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素质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素质就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是少数人才有的超人性的东西,而恰好是人在生活的早期所具有的一种普遍的特征。小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虽没有什么社会价值,但可以产生独特的个性活动。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如想象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类比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的必修课。如果我们注重对他们的后天培养,他们就会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一、改革传统教学程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程序主要体现在强制性和划一性。学生回答问题看“标准答案”且“答案唯一”,“一切按教材规定的做”。这种复制性的思维捆住了学生头脑,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过多,唯恐不周密细致,喜欢“一言堂”,爱好“填鸭式”,剥削了学生思维的权利,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放弃了思维的习惯和创造的勇气。
  因此,我改变了课桌整齐划一、一致向前的座位方式,把班级学生分成几大组,六张课桌并在一起,学生团团围坐,遇到问题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竞争、竞赛等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大胆提出假设,发表独特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相互协作探究。我只起到“导”“扶”“引”的作用,把课堂探究知识的权利交给学生。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小学生的人生目标大都不明确,做什么事多以喜好为主。因此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导课方式尽是新奇、有趣、充满悬念,让学生欲探知究竟。课堂教学形式多变,情境布置深入主题,练习丰富多样,充满竞争。从感官入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加入到这妙趣横生的探索世界去寻找答案,获取知识。
  
  三、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智能
  
  在教学中,我多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习和思维空间。
  1.质疑激思法。教师在创造性学习中,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在讲“8+几”时,一位学生用小棒演示“8+5”的思考过程,我启发其他学生提问,根据“9+几”的知识迁移,甲生问:“为什么从5根里拿出2根放到8根里?”乙生:“为什么不从8根里拿出5根放到右边的5根里”?丙生:“为什么要凑十?”我若有所思地回答:“是啊,这些问题提得很好,那么谁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我的话,既肯定了同学们的发问,又激发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通过质疑交流、争辩,主动获取知识。
  2.引导发现探究法。教师教学中,向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范围和要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在学习数的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后,我再一次把(乘法口诀表)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有的学生发现:能被2整除的数、末位是2、4、6、8、0,如果是1、3、5、7、9就不能被2整除;有的学生发现能被5整除的数末尾是5或0,否则就不能被5整除;有的学生发现6的倍数和9的倍数都能被3整除;这时学生正沉浸在发现的乐趣中。我对他们说:“其实能被3整除的数也有特点,抓住这个特征,你们就可以判定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学生一听,立刻把焦点放在了3的倍数上,他们仔细观察,找寻规律,我提示他们“光用眼睛看是不够的,也需要动笔算一算。经过一阵研究、计算。有学生发现:“老师,如果这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加一起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那么多位数呢?”学生提出了疑问。我鼓励他们再去探索,他们终于得出结论:如果把一个多位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的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此时的课堂气氛沉浸在发现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中。
  尽管这次学生所学知识有些超出教材规定的范围,但在我指明的方向上,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取了知识,发展了智能,又理解消化了这一知识,我认为我用的方法是成功的。
  
  四、调动多种感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多读:读教材,读课外的数学读物,(如学习方法,趣味数学)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读书不要贪多,要务实,多在读中感悟、理解。
  多说:用口头语言表达或与他人交流自己对数学的现象、问题与方法等的看法,讨论与交流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问题,发现新知。
  多说,要提倡用自己的话说数学,有主见,有独到见解,不是大家重复说同样的话。
  多做:能够动手实践的内容,一定要动手做,亲自体验,亲自参与,多参加实践活动,练习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应怕麻烦就省略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
  多思:在学习中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对知识有个归纳整合,有个全新的、系统的认识,让学生在思索中发现问题,升华知识。
其他文献
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一个高度文明社会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融洽、和谐。先贤孔子认为政治的最后目标是:“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田园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也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理想社会的生动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还有早期的社会主义空想家傅立叶等所幻想的“乌托帮”社会,
摘 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责就是要对市场信息的质量做出评价,为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提供基础性的保障作用。证券市场信息质量的危机导致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公信力下降,整个行业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会计诚信建设也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话题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会计诚信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关系。  关键词:会计;诚信建设;市场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诚与信,是一对同等意义的范畴。《说
我国大城市交通正面临着城市化、机动化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和环境、土地资源的双重制约,对交通规划师和城市政府而言,任何正确或错误的规划和决策都将对未来产生长远而重大的影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而一直以来,教师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以及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不良倾向使得数学生活应用性不强,给学生造成数学抽象、枯燥乏味的印象,从而素质教育难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
排比之法,用以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深意浓;用以说理,则鞭辟入里。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工整,内涵丰富,语气连贯,可以增添语言的气势美,可以构建形式的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