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食花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flyg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朵稻花,从开到落,完成了一朵花的轮回。而当稻花结束了自己的轮回时,却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鱼吞花入肚,开始自己的生长,以另一个方式延续了稻花的使命。
  稻花,是长在稻杆上的花;鱼,却是稻杆下的花。
  乡里的鱼,很多是养在稻田的。不成规模,三三两两,散落在遍布水稻的田中。乡里的农人,播下水稻的同时,也撒下了鱼苗。这些鱼,虽然挣不了什么钱,但对于农人们来说,发挥出一块土地最大的潜力,同样能令人倍感满足。
  水稻拔节,精神抖擞。鱼,也跟着一寸寸长大。眼看着水稻抽穗扬花,又眼看着稻花落尽,此时的鱼已经有半斤来重。稻田里,食物丰足,稻花开,鱼儿肥,农人脸上的笑容,也灿烂如阳光。
  闲暇时,往稻田边一坐,便能听见稻田里的天籁。
  稻花香,淡淡的,细密却紧实。一朵稻花,从开到落,完成了一朵花的轮回。而当稻花结束了自己的轮回时,却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稻花落在水上,声音清脆而悠长;可在落花声响起时,与之相随的往往还有着鱼吞花的声音。吞花入肚,开始自己的生长,以另一个方式延续了稻花的使命。
  鱼食花,这是自然界另一种抒情的方式。万物有起有落,有生有滅,大自然的巧妙就在鱼食花的天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在稻田边,听着这样的声音,便会产生一股愉悦,因为辛劳所得,或者感于造化巧妙。这样的舒畅,会从耳朵开始,一直蔓延至心间。直至,对眼前的稻田,生出了真诚而热切的感激。
  食花之鱼,肥嫩,且鲜美。捞一条稻花鱼,只需少许调料,就能让一锅鱼汤,逆风十里香。品鱼肉,舌尖仿佛都能尝到,鱼肉中隐隐约约,似有还无的稻花香。
  稻田里,本是柴米油盐的糊口俗事。鱼食花,却在这样的“俗”中,于水中,开出了另一种风雅的花。这样的花,是巧妙,也是美好。
其他文献
从结婚生子到如今,一晃已经有十五六年了。这十五六年来,看着儿子从一个步履蹒跚、牙牙学语的稚嫩小孩成长蜕变为一个个头已经超过他母亲并将要和我一样高的准青年,我的心中有着诉说不完的五味杂陈。  其实,不仅仅是我,但凡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而其又在婴幼儿以及青少年时期,享受到了家庭、家人特别是父母等亲人的抚爱和呵护,其长大以后尤其是在为人父或者为人母之后,定能把其曾经蒙受过的无私父爱母爱等遗传过来,甚或是
犁耙和镰刀是记忆中的云朵,斗笠也是。那些曾经的农具和用品,在记忆的天空飘来移去,打磨着简朴的日子和时光,在时代的山谷中晃动着一抹抹影子,如今怀想起来,依旧亲切又明快。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这些斗笠诗,儿时上学时便曾读过,斗笠我更是亲历过。那样的流年里,斗笠就像一棵树,牢牢扎根在生活中。  斗笠,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驱车一头钻进山道蜿蜒的茶乡。这里山清水秀,清新的茗香四处流淌。采茶如采春,自己动手挑拣、炒制最新鲜、最生态的新茶,品味一番乐趣,感悟一种朴素的茶味人生:“生在山里,死在锅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  作为爱茶之人,我更看重“活在杯里”。茶与水相遇,便是生命的复活,芽叶舒展,绿意盎然,鲜嫩得如同枝头再生。让心沉浸在茶香之中,且品且悟:水乃茶之魂!  记得儿时,家中有一口井,水质
在首尔不同场合与不同朋友相聚,他们都会问同一问题:为什么中国民间社会近来会出现厌韩、嫌韩、反韩情绪?    在北京采访奥运时,接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通知,外交部同意我去韩国采访国家主席胡锦涛韩国之行。8月24日奥运闭幕,这一天也是中韩建交16周年。与奥运闭幕仅相隔13小时,胡锦涛出访第一站便落足韩国,这让近年惯于对中国“煽风点火”而对中韩关系“擦枪走火”的韩国主流媒体,着实有点“受宠若惊”,纷纷说“
车子陷入沙漠里,怎样开出来?猛踩油门使劲冲,只会越陷越深。有效的方法是把轮胎里的气放掉,轮胎变瘪,轮毂表面变大,这样才能从沙丘里开出来。“轮胎法则”告诉人们,“泄气”不是一事无成,有时反而是成功的途径。  古人说:“气可鼓,不可泄。”人凭骨气撑,有了精气神,人生出奇迹。然而,气是分种类的,有正气与邪气、喜气与晦气、朝气与暮气、和气与戾气等等之分,不可一概而论。而且,因时因事的变化,有些气会应运而生
华为海思总裁致全体员工的信中提到:“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從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让华为成为一面镜子和一个标杆。  备用轮胎能使汽车不至于中途抛锚,人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具备“备胎意识”或者说危机意识,战略上叫“未雨绸缪”,通俗点说叫“留一个后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别认为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就没有任何风险,也别觉得一帆风顺血气方刚就百毒
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机械加工厂,他对我说,招工人越来越难了。他的工厂在工业集聚区,交通不便,厂里的机器也油渍渍的,给人的印象不太好。有个年轻人,刚技校毕业,对我朋友直言:“你让我到这种地方上班,才给4000元,我送外卖也不止4000元呀!”  他想挽留一下这位年轻人,说:“你在技校里学的就是机床,我这里就有数控机床,工作几年,锻炼锻炼,你就有技术了,以后就可以拿更高的工资。而送外卖毕竟是临时的,
多年前的一个暑假,电视上的法制频道正在播一个纪录片,那年某省发生了一个大案,一个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被盗了,警方四处追查嫌犯的线索。博物馆馆长的压力可想而知,难以承担的责任,无法消解的忧愁。  那晚,片子里,博物馆馆长窗户的灯亮着,从房间里传出了低沉哀婉的大提琴声,丝丝缕缕,那凄美的声音,让夏夜也似乎变得清凉安静了许多。那是我第一次被大提琴声感动。  那时,我知道了,乐器,可以排解一个人心中的忧伤。后
19世纪中后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从那以后,人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电。其实,在动物界,有些动物也和如今的人类一样,离不开它。  神奇的第六感  有的动物拥有超能力,电信号便是它们的第六感,它们能够借此搜寻食物。  鸭嘴兽是有这种能力的物种之一,有“活化石”之称,身为哺乳动物,却以产卵的方式繁殖,长着鸭子般的嘴,却长着海狸的身和尾。鸭嘴兽是半水栖动物,在水底寻找食物时,鸭嘴兽用嘴挖开水底的淤泥,这
我是一个玩纸鸢的孩子   在一个属于白云的季节  那飞在天空的纸鸢  挣断了我手中的线  ——剑安《纸鸢诗歌》  长风扯了几朵白云当刷子,蘸上颜料唰唰几笔就涂抹出一方湛蓝湛蓝的晴空。那汪蓝瞬间就注在了人们的心尖儿上,悠悠荡荡。整个人仿佛醉酒似的,划着轻捷的小舟,渡向那片湛蓝的梦的天堂……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耳熟能详的诗歌,就像召之即来的仙童,在此刻蓦地现身。纸鸢,一个附着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