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二十多年以来,我不仅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注重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与人交际的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略有收获。现就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简述浅见。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只要有兴趣,就有了自觉性,就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指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前三单元口语交际时,我都精心地按照每个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口语交际的形式。例如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1、说说写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2、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3、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我在备课时,进行了巧妙的构思和精心的准备。我抓拍了两个最爱读书学生的读书镜头,制作成精美课件,配上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进行导入环节,学生们看到他们的镜头后,惊呼他们的名字,十分感兴趣,我趁热打铁,循循善诱,不仅是《窃读记》中的林海音爱读书,我们身边也有两个爱读书会读书的好孩子,请他们讲讲读书的故事好不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刘云龙激动地说:“好,谢谢大家,我先来讲讲吧!”我非常爱读书,书可以使人愉快,恢复健康。有一阵,我姥爷搓雪的时候,把腰扭伤了。看着姥爷每天很痛苦的样子,我就在姥爷的身边给他读笑话,逗得姥爷哈哈大笑,忘记了腰疼。姥姥夸我,说我的故事比药都好使。我也很开心,不久,姥爷的病就好了。教室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以为他讲完了,刚要开口,谁知,他又兴奋地接着说:“书可以减轻疲劳。”同学们专注地盯着他,他笑眯眯害羞地说:“每节课间,陈老师批作业,我给她念故事,她就不累了。”是啊,他一年级时可爱的样子立即浮现在我眼前。这是我那时说的话,他还记得。想想五年了,他有空就给我读故事,我倍感满足,眼眶湿润了。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掌声。我在这欢快而热烈的掌声中向这个优秀的孩子鞠了一弓。同学们的积极性分外高涨,都争先恐后地要说自己和书的故事。我适时点播,引导学生组织语言,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学生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课堂氛围生动活泼。
二、角色扮演,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做为一个中年教师,要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全面地把控课堂。巧妙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见学生兴趣盎然,微笑着说,我们变身为记者,采访一下本班爱读书的同学,汲取他们的读书经验,怎么样?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开始了记者采访环节。有同学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录采访的内容;有的同学用纸做成了话筒,有模有样地采访;参与的同学达到了半数以上。看着同学们颇有收获的样子,我轻轻地走下讲台,站在教室前(我习惯的位置,站在那,就停止一切活动,我要说话。)那开卷是否有益?我迅速在黑板上板书“开卷有益”,引出辩论会这一环节。同学们兴致勃勃,很快分成了正方和反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反方的辩手拿出资料,得意地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说:“开卷有益?(语气充满疑问),如果看了不良的书会怎么样?现在,多少同学沉迷卡通漫画、武侠小说,连重点中学都没考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正方辩手显然对这个问题有所准备,胸有成竹地开口反驳:“卡通漫画能增加艺术感,武侠小说能培养人的正义感,中国哪位名人不爱读书呢?毛泽东、陈毅等优秀的领导人,不都是例子吗?再说,读书是心态问题,心态好,读什么书都没问题。”……同学们争论得脸红脖子粗。“丁零……”我再次走上讲台,总结辩论结果:打平。虽然这次辩论会没有分出胜负,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都明白了,读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所以,我们要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
三、组织活动,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策划一次活动。学习完本组课文后,我利用下午课和同学们进行了策划。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第一个节目是诗朗诵——古诗《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梦李白》、《题李凝幽居》。现代诗《故乡》。第二个节目是课本剧《梅花魂》。第三个节目舞蹈《思念》。第四个节目独唱《故乡的云》、《我的中国心》。第五个节目是合唱《我的中国心》。节目安排好了,表演者进行了简单的指导,主持人进行了认真地培训……第二天的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真叫我刮目相看。朗读古诗的同学语气幽深,黯然神伤,把我们带到了思乡、思亲的情境中,读现代诗的同学在婉转的音乐声中款款深情;舞蹈的演绎真是精美绝伦;课本剧的表演使我们身临其境;我的动情的演唱,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活动结束了,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交流,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使简单的说话练习变成了活跃的双向活动。
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每一次的口语交际课,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善于引导,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收获。第三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我是“小小推销员”。教学时,我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商品”带到学校。为了更好地培养一批“小小推销员”,我给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指导。首先,学会看产品的说明书,了解它的用途,再从外观、规格、使用方法等进行介绍,在介绍时,可以试着用上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边展示,边介绍。同时提出,一个同学介绍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推销员”要耐心解答。并给同学们一晚上的准备时间。
第二天课上,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大家介绍得很认真,同学们听得很专心,凡是“顾客”提出的问题,“推销员”都能做到耐心解答。颇有一番展销会的气象。最令我难忘的是关彤彤带来的塑料文件夹,她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她的语言表达,也给大家做了引领作用。她很有礼貌地鞠了一躬,介绍自己的姓名后,介绍产品。她用设问开头,同学们,知道我拎的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我拎的是学生塑料文件夹,它方便我们携带作业和书本。同学们看着她手里的文件夹,听着她详细的介绍—此文件夹长25厘米,宽20厘米,共有15层,可以分别装各科作业,小雨时,就像书本的保护伞,不会将书本淋湿……她熟练地打开文件夹,耐心地介绍着。耐心地解答“顾客”的问题,最后,不忘介绍文件夹的来源——我妈妈开了家文化用品商店,有需要的同学,欢迎前去选购。
