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发挥课本活力,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提高思品课的教学实效性,是政治教师基本任务之一。
一、 大胆启用“探究园”栏目,培养学生观察、辨别是非的能力
观察能力是辨别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辨别能力是观察能力的进一步深入,它不仅要凭感觉器官的参与,而且还要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在“探究园”栏目中,有许多误区、是非、曲直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区分事物现象、辨别是非。在探究活动中,我们可以多设计一些两难问题,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讨论思考“应该怎样做”、“自己会怎样做”,还能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从内心深处认同正确的道德观念并选择相应的道德行为,把传统课程展示道德结论的过程变为学生探究真理的过程,达到“知行一致”“知行合一”的效果,更好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如在讲授《男生女生》交往中,学生有很多困惑,如为避免早恋、男女是否交往、这种行为想法、交往的语言、行为等是不是早恋的困惑、有男同学要与我交朋友,特别是收到类似情书或约会纸条时,我该怎么办等。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男生女生交往的图片,让学生作出哪些是恰当或是不恰当,并延伸到观察我校或社会生活中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二、强化利用“心灵导航”栏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心灵导航”栏目是知识基础,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解决问题的依据,是教师施教的载体,因此必须强化学生重点掌握。栏目中重点内容用黑体字突出,有小链接、名人名言、图片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求学生写出在学习“探究园”栏目或教师创设的情景中遇到的困惑、难题;然后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心灵导航”,并划记要点,与解决“探究园”中的知识形成一一对应;其次要求学生画出本节课知识结构图,教师点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驾驭课本的能力;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实践与评价”。在讲授《培养正确学习观念》时,大多数学生不知正确的学习观念包括哪些,为什么要学习,读书有何用等困惑,我先让学生自己看“心灵导航”归纳知识结构图,写出自己对学习观念的理解、学习的好处、父母和老师在你学习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等;然后小组同学之间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展示本组知识结构图。
三、主动运用“实践与评价”栏目,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与评价”栏目是对“探究园”活动的深化,是对“心灵导航”中知识的检测,最后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分析独立解决问题,形成独特正确的见解和观点,并上升为正确的情感态度和道德价值观。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知行一致”、“知行合一”的课程特点。在“实践与评价”中有出谋划策、活动策划、社会调查、金色点子、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方案等。思品课教材,为了帮助学生明理,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精选了许多典型事例,这些事例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道德原则或规范的本质。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典型事例,深入分析,巧妙设计教学程序和问题,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形成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理解、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四、巧妙改造“阅读与感悟”,提升道德体验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讲授《我和父母》时收集三个故事,分别是family的来历、汶川地震中英雄妈妈救女儿的故事和歌唱明星韩红收养小孩的故事。在讲述时语言的精炼、声调的高低起伏,感染力极强,有很多学生都哭了,整个过程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家庭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激发了学生爱家爱父母的深厚感情;最后让学生“写一写”父母为我和我为父母做了什么,让学生在故事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体验,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用心良苦,从而自觉尊重、关心、体谅父母,在现实生活中用一句话、一件事等具体行动去感恩父母的爱,自觉评价自己的言行,并采用一些必要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不足,达到“知行一致”、“知行合一”的境界,这就是道德体验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责任编辑 邱丽
一、 大胆启用“探究园”栏目,培养学生观察、辨别是非的能力
观察能力是辨别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辨别能力是观察能力的进一步深入,它不仅要凭感觉器官的参与,而且还要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在“探究园”栏目中,有许多误区、是非、曲直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区分事物现象、辨别是非。在探究活动中,我们可以多设计一些两难问题,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讨论思考“应该怎样做”、“自己会怎样做”,还能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从内心深处认同正确的道德观念并选择相应的道德行为,把传统课程展示道德结论的过程变为学生探究真理的过程,达到“知行一致”“知行合一”的效果,更好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如在讲授《男生女生》交往中,学生有很多困惑,如为避免早恋、男女是否交往、这种行为想法、交往的语言、行为等是不是早恋的困惑、有男同学要与我交朋友,特别是收到类似情书或约会纸条时,我该怎么办等。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男生女生交往的图片,让学生作出哪些是恰当或是不恰当,并延伸到观察我校或社会生活中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二、强化利用“心灵导航”栏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心灵导航”栏目是知识基础,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解决问题的依据,是教师施教的载体,因此必须强化学生重点掌握。栏目中重点内容用黑体字突出,有小链接、名人名言、图片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求学生写出在学习“探究园”栏目或教师创设的情景中遇到的困惑、难题;然后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心灵导航”,并划记要点,与解决“探究园”中的知识形成一一对应;其次要求学生画出本节课知识结构图,教师点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驾驭课本的能力;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实践与评价”。在讲授《培养正确学习观念》时,大多数学生不知正确的学习观念包括哪些,为什么要学习,读书有何用等困惑,我先让学生自己看“心灵导航”归纳知识结构图,写出自己对学习观念的理解、学习的好处、父母和老师在你学习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等;然后小组同学之间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展示本组知识结构图。
三、主动运用“实践与评价”栏目,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与评价”栏目是对“探究园”活动的深化,是对“心灵导航”中知识的检测,最后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分析独立解决问题,形成独特正确的见解和观点,并上升为正确的情感态度和道德价值观。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知行一致”、“知行合一”的课程特点。在“实践与评价”中有出谋划策、活动策划、社会调查、金色点子、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方案等。思品课教材,为了帮助学生明理,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精选了许多典型事例,这些事例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道德原则或规范的本质。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典型事例,深入分析,巧妙设计教学程序和问题,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形成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理解、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四、巧妙改造“阅读与感悟”,提升道德体验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讲授《我和父母》时收集三个故事,分别是family的来历、汶川地震中英雄妈妈救女儿的故事和歌唱明星韩红收养小孩的故事。在讲述时语言的精炼、声调的高低起伏,感染力极强,有很多学生都哭了,整个过程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家庭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激发了学生爱家爱父母的深厚感情;最后让学生“写一写”父母为我和我为父母做了什么,让学生在故事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体验,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用心良苦,从而自觉尊重、关心、体谅父母,在现实生活中用一句话、一件事等具体行动去感恩父母的爱,自觉评价自己的言行,并采用一些必要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不足,达到“知行一致”、“知行合一”的境界,这就是道德体验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