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说《直美与加奈子》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编自同名小说《直美和加奈子》(ナオミとカナコ)的电视剧于2016年1月14日开始在日本富士台播出之后,引起人们对家暴的广泛关注。该小说反映了日本女性在当今社会中的生存状况。在此,笔者想通过对小说中两个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两个女主人公在家暴环境中由懦弱到奋起反抗的自我意识的成长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赏析这部小说,以期帮助中日两国女性更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正确的在男权社会中争取平等权利。
  关键词:家暴;自我意识;成长
  小说《直美和加奈子》(ナオミとカナコ)是日本作家奥田英朗(直木奖获得者)于2014年发表的长篇悬疑小说,由幻东舍出版。改编自该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直美和加奈子》于2016年1月14日开始在富士台播出之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直美和加奈子是久别重逢的大学同窗好友,多年以后,一个成了出色的百货公司外商部职员,一个成了幸福的家庭主妇。然而,直美却发现加奈子的丈夫服部达郎人前温柔体贴,实际上却经常殴打她,给加奈子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直美利用了身边的人和事,与加奈子一起杀死了服部达郎……小说虽然没有正面直击女权话题,却通过直美和加奈子对于家暴的反抗方式,使家庭暴力、女性地位和女性犯罪等社会问题表达的淋漓尽致。
  一、传统家族制的受害者——加奈子:从极力忍耐到奋起反抗
  在笔者看来,该小说最大的看点是加奈子在自救过程中逐步变的独立坚强。加奈子性格温和,是一个在大学时代就向往着以后能过上相夫教子的平淡日子的小女人。婚前,加奈子曾在大型企业上班,工资待遇也不错,与银行精英丈夫服部达郎是联谊时认识的,她和很多日本女性一样,结婚后辞去工作,成了一名专职家庭主妇。
  然而,婚后生活并不像加奈子所希望的那样。丈夫服部达郎虽然事业有成,给了加奈子良好的物质生活,但是他却看不起家庭主妇,并且在他那看似斯文的外表下隐藏着严重的暴力倾向,工作上稍不顺心就会对加奈子拳打脚踢。更可怕的是,对妻子的这种暴力不是偶发事件,而是长时间的、间歇性的、毫无征兆的大爆发。他施暴后,前一秒还清醒地跪地祈求妻子原谅,发誓不再实施暴力,下一秒就绷不住地原形毕露,用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虐待加奈子,更是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冬夜毫不留情地把加奈子锁在露天阳台上,第二天起床后才打开门,然而他说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快去给我做早饭!”最后,加奈子变成了这样一副形象:以夫为天,只敢穿丈夫要求的长裙,只能留丈夫要求的短发,在丈夫起床之前做好早饭,丈夫回家之前放好热水,丈夫睡觉之前不敢休息……
  其实,承受不了家暴的加奈子一开始就切断了一切退路,因为她知道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丈夫还是会找到她,继续施暴,甚至还会威胁到自己的家人,她性格太软弱,什么也不敢做,不敢反抗,更没有报警,虽说是隐忍和承受着一切的不幸,却是不会伤害亲友的唯一选择。尽管她已经害怕到看到和家暴相关的梨子都会颤抖的地步,却还是装作一副很幸福的模样。加奈子的底线已经退至绝不能生下丈夫的孩子的程度,宁愿自己一个人在看似豪华实则阴森恐怖的家里默默地忍受到死。可能这也是日本父权制社会里小女人的传统思想决定的,她甚至想到以自杀来结束一切。当好友直美问她的愿望是什么的时候,加奈子说“想喝不苦涩的水。”但这个如此卑微而渺小的愿望在家暴的环境里却那么的难以实现。嘴里的伤,总有一天会好,可是心里的苦呢?这让直美无比心疼,所以下定决心要帮助加奈子逃脱“地狱牢笼”。在连死都不怕了的时候,好友提出“让我们杀掉你的丈夫吧!”加奈子虽然没有当场答应,但最起码让她的心里有了一丝生的希望。在直美的一系列策划之下,两人最终合力杀死了服部达郎。
  二、激进的女权主义者——直美
  大学毕业后怀揣梦想的直美成了某百货公司外商部职员,虽然工作很努力,能力也很出众,却因为自身女性的身份始终得不到重用,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此她深感郁闷。当洞悉大学同窗好友遭受丈夫家暴时,她义愤填膺,也不由得想起自己童年时期的悲惨生活。童年时期母亲经历的家暴对直美来说是巨大的伤痛,身为长女却依然是弱小的直美面对父亲对母亲施暴时,却无法保护母亲,只能带着年龄更小、受到惊吓的妹妹躲到衣柜里,捂上妹妹的耳朵,惶恐无助地等待施暴结束……大学毕业后的直美已经成长為一位经济独立、非常优秀的职场女性,却还是如此拼命努力地工作,多半是为了不依靠男人养活。她甚至拒绝恋爱结婚,恐怕也是为了避免重复母亲的命运,她以为这样就可以躲开一切。然而加奈子看似光鲜幸福的婚姻背后相似的家暴折射出来了貌似已经远离直美的童年创伤。家暴给好友带来的恐惧让直美心惊胆战,在三番五次劝说加奈子离婚逃离那个魔窟没得到回应的情况下,直美提出一个非常大胆且疯狂的建议——“让我们杀掉你的丈夫吧!”就这样两个女主人公走向了杀人逃亡之路。
