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感应电辅助治疗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致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hong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感应电辅助治疗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致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胸腰段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尿潴留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感应电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电针治疗.采用膀胱功能积分标准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48%,对照组治愈率为20%,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膀胱功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针结合感应电辅助治疗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尿潴留具有治愈率高、膀胱功能恢复更好等优点,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体位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尿液产生量和时间的影响,为确定此类患者间歇性清洁导尿的时间点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36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均分别采用平卧位、长腿坐位和短腿坐位,连续观察3 d.早晨空腹,插入留置导尿管,彻底排空尿液后,一次性饮用500 ml清水,记录尿液生成的过程.饮水后1 h开始观察和采集尿液,每隔30 min记录1次,直至采集500 ml尿液为止.结果 患者饮水后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与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吞咽障碍的创新性评估与治疗”学习班(项目编号:2010.03—10—003,国家级I类学分:10分)定于2010年7月16—20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举办。本学习班是继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举办的“中国首届吞咽障碍高峰论坛”之后的又一次重要活动,同时作为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
期刊
无锡同仁同际康复医院现有开放床位480张,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包括精神康复、脑神经康复及躯体康复等,拥有德国先进康复没备,并与德同柏林医院开展技术合作。
期刊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primarily spinal cord injury,PSCI)和继发性脊髓损伤(secondary spinal cord injury,SSCI),前者主要表现为神经元及血管破坏;后者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造成神经细胞缺血、缺氧及水肿。
期刊
我省地处青藏高原,西宁地区海拔为2260 m,寒冷,空气稀薄,含氧量少,属中度高原地区,大气压为77.5 kPa(583 mmHg),健康人动脉血氧分压9.4 kPa(70.45 mmHg).缓慢高原缺氧、寒冷可导致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我们采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以帮助脑卒中后功能障碍者改善功能.现报道如下。
期刊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按其病理改变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后者亦称脑梗死,约占总发病率的80%.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中国传统医学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但其有效性尚未得到一致的认可;
随着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亦有所升高.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作为维持膝关节静力性稳定的结构,其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前移[1].ACL损伤较为多见,相关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 。
期刊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ACL一旦断裂,可致膝关节不稳,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关节镜下重建ACL术是目前治疗ACL损伤的主要手段,使用的移植物包括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1],最常用的移植材料为自体的骨-髌腱-骨、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由于此类移植物存在取材区并发症及韧带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近年来应用人工韧
期刊
目的 探讨早产脑性瘫痪(脑瘫)儿的脑瘫类型、胎龄、粗大运动功能水平、共患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脑瘫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早产脑瘫儿进行智力评测、眼科检查、语言-言语功能检查、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脑电图检测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评估等,分析早产脑瘫儿共患病、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水平、出生胎龄和脑瘫类型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258例早产脑瘫儿中,痉挛型双瘫183例,占70.93
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 MHz~300 GHz的电磁波,被用于农业、交通、通讯、医疗和军事等各个方面.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通讯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体接触微波辐射的强度和时间与日俱增,微波对生物体的损伤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