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择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静滴,阿莫西林口服,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静滴,阿莫西林口服,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痊愈27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8.3%(47/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发生口干2例,腹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4/60),对照组发生头痛4例,腹胀3例,便秘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均可有效治疗胃溃疡,但奥美拉唑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兰索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疗效比较
胃溃疡是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黏膜受损而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1]。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是临床治疗胃溃疡的常用方法,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均属于质子泵抑制剂,为比较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我们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患者实施相关研究,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20例,均符合《内科学》对胃溃疡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19~65岁,平均41±4.4岁,病程0.9~11年,平均10±2.3年,溃疡直径5~20cm,平均9±3.6cm;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5岁,平均41±4.1岁,病程0.7~10年,平均9±2.4年,溃疡直径4~20cm,平均9±3.2cm。两组患者均临床资料完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觀察组 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补充血容量等常规治疗。给予奥美拉唑(由辽宁天龙药业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4848)静脉滴注,40~80mg/次,1次/d,治疗7d;给予阿莫西林(由南京先声东元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0237)口服,1g/次,1次/d,持续治疗1个月。
1.2.2对照组 常规治疗同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由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336),30~60mg/次,1次/d,治疗7d;阿莫西林用法同观察组。
1.3疗效评价标准[3] 痊愈:溃疡症状完全消失,溃疡直径接近0;显效:溃疡症状显著改善,溃疡直径缩短≥90%;有效:溃疡症状有所改善,溃疡直径缩短≥50%;无效:溃疡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溃疡直径缩短<50%。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X2分析,组间差异以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痊愈27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8.3%(47/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口干2例,腹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4/60),对照组发生头痛4例,腹胀3例,便秘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溃疡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机体胰蛋白酶活性增强,胃黏膜损伤、修复机制减弱密切相关,抑酸是治疗胃溃疡的关键[2]。
质子泵主要分布于胃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内,其可通过ATP释放H+并进入胃内,使胃内形成强酸环境,使胰蛋白酶活性增强,分泌过多胃酸,从而导致胃黏膜被消化,最终形成溃疡[3]。奥美拉唑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能选择性的抑制胃壁细胞中的H+与K+ATP酶的活性,从而减少H+的分泌。兰索拉唑是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与奥美拉唑相似,但在亲脂性、生物利用度等方面更强,疗效更迅速、持久。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47/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4/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认为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均可有效治疗胃溃疡,但奥美拉唑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姚玉龙.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07):82-84.
[2] 刘卫军.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23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157-158.
[3] 何运梯,林玉如,邬淑清,李敏英,张建雯.兰索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及果胶铋联合根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49-50.
关键词:兰索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疗效比较
胃溃疡是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黏膜受损而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1]。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是临床治疗胃溃疡的常用方法,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均属于质子泵抑制剂,为比较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我们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患者实施相关研究,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20例,均符合《内科学》对胃溃疡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19~65岁,平均41±4.4岁,病程0.9~11年,平均10±2.3年,溃疡直径5~20cm,平均9±3.6cm;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5岁,平均41±4.1岁,病程0.7~10年,平均9±2.4年,溃疡直径4~20cm,平均9±3.2cm。两组患者均临床资料完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觀察组 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补充血容量等常规治疗。给予奥美拉唑(由辽宁天龙药业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4848)静脉滴注,40~80mg/次,1次/d,治疗7d;给予阿莫西林(由南京先声东元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0237)口服,1g/次,1次/d,持续治疗1个月。
1.2.2对照组 常规治疗同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由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336),30~60mg/次,1次/d,治疗7d;阿莫西林用法同观察组。
1.3疗效评价标准[3] 痊愈:溃疡症状完全消失,溃疡直径接近0;显效:溃疡症状显著改善,溃疡直径缩短≥90%;有效:溃疡症状有所改善,溃疡直径缩短≥50%;无效:溃疡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溃疡直径缩短<50%。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X2分析,组间差异以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痊愈27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8.3%(47/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口干2例,腹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4/60),对照组发生头痛4例,腹胀3例,便秘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溃疡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机体胰蛋白酶活性增强,胃黏膜损伤、修复机制减弱密切相关,抑酸是治疗胃溃疡的关键[2]。
质子泵主要分布于胃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内,其可通过ATP释放H+并进入胃内,使胃内形成强酸环境,使胰蛋白酶活性增强,分泌过多胃酸,从而导致胃黏膜被消化,最终形成溃疡[3]。奥美拉唑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能选择性的抑制胃壁细胞中的H+与K+ATP酶的活性,从而减少H+的分泌。兰索拉唑是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与奥美拉唑相似,但在亲脂性、生物利用度等方面更强,疗效更迅速、持久。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47/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4/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认为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均可有效治疗胃溃疡,但奥美拉唑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姚玉龙.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07):82-84.
[2] 刘卫军.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23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157-158.
[3] 何运梯,林玉如,邬淑清,李敏英,张建雯.兰索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及果胶铋联合根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