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与两种城市污水污泥混合热解的热重分析

来源 :燃料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guo_s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一种煤和两种城市污水污泥(S1和S2)及其混合物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揭示了煤和污泥在氮气中的热解特性及污泥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煤和污泥的热解特性参数不同,主要表现在总失重率、失重速率及挥发分析出温度区间等。煤与污泥S1混合有助于增加样品的热解总失重率,提高失重速率;污泥S1与煤的挥发分析出区间部分重合,污泥灰中含的无机物对煤的热解起到催化效果;煤和S2污泥混合后热解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相互作用;煤与城市污水污泥混合物的相互作用与样品特性和混合比例有关。
其他文献
增城少先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少先队建队70周年贺信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少年儿童“六一”寄语精神,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抓实推进少先队改革工作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红领巾心向党”沉浸式教育实践活动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队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LYP/cc-pVTZ,对模型化合物2,3,4-羟基丁醛的脱羰基和2,3,4-羟基丁酸的脱羧基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研究。对两种模型化合物分别设计了三种热解反
开展了稠油层内水热催化裂解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先导实验,五口井平均周期单井增油653 t,稠油初期降黏率达79.8%,措施14周后降黏率仍大于62%。利用Brookfield DV-Ⅲ黏度计、Elem
利用高温气固悬浮实验台对水泥行业中两种典型煤焦在不同CO2浓度下燃烧时NO的释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CO2浓度气氛下,温度变化和添加生料对煤焦炭氮向NO转化的影响
采用自制的碳纤维基PtSn催化剂薄膜作为阳极催化剂,商用Pt/C作为阴极催化剂,Nation115膜作为质子交换膜,通过热压制成膜电极,组装平板型直接乙醇燃料单电池,搭建测试系统并进行性能
粮食安全是基本民生工程,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在分析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提出了构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路径:-是加强监控力度,保障耕地
以淀粉为改性剂制备了淀粉改性的SiO2载体(SSi),经不同温度(T)焙烧处理后再负载活性铜组分(10%,质量分数),获得一系列铜基催化剂(Cu/SSi-T);采用TG、FT-IR、XRD、H2-TPR、SEM和氮气吸附等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