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预处理的纤维素酶解糖化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C4mim]Cl)对纤维素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纤维素经离子液体预处理后聚合度下降,糖化速度随预处理温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在90℃出现最大值11.77g/(L·h)。延长预处理时间和采用乙醇作为沉淀剂,可促进酶解糖化,糖化速度比未处理的纤维素提高70%。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纤维素出现了明显的解聚。
其他文献
在苯并吡喃-2-酮-6-基-4-烷氧基苯甲酸酯烷氧链一侧增加了1个苯环,合成了4-烷氧基-双苯基-4′-羧酸酯(4-alkoxy-biphenyl-4′-carboxy-lates,2-n)化合物。研究了化合物2-n的液
以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为原料,在醋酸钾、吡啶催化回流条件下,用醋酐为乙酰化试剂,以67.6%的收率实现了6,7-二乙酰氧基黄芩素一步合成,该化合物经K2CO3/丙酮-水条件下
以熊果酸(UA)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天然活性物质熊果酸具有较好选择性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
采用磷酸二异辛酯(P204)/t辛醇反胶束液从面包酵母粗提液中萃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以及水相pH值和P204浓度与GSH萃取率关系的数学模型。正交实验确
在四乙氧基钛催化下,用丰产的天然薄荷醇为手性源与非手性苯乙酮酸乙酯进行酯交换得到含手性基团的苯乙酮酸薄荷醇酯,酯交换产率为68%;在引入手性基团的立体选择性控制下与硝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新型吡啶双亚胺铁烯烃聚合催化剂2,6-二[1-(4-羟基-2,6-二甲基苯胺)乙基]吡啶氯化铁(1a)。结果表明,在亚胺环的对位引入羟基,可同时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聚合物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