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滑液在材料表面成膜的AFM图像分析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k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原子力显微技术(AFM)观测复合人工滑液在材料表面形成的吸附膜的表面形貌图像,吸附膜上清晰地显示有大量的椭球形分子.该吸附膜的形成可能是复合人工滑液对人工关节材料润滑性能显著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研究了同一成分的钢经过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和再加热淬火RQ两种工艺处理后在500到700℃回火过程中组织与性能的演变.经过RPC处理后的钢板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降低不明显,
采用动电位极化测量技术测定了4种航空用钛合金材料(TC4,TC11,TA7和TA12)在6种醇类溶液介质中的极化曲线和它们的电化学参数.重点考察了醇类溶液中H2O或Cl-离子的影响.结果表
应用微弧氧化这一高新表面改性技术在LY12铝合金表面形成陶瓷膜层,并对其在常温下的耐磨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表面磨损外观比较均匀,磨
介绍了一种判断钢筋腐蚀状况的方法--EIR法.该方法采用钢筋自然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混凝土电阻率三个电化学要素判断钢筋腐蚀状况,解决了美国ASTMC876-91标准等单一要素
研究了固溶淬火条件下Ni/Fe比(质量分数)对W€朜i€朏e高密度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拉伸测试表明,固溶淬火条件下W€朜i€朏e合金的最佳Ni/Fe比发生偏移,随Ni/Fe比增加,
分析现有板形模式分解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板形高斯模式分解.该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板形曲线的拟合精度,而且更加适合于板形调控机构进行板形控制,尤其是板形分段冷却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