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学应注重创业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教育既要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培养学生较强的适应职业不断变更和自谋职业的能力。它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为了实现中职学校这个培养目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要在儿童文学教学中注重创业教育,必须做到:改变儿童文学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创业意识;优化儿童文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注重儿童文学基本能力训练,提升学生创业技能。
  关键词:中职 儿童文学 注重 创业教育
  “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同时也是中职教育的生存之道。目前不少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弹、拉、唱、画培养上,认为儿童文学教学可有可无,造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较差,这极大地制约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事实上儿童文学教学在中职学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将技能培养比作一个人的肢体,那么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创业理念的灌输就像是一个人的灵魂,只有两者兼顾,才能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儿童文学教学中注重创业教育是中职教育的特色。
  一、创业教育
  所谓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为目标,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知识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地位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中职教育的特色和根本。知识经济的来临,社会竞争的加剧,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中国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中职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统计,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数个工作岗位。一个学生创业可以吸引若干个学生参与,创业成功就可以解决一批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创业教育不仅是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儿童文学教学注重创业教育
  1、改变儿童文学教学旧观念,激发学生创业意识
  如何实现中职教育“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进行儿童文学教学改革,一直是中职学校努力探究的重要话题。中职儿童文学教学应顺应时代和经济发展的潮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展以创业为导向的儿童文学综合性学习活动,突出其实用性特征,使儿童文学教学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21世纪的竞争是创新人才和创新教育的竞争。创业的核心是一个“创”字,它要求创业者拥有非凡的勇气和毅力,敢于斗争,同时要求创业者要独具慧眼,敢于创新,敢为天下之先。在这方面,只有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才会有所启发。而中职儿童文学教材比较陈旧,应进行改革,增加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要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如“求职信”虽然是语文教学中应用文教学内容,但也可以引入儿童文学课堂教学中。在讲授过程中先讲解基本格式,再把课堂当作人才招聘现场。教师和学生扮演幼儿园园长、教师等,现场模拟招聘,让他们现场给用人单位写求职信,然后让大家评判,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再去应聘,直到应聘成功为止。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儿童文学的适用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儿童文学的兴趣,为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优化儿童文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自古以来,教师就应该“传道、授业、解惑”,它强调了教师的职责,却忽视了教学方法的研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业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使以往的以教师为主、课堂为主、书本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以实践为主、以能力培养为主。因此,教师首先应改进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先进设备开展实践性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技能训练。事实上每位学生自身都具有创新精神。陶行知在《創造宣言》中就明确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选择话题,组织讨论或辩论,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不仅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注重儿童文学基本能力训练,提升学生创业技能
  儿童文学是一门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科,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一生都离不开儿童文学知识。一篇热情洋溢的幼儿园活动开幕词,一本精美的标书,一段生动形象的小故事都体现了一个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儿童文学水准。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作为儿童文学教师,更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模拟场景,让学生身处其中,充分体会到儿童文学的魅力。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
  首先,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儿童文学最基本的能力,必须学会用普通标准语言与别人交流,才有可能迈出创业的第一步。不仅仅要明白对方的意图,更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尤其在经济活动中,不能明确的表达各自的想法,最终“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针对儿童文学学科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口语表达方面,可以通过组织辩论会,锻炼学生的应变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故事会、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展示自己,不仅锻炼了口才,还克服了与外界交流的心理障碍。另外,在儿童文学教学中,还会学到一系列对创业有益的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先讲清写作的格式,然后设置情境材料,让学生将所学到的儿童文学理论付诸于生活实践。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懂得儿童文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只有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具有创业精神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教学,不仅在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更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教师要寓素质教育于儿童文学教学中,真正起到文以载道、教书育人的作用,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儿童文学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创业型高素质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从幼儿学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幼儿学前的德育教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学前 德育  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对于幼儿品德的教育的重视往往都不及智育。以至于在幼儿中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不关心集体,社会适应性差,成为非个别现象,并令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感到十分担忧。  一、幼儿学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内容不完整。德育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在我国传
课堂是艺术,承载课堂的教学语言当然不能等同日常的生活语言。教学语言应该恰当地诠释教学流程,要紧密地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教学语言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启迪和震撼,引起思考和共鸣。如何提倡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讲清发展,注重提问的多样性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
本研究对我国河南某地野鼠体内分离的狂犬病野毒株MRV基因的3161位—4162位(1001个碱基)和4012位—4863位(851个碱基)片段进行了反转录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得到MRV的糖蛋白基因
摘要:21世纪要求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教育效益要大大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部分,指导学生写好每一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小学生表达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而且是对其思想情操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思想素质教育  作文教学改革应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为指导思想,坚持作文与做人并重,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因而,教师要潜心钻研,不断探索,勇于更新因人因
“互动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思维,感情或思想的协作交流。”我们所说的课堂互动不光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口头交流比如说师生间的问答。互动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例如,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学生回答。这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讨论或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从其他同学学习,分享其他同学的意见,这是学生间的互动。目前,英语教学理论的核心就在于一点,即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遵守"互动"的原则。课堂是让学生用他们
摘要:新课标的改革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需要全体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的系统工程。体育课程的改革,特别是新课标施行后的效果,最终要通过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落实与体现。因此,笔者认为为适应课改的新形势,改革初期教师应着重从教材、教学及考评三个方面入手,才能在实践中应对新课标,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体育 思考 教材 教学 考评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  传统的教材体系比较僵化、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和社会观念的更新、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影响扩大和新课程计划与课改精神的贯彻与实施,传统的教学思想不可避免的受到现代教育理念的冲击。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理念主要来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课程计划和课改精神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教学活动中,教师进行信息编码就是把要传达的信息找到最合适的代码形式并进行适当的组合。  在新的时期、新的课程
阅读理解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读中学,读大学,读研究生以至于工作后的再学习,求学的历程基本上就是解读文本的历程,准确、深入的理解,是批判与创造的基础。阅读对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影响很大,追求一种有深度的阅读,养成能钻得进的阅读思考习惯,语文教师责任重大。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挖掘语言,体会语言魅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应该在深入品读中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匠心,体会语言的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