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大面积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这已成为今天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教给学生提取信工具可以快速提高自主建构历史知识网络的能力,可以大面积全方位提高教学成绩,“信息建构教学法”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历史信息建构教学法就是该教学法的一个分支,注重历史学科特点。而“提取历史信息工具的建构”是其核心内容。提取历史信息工具是学生快速提高历史成绩的最好“抓手”。
[关键词]历史信息建构教学法 工具 建构与作用
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教师讲的多,学生学的很累;教师讲的死板,学生学的机械;教师多数只是教书本上的知识,很少进行学法指导;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如何大面积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怎样教才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历史老师?这已成为今天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我认为,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应该从改变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新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能力培养做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和第一要务,使学生在历史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和进步。这样才能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做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筛选、提取、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才能成为像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的纪连海老师那样,深受学生欢迎和崇拜。我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教给学生提取信工具是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快速提高自主建构历史知识网络的能力,可以大面积全方位提高教学成绩,可以使每位同学都能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下面我就提取历史信息工具的建构与作用进行以下阐述。
一、建构提取历史信息工具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的实行,新课程的改革正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高中教育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章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因此,高中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为了全面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我经过多年的探究与教学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此课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谁拥有了更多知识,谁就会创造出经济奇迹。同样今天社会也是信息时代,谁拥有更多信息,谁就能与时代同行;谁能拥有更多信息,谁就拥有了更多知识。美国为了保持住世界经济的领先地位,曾率先提出过“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结果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结果世界经济出现奇迹。我国也抢抓机遇,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的发展战略,结果使中国经济出现了奇迹,令世界瞩目。诚然,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教育的发展,同时经济的进步也必然要求教育要跟上经济与时代的脚步。历史信息建构教学法就是与时代共同进步、与经济步伐同行的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方法,它是我们一线教师经验的总结和自主创新的产物,具有科学性、可行性、通俗性、简便性和容易操作性。
所谓“信息建构教学法”就是以如何教会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信息、阐释、说明、描述和综合归纳有效信息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同时也符合《高考考试说明》的目标和要求。历史信息建构教学法就是该教学法的一个分支,注重历史学科特点。而“提取历史信息工具的建构”是其核心内容。
二、提取历史信息工具的含义和建构
《历史学是什么?》一书指出“历史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什么是历史信息呢?我认为:所谓“历史信息”就是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各种组成要素的总和,即时空、人物、事件、原因、条件、发展历程、影响、评价等。因此提取历史信息就是提取这些历史要素。历史信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所以,全面提取历史有效信息需要一定的思维工具即思维方法。它是帮助学生记忆、快速检索信息和归纳信息的辅助学习工具,是整合有效信息,按一定逻辑关系建构起来方法——提取历史有效信息通用工具树。它能够形象地把提取历史有效信息的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快速检索和提取各种有效的历史信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做题的准确性,最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历史成绩。提取历史有效信息通用工具建构如下:
三、建构提取历史信息工具的作用
第一、提取历史信息工具是学生快速提高历史成绩的最好“抓手”。
什么是“抓手”?百度百科解释说:“抓手”的原义是指人手可以把持(抓握)的部位,只要把手“抓”在上面,人便有了依托,有了凭借,如果没有“抓手”,某些活动和工作就无法开展。例如:买电视机,纸箱上有“抓手”。乘公共汽车,车厢里有“抓手”。包装后的商品和礼品,都有“抓手”。各种机械和工具,没有抓手,人就无法操。我这里说的“抓手”是指学生学习历史的依托手段。例如学生看一篇历史文章或一篇历史课文,利用提取历史信息工具就可以找出这篇历史课文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发展的经过、结局、影响和意义等历史信息要素。从而使学生快速全面地掌握这些历史信息。长此以往,学生就轻松地学会了历史,学习效率和历史成绩就会大幅度地提高。
第二,提取历史信息工具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学科思维模式。
《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出:“思维”是与“感性认识”相对的,指理性认识,即思想;也指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思维能力”就是指这种思维的本能或能力;尤指合乎逻辑地进行思维的能力。思维能力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功能,是人类智力的标志与核心,思维能力的不断演进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就是指在历史知识认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知某一历史事实或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引导、同伴的合作下,对所感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的加工处理,达到对历史事实或概念的理解、并加以掌握、运用的过程,同时还包括借助类比、迁移等认知活动,生成新知、形成对事物认识的新的概念或框架体系的过程,以及从历史理解延伸到现实理解的整个逻辑思维运作过程。《新课标》指出历史学习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历史学科能力是多方面的,而历史思维能力则是其中至关紧要的能力,它是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高尚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个性化发展的关键。
提取历史信息工具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评价”、“对比分析”、“对历史时代的整体把握”等角度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历史知识。这些方法就是历史学科中常用的思维。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这些工具,学生慢慢就会形成快速检索历史信息和提取有效信息的思维模式。就会正确处理历史材料,客观把握历史知识的本来面目,透过历史现象剖析历史本质;就会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辨证历史观。因此,教给学生这个工具是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作为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和落脚点,既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塑造了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三,提取历史信息工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学科不像数学、物理等学科那样有固定的公式,所以学生经常死记硬背,但成绩不高。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科学的思维工具。而提取历史信息工具就是一种解决历史问题的系统思维程序。它是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建构形成的历史学科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很快建构出所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大量历史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规律,就会把历史由枯燥变鲜活,把零碎变系统,把表象变本质,把抽象变具体。愿提取历史信息通用工具为你提供一个学习历史的有用“工具”。
