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型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549881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开展问题解决型英语口语课教学,学生能够通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用英语,更多的关注语言的应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更注重如何使用语言表达思想,而不是局限于语法,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问题解决;研究生英语;口语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总体而言,硕士研究生能够使用英语书面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同样的问题如果要用英语口语表达,不少学生觉得很困难,很多学生没有说英语的信心和勇气。针对这个学生群体,如何设计英语口语课堂是很多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 问题解决型教学法应用在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认知主体的反省主动构建的。问题解决是人对输入大脑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进而形成自身知识的一个过程。J.R.Anderson(1990) 提出,认知活动是一个自然而然地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问题解决主要有三个特征:1)目的指向性,即活动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进行的;2)操作序列,即一个行为必须包括一系列过程和心理步骤;3)认知操作性,即有认知运算参与。
  目前对问题解决主要是从认知和教学方法两个角度进行的。其中认知心理学注重研究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心理机制、策略选择等内容,而教学方法论则注重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过程。问题解决的研究对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经被许多学科和专业教师关注并应用与教学过程中。
  Glaser(1985)提出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即问题的初始表征(对问题的理解)— 制定问题解决的计划,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重构问题的表征(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执行计划或检验结果。这四个阶段非线性组合,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通过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使用英语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英语思维,建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二 基于问题解决的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口语课程设计
  1. 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3-4名学生自由组合成为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如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中美大学教育理念的差异等。
  2. 在接下来的一周,学生根据所选题目搜集相关材料,之后通过报告的形式评估表述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3. 学生课下实施研究,之后,每组学生在课堂上做研究报告,阐述自己的观点。班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质疑,做报告的学生要尽量给出回答。这种集体交流可以帮助写作小组扩展思路,得到更多的材料,完善知识建构。
  三 在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口语课中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法的效果
  1. 任务完成情况
  各个小组阅读了大量英语资料。通过集体讨论,形成了对问题深入地认识。各小组成员同时思考了如何用英语流畅有效地提出问题、阐述问题,考虑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如何解决问题。引用了各方面的观点和实例作为支撑,内容更充实,论述更客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了英语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习者动机
  小组合作和讨论融合多人的知识和观点,有利于主题选择、词汇句式的选择和丰富研究的思想内容。合作小组的形式减少了教师对课堂的支配作用,减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压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准备阶段,学生共同合作,互相讨论,查阅相关资料,确定研究的目标。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在执行阶段,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主动运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与坐在教室里被动接受教师的授课相比,学生在“做中学”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 结语
  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英语口语课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角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一方面运用语言完成了一个具体的任务、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改善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当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一些问题。有的学生选择了感兴趣的题目,但是之后又发现可用资料太少,不得不更换题目,不但浪费时间也耽误了任务进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题目和资料选择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能更恰当、更合理地给出评语和反馈。
  此次基于问题的英语口语课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为了能让这种方法更为完善并得以推广,还需要做更多的实验研究,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J.R.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and its Implication, 3rd ed., 1990, Newyork: W.H.Freeman.
  [2]陈京辉,赵志升.问题解决教学设计中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6(09).
  [3]李桢.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及其教学意义[J].教师教育研究.2005(09).
  [4]杨建永.“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应用及注意事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8).
  [5]郑德华.“尝试—问题解决”教学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并探讨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5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
摘要: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教与学完全不同,着重实操过程,而学生在实操过程中所体现的自主学习,交流合作,表达能力是传统考核评价方式所不能全面表现出来的。所以要转变评价方式,增加过程性评价,才能更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考核评价;过程性评价;21世纪技能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在90后的学生有其他独特的性格特点: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13年 1 月应用吻合器进行保肛根治术的9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均一次完成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关运动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在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及正常周围带中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经在组织学上被证明是前列腺癌的18例患者的详细的扩散参
摘要: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就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活泼,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有效的导入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医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际上对医疗方面经过了多次的改革和创新,将医疗方式逐渐的简单有效化,在当代中国儿科急诊治疗小儿肠痉挛方面逐渐有了新的突破,临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