  小说中直美对加奈子丈夫的谋杀计划看似是处于保护朋友的目的,其实也可以看作是直美对童年生活的恐惧,甚至是对日本传统女性软弱性格和不幸命运的抗争。对于直美来说,杀死他,不仅仅是杀死好友的丈夫服部达郎,更是对童年时期家暴创伤的修复,也是对曾经因弱小而无法保护的母亲的告慰。直美的家,从小就一直遭受父亲的暴力,直到父亲去世了,全家人才松了一口气,直美可能在潜意识里就认为只有让施暴的人永远消失才是最安全的办法,于是两个女主人公就走上了“疯狂之路”。
  三、启示
  小说的结局是开放式的,加奈子和直美笑着踏上了去上海的航班,警察从人群中慌乱的冲出来,带着逮捕令和服部达郎的姐姐的愤怒和悲哀……两个女主人公通过杀人的方式摆脱了家暴,且不说会不会面临法律的严惩,她们都至少拥有了想要的“自由”——加奈子喝到了甜的水,直美辞掉了并不喜欢的工作。
  据调查显示,在日本,近1/4的已婚女性遭受过家暴,因此,以加奈子和直美为代表的女性的反抗也许是历史的必然。小说刻画了女性在经历家暴与磨难之后在伤痛中寻找自我与人生意义的心理过程,通过两个女主人公在家庭暴力中成长历程的描写,揭示了女性自我追寻的深层内涵。女性要走出家暴的悲剧,不仅需要社会的干预和生存环境的变化,更需要积极的自我修复。
  【参考文献】
  [1]奥田英朗.直美和加奈子[M].幻东舍,2014.
  [2]黄芙蓉.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婚姻暴力与女性成长意识[J].当代外国文学,2013(04).
  作者简介:李小莉,女,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其他文献
萧红,这个六十多年前殒命香港的幽魂,一再地以自己的才情和遭遇引得后人纷繁复杂地解读。左翼、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一顶顶帽子次第送来,而她的情感经历,则已经被分析得近乎八卦,以致萧红的侄子张抗在为时代文艺出版社的《萧红小说名篇》撰写的序言中,对于这种“对姑姑的婚恋生活格外感兴趣,不厌其烦地渲染演绎,论证一些细枝末节……”的琼瑶化倾向表示“忧心”。而萧军在同张抗的对话中也提醒,“研究一个作家应该研究他的
钟晓阳从女性视角去体察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动荡不定的情感遭遇和困惑迷惘的孤独心态。用富含女性意识的语言呈现了不同阶层的女子在喧嚣骚动的都市社会中扮演着各类悲剧角色,
期刊
摘要:唐英是清代戏曲史上一位较有影响和特色的戏曲家。他生活在花雅争胜、戏曲激烈变革的清中叶,研究其戲曲创作对于我们全面把握清中叶戏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长期以来,由于戏曲资料的匮乏,对其生平及戏曲活动的研究并不深入系统。本文结合史料和唐英诗文考证其生平事迹及戏曲活动,希望通过此能使广大文学爱好者对其作品有更深刻的把握。  关键词:唐英;生平;戏曲活动  唐英是清中叶一位较有影响和特色的戏曲家。作
从中华民族源流看,“孝”乃德之基。当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筑起华夏民族广泛认同的“孝”的首先基础十分必要。本文从我军弘扬“孝”文化的重要意义着手
期刊
说起梁启超和蔡元培,可谓清末民国时期知识界的两位重量级人物。梁在戊戌维新前后,导引舆论,堪称“骄子”;蔡于“五四”时期,革新北大,引领潮流,“师表群伦”。大体而言,梁年少得志,而蔡则“大器晚成”。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胡适论列近世中国大人物,将梁、蔡同列为“影响近二十年全国青年思想的人”。梁启超、蔡元培本来属于同一代人,但是由于政治抉择和党派归属等原因,他们结识甚晚且交往短暂。然而在援引西学、重振中华
曾几何时,好莱坞电影人开始不遗余力地通过电影向美国民众普及俄罗斯是怎样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在热播政治网剧《纸牌屋》里塑造了一位百分百普京式俄国总统,敢于进入白宫操
期刊
当父母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的时候,它似乎是个绝妙的主意。一家人走进饭店,就座后拿到菜单,女服务员热情地对孩子说:“这是给你的。”他们专门的菜单——儿童菜单!有时候它是
为了研究大型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 (CT)系统中由于旋转轴的不稳定导致的图像空间分辨率下降的程度 ,从而为确定机械定位精度提供依据 ,首先在理论上推导了基于“平行束投影”和“滤波反投影”算法下 ,旋转轴不稳定对 CT系统点扩展函数 (PSF)的影响 ,并给出了估计这种情况下空间分辨率的方法 ,然后利用 Mathematica4 .0数学计算软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机模拟图像。理论估算与计算机模拟图像符合
2010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颁奖礼刚刚落下帷幕,作为评审团主席的昆汀·塔伦蒂诺很尴尬、很生气;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集体对他作出的评选结果发出嘘声,他愤怒回应:“你们懂个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