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跃重生

来源 :城色city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ul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限运动中的极限
  低空跳伞在英语中被称为BASE jump,BASE由高楼(Building)、高塔(Antennae)、大桥(Span or bridge)和悬崖(Earth)这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而它们就是适合开展这项运动的四种固定地点。由于起跳地点到地面的距离有限,打开伞包的时间只有5秒钟,很难在空中调整姿势和动作。因而这项运动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疯狂的极限运动,堪称极限运动的极限。
  参与者身着翼装,从高处一跃而下,在空中进行无动力飞行,危险性极大。最早在1912年,奥地利人弗兰兹·雷切尔特就曾尝试穿着翼装从埃菲尔铁塔跳下,却不幸身亡。但是却开启了人类尝试低空跳伞运动试验的先例。1972年生于长春市的徐凯被称为“中国翼装飞行第一人”。2013年4月28日,徐凯和另外两名世界翼装跳伞顶尖高手在世界最高的大桥——四渡河大桥上惊险一跃,完美地完成了中国人翼装极限跳伞的首创,同时,创造了世界第一高桥翼装飞行跳伞的世界纪录。此前,2003年国庆期间,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的楼顶举行了中国首次低空跳伞表演。此后,低空跳伞逐渐被国内极限运动者接受并追逐。但是由于其危险性高,低空跳伞被世界许多国家所禁止,在美国只有10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才能合法进行低空跳伞。


  作为极限运动的一种,低空跳伞运动虽有很大危险,却一直被热爱极限运动的人士所喜欢确实有其与众不同的精彩之处。在叠伞方式、开伞程序以及降落伞器材等方面都和传统的高空(飞机)跳伞不同,概括起来就是“准、正、稳”。高空跳伞运动员是身背主伞和备份伞两副伞,而低空跳伞只有一副伞,没有备用的选择余地,开伞时只能一次成功;由于距离地面高度低,运动员没有用修正棒调整方向的时间,因此在开伞的一瞬间就要端正地朝向瞄准的固定物。
  每次“背死跳”前,运动者都会做好充分准备,也是因为有几百次跳伞的经历,所以他们并不害怕,而且会因为飞到空中感觉实现了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像鸟一样飞而非常兴奋。也许正是因为“背死跳”的极限之极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
  运动如其名,危险丛生
  “背死跳”的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10月份,在张家界天门山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翼装飞行世锦赛前,被视为世界级顶尖翼装飞行员的匈牙利选手维克多·科瓦茨在试飞中不幸身亡。
  他是一名有着六年跳伞经验的翼装选手,曾翼装高空跳伞700次,荣获三届高空跳伞赛冠军以及2012翼装极限跳伞赛冠军。然而这样经验丰富的选手却惨遭不幸,不禁引来外界有关“背死跳”是自杀行为的传言。对此,湖南张家界世界翼装飞行世锦赛的解说嘉宾、中国为数不多的翼装高手——张树鹏提出不同的观点。
  他说,正是由于危险,所以跳伞前他们都会进行一系列非常仔细和严谨的准备。每一次飞行前,他们都会详细确认航向,确定高度。每一位选手身上,都会有GPS定位系统、高度表、报警器等。在高空飞行时,当选手下降到一定高度,报警器就会发出警报,及时提醒飞行选手,帮助选手采取措施,打开降落伞。一般情况下,飞行时每下降1米会前进3米,选手可以通过高度、距离,测算好自己的飞行航向以及确定自己的着落场。同时,每一位好的翼装飞行家都是天气通,因为天气的变化对这项运动影响很大。此外,还必须要进行200次跳伞之后才能学习翼装飞行。
  也许正如张树鹏所说,其实他们这帮人看似疯狂,私下却都有科学家的严谨,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呢?为了提高安全性,张树鹏说,起跳前一定要注意三点。
  首先,起跳点的角度是不是可以保证他一路坠下而不会在半空中被挂住;其次,起跳时风速和风向是不是合适;最后,选择什么时间打开降落伞。当跳伞者一跃而起后,他将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坠落,这意味着他在6秒钟的时间里下落150米,所以留给跳伞运动员的时间相当有限。


  翼装飞行,不是想飞就能飞
  作为极限低空跳伞的发展,翼装飞行绝不是某人心血来潮的极限运动。目前世界上从事低空跳伞的运动员只有约1000人,全球顶尖选手只有50多人,而全中国也就四五人在玩翼装飞行。
  翼装飞行的装备主要由翼装飞行服和降落伞组成,飞行者需要从一定安全的高度跳下,借助翼装飞行服进行飞行,当达到一定安全高度后,再打开降落伞减速降落到地面,在这里降落伞只是起到最后安全缓冲降落的作用,整个过程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翼装飞行服进行滑翔飞行,这才是这项运动的精髓和乐趣。就连著名的科幻大片《变形金刚》里都有这项运动的身影,一群特战队员穿上翼装飞行服,从战机上跳下,悄无声息地降落到敌人的老巢。
  其中,翼装由韧性和张力极强的尼龙材料制成冲压式膨胀气囊,特别是在飞行运动服双腿、双臂和躯干间缝制大片结实的、收缩自如的、类似蝙蝠飞翼的翅膀。在挑战者腾空之后,张开手脚便能展开翼膜,当空气进入一个个鳍状的气囊时,就会充气使服装成翼状,从而产生浮力。这样一来就能在空中飞行,然后通过移动自己的身体来控制飞行的高低和方向。为确保安全,翼装设备用料都极其考究,其价格也是颇为不菲,一套翼装设备大约需要十万左右人民币,并不是每一个喜欢极限运动的人都有能力玩。
  翼装设备的设计原理则是科学家们通过对蝙蝠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进行深入研究而得出的。他们发现蝙蝠和鸟类飞行技术存在着明显不同,在蝙蝠飞行速度较慢时,蝙蝠扇动翅膀的幅度和方式模仿了黄蜂的飞行技术,使得蝙蝠可以在空中悬停和在飞行中快速转弯。蝙蝠在飞行过程中翼的扇动与翼的柔韧性及弹性配合得天衣无缝。蝙蝠在飞行过程中身体旋转180度所需距离只有其翼展长度的一半。同时,蝙蝠翼展面积之大还有效保证了它在飞行过程中只需消耗极少的能量就能够产生理想的上升力。
  基于蝙蝠飞行滑翔原理研发出来的翼装飞行服,可使飞行时空气中的上升气流将飞行运动员的这对"翅膀"托起,飞行运动员可以通过双臂和双腿的调整,控制身体在空中缓慢滑翔下同时能调整航向。


  即使有那么多人起跳后再也没有归来,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痴迷于“背死跳”,也许就像维克多生前所说:“坚持你的梦想,不然就会死亡。”“背死跳”对喜爱它的人而言,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愿意在背死一跳中获得重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解决机械类学科竞赛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通过对学科竞赛过程的分析,构建适用于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学科竞赛的高效组织和实施体系,提出学校、二级学院和企业各自在竞赛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的协作方法。  [关 键 词] 学科竞赛;机械专业;综合性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65-01  一、前言  机械专业是当今社会
[摘 要] 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大批具有新技术特点的物流岗位。为满足新型物流岗位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构建物流管理专业“3平台+3模块”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培养专业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专业群教学资源共享。  [关 键 词] 课程体系;“3平台+3模块”;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