短短的一堂课,老师的精心设计,耐心指导,是成功的关键。我深知,口语交际是一门艺术、一种工具、一种能力。我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语言,充分利用每一堂口语交际课,努力开展多形式化的教学,努力创建独特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多途径的训练,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想说、乐说、会说、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讲文明礼貌,交际时举止大方,与别人交流时看对方的眼睛,尊重对方。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只要有兴趣,就有了自觉性,就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指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前三单元口语交际时,我都精心地按照每个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口语交际的形式。例如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1、说说写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2、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3、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我在备课时,进行了巧妙的构思和精心的准备。我抓拍了两个最爱读书学生的读书镜头,制作成精美课件,配上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进行导入环节,学生们看到他们的镜头后,惊呼他们的名字,十分感兴趣,我趁热打铁,循循善诱,不仅是《窃读记》中的林海音爱读书,我们身边也有两个爱读书会读书的好孩子,请他们讲讲读书的故事好不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刘云龙激动地说:“好,谢谢大家,我先来讲讲吧!”我非常爱读书,书可以使人愉快,恢复健康。有一阵,我姥爷搓雪的时候,把腰扭伤了。看着姥爷每天很痛苦的样子,我就在姥爷的身边给他读笑话,逗得姥爷哈哈大笑,忘记了腰疼。姥姥夸我,说我的故事比药都好使。我也很开心,不久,姥爷的病就好了。教室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以为他讲完了,刚要开口,谁知,他又兴奋地接着说:“书可以减轻疲劳。”同学们专注地盯着他,他笑眯眯害羞地说:“每节课间,陈老师批作业,我给她念故事,她就不累了。”是啊,他一年级时可爱的样子立即浮现在我眼前。这是我那时说的话,他还记得。想想五年了,他有空就给我读故事,我倍感满足,眼眶湿润了。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掌声。我在这欢快而热烈的掌声中向这个优秀的孩子鞠了一弓。同学们的积极性分外高涨,都争先恐后地要说自己和书的故事。我适时点播,引导学生组织语言,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学生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课堂氛围生动活泼。
二、角色扮演,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做为一个中年教师,要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全面地把控课堂。巧妙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见学生兴趣盎然,微笑着说,我们变身为记者,采访一下本班爱读书的同学,汲取他们的读书经验,怎么样?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开始了记者采访环节。有同学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录采访的内容;有的同学用纸做成了话筒,有模有样地采访;参与的同学达到了半数以上。看着同学们颇有收获的样子,我轻轻地走下讲台,站在教室前(我习惯的位置,站在那,就停止一切活动,我要说话。)那开卷是否有益?我迅速在黑板上板书“开卷有益”,引出辩论会这一环节。同学们兴致勃勃,很快分成了正方和反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反方的辩手拿出资料,得意地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说:“开卷有益?(语气充满疑问),如果看了不良的书会怎么样?现在,多少同学沉迷卡通漫画、武侠小说,连重点中学都没考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正方辩手显然对这个问题有所准备,胸有成竹地开口反驳:“卡通漫画能增加艺术感,武侠小说能培养人的正义感,中国哪位名人不爱读书呢?毛泽东、陈毅等优秀的领导人,不都是例子吗?再说,读书是心态问题,心态好,读什么书都没问题。”……同学们争论得脸红脖子粗。“丁零……”我再次走上讲台,总结辩论结果:打平。虽然这次辩论会没有分出胜负,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都明白了,读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所以,我们要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
三、组织活动,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策划一次活动。学习完本组课文后,我利用下午课和同学们进行了策划。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第一个节目是诗朗诵——古诗《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梦李白》、《题李凝幽居》。现代诗《故乡》。第二个节目是课本剧《梅花魂》。第三个节目舞蹈《思念》。第四个节目独唱《故乡的云》、《我的中国心》。第五个节目是合唱《我的中国心》。节目安排好了,表演者进行了简单的指导,主持人进行了认真地培训……第二天的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真叫我刮目相看。朗读古诗的同学语气幽深,黯然神伤,把我们带到了思乡、思亲的情境中,读现代诗的同学在婉转的音乐声中款款深情;舞蹈的演绎真是精美绝伦;课本剧的表演使我们身临其境;我的动情的演唱,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活动结束了,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交流,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使简单的说话练习变成了活跃的双向活动。
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每一次的口语交际课,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善于引导,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收获。第三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我是“小小推销员”。教学时,我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商品”带到学校。为了更好地培养一批“小小推销员”,我给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指导。首先,学会看产品的说明书,了解它的用途,再从外观、规格、使用方法等进行介绍,在介绍时,可以试着用上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边展示,边介绍。同时提出,一个同学介绍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推销员”要耐心解答。并给同学们一晚上的准备时间。
第二天课上,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大家介绍得很认真,同学们听得很专心,凡是“顾客”提出的问题,“推销员”都能做到耐心解答。颇有一番展销会的气象。最令我难忘的是关彤彤带来的塑料文件夹,她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她的语言表达,也给大家做了引领作用。她很有礼貌地鞠了一躬,介绍自己的姓名后,介绍产品。她用设问开头,同学们,知道我拎的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我拎的是学生塑料文件夹,它方便我们携带作业和书本。同学们看着她手里的文件夹,听着她详细的介绍—此文件夹长25厘米,宽20厘米,共有15层,可以分别装各科作业,小雨时,就像书本的保护伞,不会将书本淋湿……她熟练地打开文件夹,耐心地介绍着。耐心地解答“顾客”的问题,最后,不忘介绍文件夹的来源——我妈妈开了家文化用品商店,有需要的同学,欢迎前去选购。
短短的一堂课,老师的精心设计,耐心指导,是成功的关键。我深知,口语交际是一门艺术、一种工具、一种能力。我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语言,充分利用每一堂口语交际课,努力开展多形式化的教学,努力创建独特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多途径的训练,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想说、乐说、会说、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讲文明礼貌,交际时举止大方,与别人交流时看对方的眼睛,尊重对方。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