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冬眠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good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冬季,北半球的人类因为服用“冬眠剂”,北面半个地球死气沉沉,而南半球人类仍然可以活动,但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防止外星入侵,为北半球人类进行警卫
  公元31世纪,撒哈拉处处绿洲,千年前那个不毛之地上,崛起十多座人口超千万的城市。
  改变地貌的并不只有撒哈拉,还有中国的西藏、新疆,因为气候变暧,珠穆朗玛峰冰川融化,山脉无法阻挡季风长驱直入,戈壁荒原受到雨水滋润,成为肥沃的土地,那里照样城市连绵,一望无际。
  地球人口已达到惊人的150亿。每天150亿张嘴需要饮水、进食,人类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水源和食物异常紧张。千年前创始于中国的“超级杂交稻”,经过几百代的创新,亩产已达到一万斤,水稻也不再是草本植物,而像一棵棵的小树,上面结的稻子大如桃子。即便如此,食物问题仍然严重威胁人类生存。
  千年之前根本不是问题的水和食物,竟然在千年后成为一个国家的首要问题,真是沧海桑田。
  一千年前的一个名叫“美国”的文明古国,有一位名叫爱德华·威尔逊的科学家曾断言,100亿人口是地球的极限,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发灾难,他的理论根据是,当时地球上只有14亿公顷适于耕种的土地,每年可以出产20亿吨粮食,只够100亿人食用。但遗憾的是,没有人相信威尔逊的理论,他们认为地球容纳人口的数量要多得多,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源和食物都不会产生问题。
  在这一千年中,地球人口轻易地突破了100亿,达到了150亿。人类通过技术手段,连撒哈拉这样的沙漠的年降雨量也达到了2000毫米,完全成了“水乡”,当年的“生命禁区”成为“适宜人居之地”。但庞大的人口量,让地球上几乎所有资源都消耗殆尽。在这座星球上,人几乎成为唯一的生物,老虎、狮子、狗熊甚至蛇、鼠这样的动物,也只有在典故上才能查到,因为它们早已丧失了生存空间。
  “人类灭绝恐慌”在这座星球上四处弥漫,一些落后国家因为水和食物短缺,甚至发生“食人吸血”事件,人类文明正在发生逆转。各国政要忧心如焚。
  一个惊人而无奈的科研计划秘密进行,实施者是历史长达千年之久的联合国,这个科研计划名称叫——“人类冬眠”。
  科学家从黑熊、蛇、青蛙等动物每年冬眠四五个月为启发,历经几十年,研制了“人类冬眠”剂,人类只要摄入微量,就可以像黑熊一样,“睡”上四五个月,不必饮水,也不用进食。这种“人类冬眠”剂将拯救全人类。
  “人类冬眠’剂问世后,得到了各国的支持,但各国同时提出了一个严峻问题。一是全人类进入冬眠,如果外星人入侵怎么办?二是如果有的国家的国民服用“冬眠剂”,而有的国家的国民没有服用,那么,处在冬眠状态的国家就有可能被轻易侵略和占领。
  联合国对“人类冬眠”剂进行了改良,研制出了A、B剂。A剂可以让人类进入冬眠,B剂可以让人类失去侵略欲望。当北半球冬季来临,所有人服用A剂,南半球的人服用B剂;反之亦然。
  每年冬季,北半球的人类因为服用“冬眠剂”,北面半个地球死气沉沉,而南半球人类仍然可以活动,但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防止外星入侵,为北半球人类进行警卫。
其他文献
10月,纪念共和国诞生的日子。每逢此时,总有一道考题萦绕心头:缅怀先烈,追思“我们从哪里来”。  今年10月,适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936年的这个金秋,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宁夏将台堡相继会师,胜利结束了历时两年的万里长征,迎来中国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长征的胜利震惊世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不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便冲破重重阻力,率先进入苏区采访,写出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即《西
道德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许多问题的枢纽,用道德谈许多问题反而会走到反道德的方向。  在此可以举一个我亲见的实例。当年我初进大学时,台湾依然贫穷,台大学生的最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公共汽车。当时学生搭车都不排队,只要公车一来,大家就一拥而上,挤得老弱妇孺哀哀乱叫。这种情况被一个美国留学生写了一封读者投书,登在报上,认为台大是台湾的最高学府,而学生连乘车排队的公德心都没有。这篇读者投书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台
四川安岳玄妙观摩崖造像系盛唐作品,内容以道教题材为主,兼有佛像。其道教造像题材独特,救苦天尊乘九龙在他处未见。老君龛形制宏伟,各种人物达百余身。有多通唐代摩崖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