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新花样

来源 :天津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ang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体育教学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重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教学效率低、对学生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手段陈旧,已经不适应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习惯。体育游戏是一项有组织、有目的、有规则的体育活动,具有动感、新鲜、节奏明快的特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体育游戏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玩”出新成果、“玩”出新花样,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进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现在的初中生多是12~15岁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成熟阶段,热衷于求新求异,喜欢动感、新鲜的事物,相比于传统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新奇性和竞争性,能够满足青少年对体育活动的要求,因此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一)有助于营造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多被限制在某一特定区域,例如操场、教室,这些过于固定化的场景,不但限制了学生的四肢,还限制了他们的思想,使其思维敏锐、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无从发挥,更别说通过体育教学塑造其体育观、价值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由于体育游戏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多元性,可以有效打破固定化场景的束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游戏这一概念,听起来有些抽象,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例如“跳大绳”“跳皮筋”“跳山羊”“老鹰抓小鸡”等,这些游戏要么源于具体的体育运动,要么源于生活,具有体育运动的规律与特点,但是更为轻松、愉悦。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对新鲜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传统体育教学条件下,教学内容较为刻板教条,以乏味的热身活动、体育训练为主,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对体育项目提不起兴趣、打不起精神,还会加深学生因为缺乏经验,而对体育运动的恐惧和担忧,使体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通过体育游戏,不仅能够营造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与锻炼,还能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体育游戏具有易操作性和娱乐性,学生无需记住复杂的体育运动规则,也无需经过长期的训练,就可以快速上手,这有助于他们树立起运动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意志品质
  初中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同步发展,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的潜移默化,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传统体育教学条件下,一切教学方式和内容围绕体育考试,缺乏对学生人文关怀,以及对学生学习态度、体育兴趣养成的关注,使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从事某项运动,逐渐丧失对相关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体育游戏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上课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其体育兴趣的形成,并在长期的体育运动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以“足球射门比赛”为例,它发源于足球运动,但是更为轻松简单,只需要在相同时间下比较学生的射门成功率,这样一个简单易操作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本身喜欢足球的学生更加热爱足球运动,养成踢球的习惯,有助于其形成团结互动、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二、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保证准备活动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中体育教师在将体育游戏应用于教学中时,应该重视课堂準备阶段,利用体育游戏,保证准备活动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初中生缺乏完备的体育常识,对准备活动往往缺乏重视,容易在随后的体育运动中出现受伤的情况,为了保障学生的运动安全,同时让他们形成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的习惯,就需要发挥体育游戏的价值。传统的准备活动较为烦琐枯燥,很难引起初中生的兴趣,初中生体育知识有限,也缺乏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游戏达到热身的目的。由于很多初中生长期缺乏锻炼,运动神经不够发达,因此在选择游戏时要选择难度较小、剧烈程度较低的体育游戏,保障每位学生在游戏中都处于主动的位置,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体育课堂中。这样,既能实现课前准备的作用,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运动前先做准备活动的习惯,有助于其未来的长远发展。
