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透气性煤层点式酸化压裂增透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富含矿物质煤层透气性问题,基于点式压裂和酸液增透煤体机制,提出点式酸化压裂增透技术,通过扫描电镜试验确定适合三元煤矿酸液配比体系。结果表明:点式酸化压裂钻孔组平均抽采瓦斯流量和浓度是普通钻孔组的3.65,1.72倍,是点式水力压裂钻孔组的1.32,1.06倍;点式酸化压裂增透效果明显优于点式水力压裂;且其增透煤体起裂压力和同等条件下注液量均低于点式水力压裂,点式酸化压裂实现煤体定点、低流量、大范围、快速增透,通过将物理增透与化学增透相结合,可有效提高煤体孔隙-裂隙结构发育程度和整体连通性,有助于煤体
其他文献
为理清应急资源研究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从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研究热点突现、关键词时序图谱5个方面,对1999—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503篇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展现我国应急资源研究领域空间分布特征及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在我国应急资源研究领域,作者和机构分布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当前研究热点包括多目标优化、选址-分配、NSGA-Ⅱ、公平性。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共享经济模式在应急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是未来研究趋势。
【摘 要】步入“深水区”的新课改,高等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教师个体因素,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影响入职阶段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学生、实习教师到正式教师,角色的不断演变,使得由学习与反思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科研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教育教学实践技能,成为入职阶段初任教师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而这一技能又成为其实践性知识的核心内容知识。  【关键词】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践性知
为了更为客观、全面地评估高危行业中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真实状况,分析哪些方面有进一步提高空间。在构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AHP-云模型组合测度模型,并以某集团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集团企业安全文化等级为可管理级,安全价值和安全制度2个维度的表现差强人意,下一步需要着重进行改善。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评价体系与测度模型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可为同类高危行业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 要】 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在教学这个平台我已经站了近20年,实践告诉我,要想优化教学行为,关键是学校管理理念与机制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教师的成长。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成长;教师心灵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
为探究不同外热功率(220,170,120,70 W)下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特性,采用动压变温实验舱作为燃爆实验舱,并利用量热仪和ISO-9705烟气分析仪监测特征参数,对荷电状态(SOC)为100%的18650型锂离子电池进行高温热失控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外热功率条件下,锂离子电池进入热失控的过程呈现出相似的趋势,但是各阶段的特性却存在差异。池体表面中心温度、HRR,THR和耗氧量均随外热功率的降低而降低。高外热功率下燃爆响应时间点明显提前,池体温度更高,220 W外热功率下,燃爆响时间点为176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