(作者单位:广东省连南民族高级中学)
[关键词]历史信息建构教学法 工具 建构与作用
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教师讲的多,学生学的很累;教师讲的死板,学生学的机械;教师多数只是教书本上的知识,很少进行学法指导;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如何大面积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怎样教才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历史老师?这已成为今天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我认为,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应该从改变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新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能力培养做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和第一要务,使学生在历史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和进步。这样才能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做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筛选、提取、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才能成为像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的纪连海老师那样,深受学生欢迎和崇拜。我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教给学生提取信工具是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快速提高自主建构历史知识网络的能力,可以大面积全方位提高教学成绩,可以使每位同学都能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下面我就提取历史信息工具的建构与作用进行以下阐述。
一、建构提取历史信息工具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的实行,新课程的改革正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高中教育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章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因此,高中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为了全面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我经过多年的探究与教学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此课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谁拥有了更多知识,谁就会创造出经济奇迹。同样今天社会也是信息时代,谁拥有更多信息,谁就能与时代同行;谁能拥有更多信息,谁就拥有了更多知识。美国为了保持住世界经济的领先地位,曾率先提出过“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结果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结果世界经济出现奇迹。我国也抢抓机遇,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的发展战略,结果使中国经济出现了奇迹,令世界瞩目。诚然,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教育的发展,同时经济的进步也必然要求教育要跟上经济与时代的脚步。历史信息建构教学法就是与时代共同进步、与经济步伐同行的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方法,它是我们一线教师经验的总结和自主创新的产物,具有科学性、可行性、通俗性、简便性和容易操作性。
所谓“信息建构教学法”就是以如何教会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信息、阐释、说明、描述和综合归纳有效信息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同时也符合《高考考试说明》的目标和要求。历史信息建构教学法就是该教学法的一个分支,注重历史学科特点。而“提取历史信息工具的建构”是其核心内容。
二、提取历史信息工具的含义和建构
《历史学是什么?》一书指出“历史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什么是历史信息呢?我认为:所谓“历史信息”就是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各种组成要素的总和,即时空、人物、事件、原因、条件、发展历程、影响、评价等。因此提取历史信息就是提取这些历史要素。历史信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所以,全面提取历史有效信息需要一定的思维工具即思维方法。它是帮助学生记忆、快速检索信息和归纳信息的辅助学习工具,是整合有效信息,按一定逻辑关系建构起来方法——提取历史有效信息通用工具树。它能够形象地把提取历史有效信息的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快速检索和提取各种有效的历史信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做题的准确性,最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历史成绩。提取历史有效信息通用工具建构如下:
三、建构提取历史信息工具的作用
第一、提取历史信息工具是学生快速提高历史成绩的最好“抓手”。
什么是“抓手”?百度百科解释说:“抓手”的原义是指人手可以把持(抓握)的部位,只要把手“抓”在上面,人便有了依托,有了凭借,如果没有“抓手”,某些活动和工作就无法开展。例如:买电视机,纸箱上有“抓手”。乘公共汽车,车厢里有“抓手”。包装后的商品和礼品,都有“抓手”。各种机械和工具,没有抓手,人就无法操。我这里说的“抓手”是指学生学习历史的依托手段。例如学生看一篇历史文章或一篇历史课文,利用提取历史信息工具就可以找出这篇历史课文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发展的经过、结局、影响和意义等历史信息要素。从而使学生快速全面地掌握这些历史信息。长此以往,学生就轻松地学会了历史,学习效率和历史成绩就会大幅度地提高。
第二,提取历史信息工具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学科思维模式。
《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出:“思维”是与“感性认识”相对的,指理性认识,即思想;也指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思维能力”就是指这种思维的本能或能力;尤指合乎逻辑地进行思维的能力。思维能力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功能,是人类智力的标志与核心,思维能力的不断演进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就是指在历史知识认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知某一历史事实或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引导、同伴的合作下,对所感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的加工处理,达到对历史事实或概念的理解、并加以掌握、运用的过程,同时还包括借助类比、迁移等认知活动,生成新知、形成对事物认识的新的概念或框架体系的过程,以及从历史理解延伸到现实理解的整个逻辑思维运作过程。《新课标》指出历史学习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历史学科能力是多方面的,而历史思维能力则是其中至关紧要的能力,它是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高尚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个性化发展的关键。
提取历史信息工具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评价”、“对比分析”、“对历史时代的整体把握”等角度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历史知识。这些方法就是历史学科中常用的思维。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这些工具,学生慢慢就会形成快速检索历史信息和提取有效信息的思维模式。就会正确处理历史材料,客观把握历史知识的本来面目,透过历史现象剖析历史本质;就会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辨证历史观。因此,教给学生这个工具是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作为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和落脚点,既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塑造了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三,提取历史信息工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学科不像数学、物理等学科那样有固定的公式,所以学生经常死记硬背,但成绩不高。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科学的思维工具。而提取历史信息工具就是一种解决历史问题的系统思维程序。它是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建构形成的历史学科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很快建构出所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大量历史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规律,就会把历史由枯燥变鲜活,把零碎变系统,把表象变本质,把抽象变具体。愿提取历史信息通用工具为你提供一个学习历史的有用“工具”。
(作者单位:广东省连南民族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