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的破晓晨晖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a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发现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科学基础。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的普种极大地降低了我国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基于干扰素和/或核苷(酸)类似物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肝脏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从而减少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然而,现有治疗手段很难实现到HBsAg转阴的临床治愈目标。近年来,针对HBV生命周期的直接抗病毒药物及针对机体抗病毒应答的免疫调节药物进入研发活跃期。设计良好、执行规范、分析正确、解读恰当的临床试验,是决定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新药能否研发成功的关键。希望肝脏病学、临床药理学及方法学专家通力合作,采用新型临床试验设计、新型终点指标、新型数据管理和质控技术,共同促进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新药研发进程。

其他文献
慢性乙型肝炎(CHB)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病毒学指标在患者抗病毒治疗、新药研发中意义重大。然而,传统的血清病毒学指标如HBV DNA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和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CI置入支架数目与围术期心肌梗死(PMI)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2016年6月~2019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接受择期PCI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家医院老年AMI合并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目的:本文以Wistar3~4月龄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NO、NOS、T-AOC、TG、CHO、TNF-α的变化,并探讨灵芝孢子粉对上述指标及心脏的影响。 方法:3~4月龄Wistar雄性大
目的 包装含小鼠FcγRⅡB慢病毒表达载体,观察其在小鼠B细胞表面的表达并研究其抑制性受体对MRL/lpr SLE小鼠的作用研究。方法 将慢病毒表达重组质粒TRE-FcγRⅡB、慢病毒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