。部分有皮下瘀血、压痛明显,功能障碍。全部
期刊
<正> 眼球钝锉伤是较常见的眼外伤之一。文献报道占眼外伤的22.27%。我院对26例眼球钝挫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收到良好效果。治疗方法: 一、中草药治疗、(1)早期选用行气活血,化瘀生新法治疗。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之方连服20付。夏秋季煎药不便者,使用中华跌打丸。(2)晚期以补气血,补肝、肾明目为主。服用驻景丸加减方:楮实子,菟丝子,枸杞,车前子,寒水石,五昧子,生三七,紫河车,木瓜,丹参,
期刊
文章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地取样测定乌梁素海的碳汇量,并对其测试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选得出了2种适合乌梁素海碳汇研究的实测技术方法,为今后乌梁素海碳汇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测定的方法。
期刊
乌梁素海流域位于黄河“几”字湾顶端,是黄河的“自然之肾”,其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黄河中下游的水生态安全。本文针对乌梁素海的管理及水环境污染现状,通过借鉴国内外水环境管理的成功经验、分析乌梁素海流域水环境数据体系,构建了一套流域水环境精准治理决策模型,依据流域的水循环体系和实际特征,评估了研究区域的水环境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旨在为当地的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提供支持。
期刊
报纸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器件尺寸不断减小,导致MOSFET栅氧化层中的陷阱增多。低频噪声随之产生,尤其是随机电报噪声RTN变得愈发明显,对器件的可靠性提出了挑战。当器件中的陷阱个数多于1个时,陷阱间的耦合效应也对RTN信号的分析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开展针对复杂多陷阱情况下的RTN信号的提取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迫切。目前现存的RTN提取技术在处理大数据量时迭代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大,且自动化程度不高,这些问
期刊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索桂枝茯苓丸作用于卵巢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中获取桂枝茯苓丸的活性成分以及桂枝茯苓丸和卵巢癌的潜在靶点,然后构建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基于网络药理学结果,选择不同浓度桂枝
期刊
目的 基于“人参-五味子”药对入血成分,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人参-五味子”药对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潜在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人参-五味子”药对入血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筛选“人参-五味子”药对治疗HCC的潜在作用靶点、作用通路和潜在活性成分。结果 从大鼠血浆中共鉴定了32个“人参-五味子”药对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