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选择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二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stins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用亚当的那份痴情,告诉手中的笔——你是我的夏娃,你是我一生的选择。
  当年,在寂寞的丛林里,夏娃这样问亚当:“你只爱我吗?”亚当笑了:“是的。你是我一生的选择。”
  如今,那片丛林里蓦然出现了无数新事物——“权”“名”“利”“禄”……如果夏娃重新向亚当发问,亚当恐怕会犹豫了。可是,当手中的笔问我是否只爱它时,我仍然回答:“我只爱你。”
  这支笔在我的凝视中成了手帕,它永远在默默地擦拭我脆弱的心灵里渗出的泪珠和血丝。
  这支笔在划响稿纸时幻化成一张犁,它不停地翻耕着我灵魂深处僵硬了的、麻木了的、荒芜的角落。只有握住它时,我才感到握住了生命,许多被风吹远的痕迹又回到了眼前。我可以感到自己仍然拥有许多;我可以赤裸着投身于那片纯洁的文字海洋,尝试着像鱼一样去呼吸、流泪、欢笑……多年以前,在我尚未发现自己心灵潜力的时候,我就徘徊在文学的彼岸,感慨于他人笔下的波澜,在这种观望中,我享受着不曾衰竭的惊喜和欣慰。
  那时我便默默认定,今生必定与文学结缘!接着便有了一段落寞的日子,我连退稿信都收不到,没有人在意我那盏亮到深夜的台灯。苦的不仅是常常陷于词不达意的困惑,还在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在这芸芸众生中,要让自己拥有许多听众是那么不容易。但是——我又静静地问自己——难道选择了笔,唯一的目的就在于将自己公之于众吗?我真的无法忍受默默耕耘的寂寞吗?那我还能做些什么?
  现实世界里,多少执笔者纷纷拥向另一个海滩,他们把灵魂如同衣服般脱在沙滩上,然后争先恐后地向彼岸走去。在都市车水马龙的大道上,有多少知名汽车的车轮,碾平了一个个深刻的脚印,煽动了无数凡间红尘?
  或许,文学之于我,不仅是完善灵魂的最好方式,更是一种逃遁。
  友人冰说:“爱是人生祭坛上的牺牲,诗只是一种活下去的理由。”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也需要这样一种理由,但我越来越明白,只有笔,才能犁出我生命里最丰厚的芳草地,它是我终此一生无法走出的桃花源;只有笔,才能替我向生活、向世界注入一点点心灵的芬芳。
  所以,我会用亚当的那份痴情,告诉手中的笔——你是我的夏娃,你是我一生的选择。
   (指导教师:翁广忠)
其他文献
一  朱自清是民国著名诗人和散文家,曾出版过多种单本诗集、散文集。《踪迹》是他的第一本游记,也是他唯一的一本诗歌和散文合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12月初版。全书共两辑。第一辑诗歌集,收录了《光明》、《满月的光》、《北海沿的路灯》、《沪杭道中》等三十一首;第二辑散文集,收录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航船中的文明》等四章七篇。从书中的目录和字里行间的内容来回味.其中多篇
战争叙事似乎都离不开一座桥,如美英盟军“市场-花园”行动中那座《遥远的桥》——莱茵河雷马根大桥,日军强迫英美战俘修筑的泰缅铁路《桂河大桥》,南斯拉夫游击队炸毁的塔拉河大峡谷之《桥》,更不用说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泸定桥、卢沟桥、鸭绿江桥、清川江桥、长津湖水门桥……  道理说来也很简单,现代战争离不开交通线。道路中断,也许还有绕行的可能;失去一座桥,就可能遭遇军事术语中所说的“绝对障碍”。因此,对一座桥的
江浩揉揉眼,看了看挂在墙上的电子钟。“已经两点了。”他轻声嘀咕着,回想刚才做的梦,忽然,他灵机一动,对了!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嘛,再结合采访和平时搜集的资料,写成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月球基地上的运动会》。说干就干,他一边翻找资料,一边尽力回想梦中的思绪,开始下笔。写着写着,他竟觉得文思泉涌,灵感直冒,越写越得意。倒不觉得怎么困了,他想,干脆熬个通宵!  天快亮时,他把文章最后修改了一遍,点击完“打印”
深秋,门前的梧桐树凋零了。苍老的枝干在寒风中挺立着,叶子都已落地,铺在根上,厚厚一层,更显出枝干的孤独和暮气沉沉。  午后的阳光在深秋最为珍贵。我静静地躺在摇椅上,抬头望去,忽然发现,原来还有一片梧桐叶悬在最顶端的枝丫,伴着秋风摇曳。满地的枯叶在微风中发出轻轻的沙沙声,像在向它发出呼唤,但这倔强的梧桐叶似乎不愿离开生长的地方——它要为这大树留住最后的一分美丽。过了好多天,无论刮风下雨,它都一直悬在
时间  时间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性,它甚至影响到人对自己行为的善恶判断,并决定一件事情的意义。比如短暂的露水情缘不论在哪种文化里都被归入道德贬义,一拍两散的性理所当然被视为道德的恶,而长相厮守的情缘则被肯定,专一是两性道德中的至善。可是从生物学的观点看问题,无论露水情缘还是长相厮守,都不改变性行为本身的生物性质,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露水情缘是短期的行为而长相厮守是长期的行为。说极端一点,它们的差
走在窄窄的田间小路,抚摸着手旁细细碎碎的小花,有微风跃过,满是树叶与泥土混合的味道,还略带淡雅的芬芳,不浓郁,却一点一点沁人心脾。这一阵子,菜花谢了,长出嫩嫩的、绿绿的菜荚,有风吹过时,成波成浪成海洋,成片成片裙裾飘飞,美得令人心醉。脑海里掠过老师的声音:“童年已不再属于你们,你们面向的,是如山路般坎坷曲折的青春……”而我此时蓦然回首,走过的小路上,有阳光洒下的斑驳的影子,隐隐的,跳跃,然后,逝去
4月1日,西方愚人节。不少中学生翘首等待这一天的到来。恐怖的整人玩具,古怪的整蛊计划,以成功地捉弄他人为最大乐趣。而对随之而来的清明节、端午节,很多中学生却表示不清楚、没兴趣。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热闹好玩的西方节日,而对我们的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洋节”为何红火?“土节”为何冷清?青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节日观?由此引出本期话题——    【现象调查】  不知从何时起,一些充满
我之所以要写一部《梁祝蝴蝶梦》,乃是源于青少年时代的梦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对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十分入迷,可以用“如痴如醉”来形容。  那年那月,我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经典唱词工工整整地抄录在笔记本上,时常且读且唱,感受剧中的情景。如《十八相送》是明快、浪漫而又深情的一折戏,主导者是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当时她已芳心暗许梁山伯,拜托师母做大媒。彼时梁山伯毫不知情,只
有些动词后既可接to do,也可接doing,它们后接to do与doing在意思上有时有较大的差别。作为近几年中考的常考点之一,我们应该搞清楚它们的区别。  1.stop to do与stop doing  解析:stop to do sth.意为“停下来(正在做的事)去做(另外的)某事”,to do sth.在句子中作目的状语.而stop doing sth.意为“停止(正在做的)某事”。如:
1.It was known as Trailwalker before.(P94)以前,它是以毅行者而为人们所熟知。  be known as=be famous as,意为“因……而出名”、“被认为是……”,后常接的是职业名词,如作家、诗人等。例如:  Sun Yanzi is famous as a singer.孙燕姿作为一名歌手而为人们所熟知。  Lu Xun is known a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