  (二)保证体育游戏的组织性和系统性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可以将游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丰富体育课堂,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一方面,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人本意识,以我为主,而不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使教学内容缺乏新意、教学方式单调、形式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只让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希望学生通过大量重复的训练掌握基本体育运动动作,却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打击了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部分教师选择的游戏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只是为了玩游戏而玩游戏,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运动基本动作、运动技能并没有在游戏中得到提升,没有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育游戏,保证体育游戏的组织性和系统性,例如要注重男女体质的区别,在选择游戏时注重将男女分开,并尽可能适应他们的身体承受能力,如可以通过“男女混合接力”游戏,不仅能够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其主动参与竞争、关注游戏,还可以同步实现跑步的专项训练,达到寓教于乐、增强学生体质的效果。
  (三)保证课程结尾的娱乐性和互动性
  一般来说,经过一整节体育课,学生已经做了大量的运动,临近课程结尾时往往筋疲力尽、意志力薄弱。教师应设置一些富有乐趣、团队合作参与、运动量不大的体育游戏,如“老鹰抓小鸡”等,缓解学生的疲劳感,使其从倦怠紧张中适度放松下来,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一天的学习生活。设计好课程结尾的游戏后,要确保游戏所需设备仪器的充足,同时保证有充足的游戏场地,避免游戏无法进行的尴尬境地。
  三、结语
  总之,相比于传统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新奇性和竞争性,将体育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有助于营造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游戏应用过程中,必须确保准备活动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提升体育游戏的组织性和系统性,保证课程结尾的娱乐性和互动性,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体育游戏真正发挥价值。
  (责任编辑 袁 霜)
其他文献
1.表妹是什么妹  从会说话起,就开始和她吵架,原因很简单:争宠。在她的外婆我的奶奶那里。也争夺一切东西,好吃的好玩的,甚至院子里的地盘和射到檐下的阳光都要争。  我们常常吵得不可开交,吵恼了还动手,不过很快就会被拉开,然后我们各自瞪着对方不服气地继续打嘴仗。  奶奶拿我们没办法,吵谁都不是,偏谁也不对,因为两个小孩子,都是她的宝,她都疼。很无奈了她就对我说,阿泽你要让着北北,她比你小,是表妹呢。
初三时曾疯狂地迷上金庸的小说,带回家后藏在枕下。夜已深,父母都睡下时,一床被子顶在头上,贼似的猫着,瞪一双火辣辣的眼睛,藏一颗“怦怦”直跳的心,循着一束手电光的移动,潜入刀来剑往、险象环生的江湖风云里。长大后为此笑过母亲,为自己时常提着个胆子,偷看侠客过招却从未被抓捕而得意扬扬。  长大后,当然不再做那偷偷摸摸看书的“贼”,想看便看,气定神闲地看,多好。当白昼的纷扰让位于夜的宁静时,床边一盏浅紫色
在每个人的衣橱中,T恤一定都数以N件计,然而穿得时髦与否,选品还真是至关重要。  所以,那些总说夏日各种好看只能靠身材的MM,选对日常最实用的T恤也是事半功倍的时髦法。一件T恤时髦与否与色彩、版型都不无关系,咱们今儿个就从版型说起!  ★领型不同,效果大不同  不难发现,不同的领子大小,对脸的状态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领口越大,拉长了脖颈,脸看起来更小,下巴更长,同时肩部看起来更窄更显瘦。而相同程度
【摘 要】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的结束语中写道:“为此,我们应该理解和感谢化学。”这里的“为此”,是指化学家重大发现和研究的历史,感谢他们的付出,也理解他们的失败、争论、传统影响等,使现代化学家能在研究中利用许多世纪化学家在探索中积累的大量经验。在构建化学教学的各种方法中,历史方法有很大的优点。教师利用化学史材料,把学生引进了化学家进行探索实验的实验室中,向他们展示每一种化学性质的揭示都经历了
日常生活中,有人经常说“吃哪儿补哪儿”,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下面我就来说说这事。  我们日常摄入的营养物质,需要被人体消化、吸收。经过这个过程,营养物质变成营养素的单体,如蛋白质变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变成葡萄糖等,单体在体内根据需要再进行“组装”,合成自身需要的物质。吃进去的食物,无论原来属于动植物的哪个部分,消化完成后都会变成单体的原料,至于身体如何用这些原料进行“组装”,与吃进去的部位没有丝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思政课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校多措并举,在讲“活”思政课上下功夫。  贴近学生实际,让思政课有基础。学校深入挖掘教材,利用教材并站在教材之上,寻找思政课与生活的交叉点,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让思政课紧跟教材的同时焕发活力,展现生活味道。  
现象:男女老少  热捧养生    “每天清晨起床先喝一大杯淡盐水,清肠洗胃,滋润消炎”、“多喝蜂蜜,便秘自然消”、“女人喝豆浆,一天一杯气色好”……如今随便问个人,几乎都能说出一两个养生小秘方。书店里,各种养生保健类书籍热门畅销;网络上,有关保养、美容养颜的文章、博客广为流传,不少人因写养生经验的文章而变成网络红人,甚至出书开讲座。养生队伍中除了中老年人是主要群体,“80后”也渐成中坚力量,他们把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更是关系到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今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从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
【关键词】初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面对客观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科中的思维能力则与历史相关,是指运用历史的思维方式,能认识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掌握历史发展方向的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这一学科素养进行培养,能帮助学生从历史学科中形成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让人感动,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乐观让人羡慕,但我还是最爱你,爱你褪去一身繁艳,如玉兰花般的洁白纯净。  我与你在溪亭第一次相遇。你不施粉黛、玲珑活泼、无所顾忌、无所畏惧,将闺阁女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条条框框视作无物,径自沉醉于酒香,迷失于莲花深处,那轻快的浅笑在我脑海中久久回荡。 再见,淘气的你却羞红脸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