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大排档里真实的秘密

来源 :大众投资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d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样本】
  二线城市:沈阳
  营业面积:150平方米
  营业时间:晚上5点——凌晨2点
  经营品种:烤串、烤海鲜、砂锅、酒水等
  所属区域:沈阳某大型普通社区附近
  【账本】
  开门就要花600元
  老板马先生透露,不管是否有顾客,只要小店一开门,每天的花费至少600元,房租、水电费、人员工资、设备折旧……当然这个只是固定的开支,可以说一睁眼,自己就要琢磨怎么赚到600元。
  常备资金不能少于15000元
  老马表示,上面说的600元只是一个固定费用,如果真正运营起来,每天准备的现金不能少于15000元,其中1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各种食材,如牛羊肉、蔬菜……5000元作为备用金,如果食材不够、酒水不够,还需要临时采购,由于经营时间是晚上,很多供货商都不会供货,所以采购价格要贵,有时5000元未必够。
  万元资金被压一个月
  不过投资者还需要有一个心理准备,每个月都会有近1万元的压款,需要将货品销售出去后利润才能体现出来,比如酒水就属于这样的情况。
  蔬菜类:最高利润达800%
  烤韭菜、烤蘑菇、烤芸豆……马先生说,青菜实际上利润最大。以烤韭菜为主,现在零售市场上是2元/斤,1斤韭菜能装2盘,食材成本1元/盘,加上炭火、烧烤料等,约1.5元/盘。每盘烤后零售价为8元,利润为533%。这并不算什么,如果在早市购买,有1元/斤的韭菜,这样一盘成本就能降低到1元/盘,利润就高达800%。
  再说蘑菇和芸豆,这两样在烧烤季中价格比较高。芸豆4.5元/斤,基本上2斤可以装3盘,成本3元/盘,零售价8元/盘,除去炭火等费用,利润达229%。蘑菇4元/斤,2斤装3盘,零售价8元/盘。除去炭火等费用,利润300%。
  肉类:平均利润为40%
  肉类可以说是烧烤中最主要的菜品。不过,马先生说这里面最不赚钱的其实就是牛羊肉产品。以卖得最多的羊肉串来说,现在每天价格都有上涨的趋势,每斤牛肉对饭店售价已达42元/斤,牛油15元/斤。每3斤牛肉加2斤牛油能穿出200支肉串,平均0.78元/支。加上腌肉料、炭火、烤肉料、竹签等费用,约0.9元/支。这还算是利润比较大的,如果是板筋,成本要达到1—1.4元/支,只能以量取胜。综合起来,牛羊肉的平均利润为30%左右。
  而肉类产品中,鸡肉类相对较赚钱,以烤鸡头为例,零售3元/串,每串上有3个鸡头,而实际成本每串仅1.5元。鸡架零售价为6元/个,但成本为3元/个。总体利润为50%。总体肉类利润应该在40%。
  海鲜类:利润高,损耗大
  马先生表示,其实海鲜的利润也很高,基本上的毛利润可以达到200%,但是有一点不可以忽视,就是海鲜的损耗太大,如果就餐客人点的少,海鲜就会剩下,而海鲜如果隔夜就不新鲜了,基本上只能自己处理吃了,如果扔掉的话,损失就会更大。
  副食类:利润至少达200%
  一袋鱼丸37元,能穿88串,成本0.42元,加上炭火等费用,每串0.5元,零售价1元,利润200%。烤馒头,1元4个,每个穿1串,但馒头费油,成本得达到0.5元/串,利润也是200%。
  酒水:利润最少200%
  马先生表示,虽然前面的食材利润均不低,但是真正大排档赚钱的品类就是酒水,以啤酒为例,一个食客喝3—4瓶太正常了。以矿泉水为例,24瓶一箱的进价17元,一瓶卖2元,每瓶可赚1.3元。
  酒水中最为赚钱的品类就是啤酒,一是,啤酒的进货价普遍不高,大约在2—3.5元之间,而市场售价在6—10元之间,毛利润最低200%;二是,刚才说的明账,还有一笔隐形收入,每个啤酒厂为了抢占市场,都会给大排档一定的驻场费,即大排档只能卖他们的啤酒,另外再加上一些返点,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抹零:每天少收几百元
  马先生透露,刚才说是赚钱的方面,但是经营者也有损失的方面,比如每天仅抹零就会少收几百元,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个是零钱紧张,不好找;二是抹零了会给顾客一个好印象,就能常来消费,看似小亏,实则也是赚钱。
其他文献
在传统思想里,一个女人与柴米油盐挂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38岁的李春梅,每天一半以上的时间都与吃食打交道,这是她的生活,也是她的生意。这样的日子要搁在20年前的李春梅眼中,简直难以忍受。  从18岁开始,接手母亲的药房、卖衣服、帮人看店、出省开川菜馆……李春梅的经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拼命地奔跑和华丽地跌倒——直到34岁,她才挖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周围的评论分为两种:支持的人说,在经历数次失败
在我国三大主粮品种中,稻谷产量首屈一指。全国近六成的人口口粮仰仗大米供应。稻谷产业的健康发展关乎国计民生。郑州商品交易所曾于2009年顺利推出早籼稻期货品种。上市以来,市场交易活跃,总体反映出我国早籼稻市场的供需变化和市场预期,价格发现功能发挥较为充分,日益成为早籼稻经营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有力工具。不过,早籼稻产量仅占稻谷总产量的1/6左右,难以反映稻谷市场全貌,价格运行规律与其他稻谷品种存在显著